ARGO计划(ARRAY for REAL-TIME GEOSTROPHIC OCEANOGRAPHY)通俗称“ARGO全球
海洋观测网”。是由美国等国家大气、海洋科学家于1998年推出的一个全球海洋观测试验项目,构想用3年至4年时间(2000年-2003年)在全球大洋中每隔300公里布放一个卫星跟踪浮标,总计为3000个,组成一个庞大的ARGO全球海洋观测网。旨在快速、准确、大范围地收集全球海洋上层的海水温、盐度剖面资料,以提高气候预报的精度,有效防御全球日益严重的气候灾害给人类造成的威胁,被誉为“海洋观测手段的一场革命”。
背景介绍
Argo计划(Argo)
ARRAY for REAL-TIME GEOSTROPHIC OCEANOGRAPHY
Argo计划是由美国等国家大气、海洋
科学家于1998年推出的一个全球海洋观测试验项目,旨在快速、准确、大范围地收集全球海洋上层的海水温、盐度剖面资料,以提高气候预报的精度,有效防御全球日益严重的气候灾害(如飓风、龙卷风、台风、冰暴、洪水和干旱等)给人类造成的威胁。
Argo是英文“Array for real-time geostrophic oceanography(地转海洋学实时观测阵)”的缩写,通俗称“ARGO全球海洋观测网”。 ARGO计划构想用3年至4年时间(2000年-2003年)在全球大洋中每隔300公里布放一个卫星跟踪浮标,总计为3000个,组成一个庞大的Argo全球海洋观测网。一种称为自律式的拉格朗日环流剖面观测浮标将担当此重任。它的设计寿命为4年至5年,最大测量深度为2000米,会每隔10天至14天自动发送一组剖面实时观测数据,每年可提供多达10万个剖面的海水温度和盐度资料。
Argo全球海洋观测网建设受到了世界各沿海国家、大气科学家的青睐,被誉为“海洋观测手段的一场革命”,实现了长期、自动、实时和连续获取大范围、深层海洋资料的能力,可从根本上弥补天气预报中对海洋内部信息缺少了解的局面,从而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天气预报的精确度。
计划提出
在
世界气象组织的倡导下,几十年来各国在陆地上已经建立了许多实时数据交换的气象站,作为天气预报及气候预测的基础数据。这些气象站除了观测地表数据外,还定时施放用气球带着仪器探测大气的垂向剖面。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已经认识到海洋的作用对气候预测更为关键。此外,海洋也是了解全球变化的重点区域。为此,联合国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一直在推动GOOS计划。但在海洋中建立像陆地上一样的定点观测站几乎是不可能的。像为监测厄尔尼诺而建立的“热带大气海洋观测网锚碇系列(TAO)”,一来观测层次少,二来太昂贵,三来不易维持。1998年,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的大气、海洋科学家推出了一个全球性的海洋观测计划,目的是要借助最新开发的一系列高新海洋技术(如ARGO剖面浮标、卫星通讯系统和数据处理技术等),建立一个实时、高分辨率的全球海洋中、上层监测系统,以便能快速、准确、大范围地收集全球海洋上层的海水温度和盐度剖面资料,有助于了解大尺度实时海洋的变化,提高气候预报的精度,有效防御全球日益严重的气候灾害。应运而生的想法是利用足够的剖面浮标,虽然它们是漂流的,但其观测对全球海洋能有足够的覆盖面。
Argo计划是IOC基于上述想法而倡导的、以深海为对象的观测计划,是GOOS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Argo是一个以剖面浮标为手段的海洋观测业务系统,它所取得的数据供全世界各国使用。该计划设想用3~5年的时间(2000~2004年),在全球大洋中每隔300千米布放一个卫星跟踪浮标,总计为3 000个,组成一个庞大的ARGO全球海洋观测网。一种称为自律式的拉格朗日环流剖面观测浮标(简称“ARGO浮标”)将担当此重任。它的设计寿命为3~5a,最大测量深度为2000m,会每隔10~14天自动发送一组剖面实时观测数据,每年可提供多达10万个剖面(0~2 000m水深内)的海水温度和盐度资料。由于其与Jason卫星高度计(ARGOS系统)之间的密切联系,故将其以“Argo计划”相称。
Argo计划的推出,迅速得到了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10余个国家的响应和支持,并已成为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全球大洋观测系统(GOOS)、全球气候变异与观测试验(CLIVAR)和全球海洋资料同化试验(GODAE)等大型国际观测和研究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届世界气候变化纲领大会、第20届联合国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大会和第13届世界气象大会都认为,ARGO计划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项目。 IOC各会员国也认识到Argo计划中的剖面浮标因“随波逐流”可能进入他国的EEZ,因而一致同意通过了一项决议(IOC决议XX-6),以支持ARGO计划在全球的实施。此决议要求各国对其在Argo计划下施放的剖面浮标要公告其施放地点及其实时漂流位置,其所获得数据要共享。任何国家若要在其他国家的EEZ(exclusive economic zone专属经济区)海域投放Argo剖面浮标,需按照海洋法公约征得该国的同意。
由于海洋观测费用高昂,全球海洋观测业务系统乐意并且鼓励其他渠道所取得的海洋数据提供给业务系统,以让全世界共享。其中科学项目所取得的数据是一个重要来源,如在热带海洋与全球大气科学计划下(TOGA),于太平洋赤道上布设的TAO锚碇系列。Argo计划也同样欢迎任何科学项目在剖面浮标观测方面作出贡献。
测量内容
Argo计划的实施,则如气象观测中使用的
探空气球一样,可以方便地获取海洋内部的海流、温度和盐度等资料,故而有助于了解全球海洋各层的物理状态,也如同气象学上可以画出同时的天气图那样,能监视海洋各个时刻的运动状态,从而可大大加深对海洋内部温、盐度垂直结构和环流,以及能量和水分平衡过程的了解,并可揭示出海-气相互作用的机理,改进对模式初始场确定的盲目性,进一步完善海-气耦合模式,提高对
长期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的能力。由此可见,ARGO计划的实施有着重大的科学意义。
科学意义
事实告诉人们,海洋变化与异常天气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一旦发生,东赤道太平洋和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海洋表面温度明显上升。它导致了赤道太平洋及高纬度地区大气环流的变化,使全世界的天气状况出现异常。海洋还被认为在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全球变暖,这是因为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 70%的面积,蕴藏着巨大的热容量所致。于是,人们意识到监测全球海洋上、中层的变化对长期大气预报和气候预测有着重大意义。所以,迫切需要建立一个高分辨率的全球海洋监测系统。
无论是
长期天气预报还是短期气候预测,对海洋观测资料(尤其是全球海洋温、盐、流的立体剖面资料)都有极大的依赖性。在过去的20年中,热带海洋和全球大气实验(TOGA)以及世界海洋环流实验(WOCE)计划的成功实施,提示了海洋在海-气耦合系统中的关键作用,极大地促进了长期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的研究。在未来10~15年中实施的“全球气候变异与观测试验”(CLIVAR)国际气候研究计划中短期气候预测将是一个研究重点。世界上一些国家已经研制了一些可用于短期气候预测的海-气耦合数值模式;但是,由于受海洋观测技术和资金的限制,海洋观测资料的严重不足使这些模式难以充分发挥作用,气候预报的精度也是始终难以令人满意。
大范围的海洋观测主要以抛弃式温深计(XBT)为主,辅以少量锚锭浮标(如ATLAS)。应用这些观测设备采集的资料,无沦是观测要素(XBT仅能测量海温),还是空间分辨率(受志愿船航线和锚碇浮标分布密度限制)和测量精度等方面均远不能满足气候预测的需求。而且对海洋垂直剖面上的温度、盐度和海流资料,也知之甚少。因此,在海-气耦合模式中,对初始场的确定和海洋环流模式(OGCM)中相关参数(尤其是次表层、斜温层和深层)的选取,都是基于有限观测资料的一种物理推断,故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ARGO计划的实施。
WOCE的结果表明,洋流从热带海域携带大量的热能到中纬度区域,据Bryden等(1991)的估计,仅在北半球就有大约2 × 1015W的热能被带往中纬度海域,与大气输送的热量几乎相等。WOCE的资料还进一步揭示,海洋热输送存在显著的年际变化。据Roemmich等(2000)的研究结果,在北太平洋热带/温带区域的热量输送,每年的变化量至少达30%。而有关产生和维持年际和10年际变化过程的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人们普遍认为,要进一步认识和预测气候的变化,需要将主要集中在热带太平洋的观测系统扩大到整个全球海洋。在气候观测系统中,测量全球海洋中的热储量和输送量是气候观测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随着三大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在全球海洋中建立以ARGO浮标为主的实时剖面观测网成为可能。
(1)20世纪90年代剖面浮标的开发成功,使得人们能够对全球海洋中任何一处的海洋物理性质(如温度、盐度和海流等)进行实时的、常规的观测;
(2)高精度的卫星高度计可以每隔10天对全球海平面高度进行一次测量,但它迫切需要现场数据库来解译和补充真实的海面分布状况;
(3)数据同化技术正处于成熟阶段。Stammer和Chassignet(2000)提出的判断海面状况的方法,为海洋次表层数据库与由遥感观测的海面风力和海洋表面数据库的结合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因此,借助于现有的卫星观测系统和功能强大的数据同化技术,在全球海洋中建立次表层观测网将有利于加深对气候系统的认识,促进气候预报水平关提高。
科学目的
阿尔戈计划将提供全球海洋2 000m深度以浅的次表层温、盐度资料。世界大洋环流实验(WOCE)也曾进行过全球海洋观测,但其花了7年时间,动用了大量船只,才得以完成全球的观测任务。而阿尔戈计划实际上是一个实时的、海洋上层的WOCE计划,它将每隔10天提供一组全球海洋状态的资料。人们利用这些资料,并结合覆盖全球海洋表面的卫星观测,可以达到提高海洋、天气业务预报精度和科学研究水平之目的。
这些资料将直接有助于提高对与ENSO有关的海洋、天气灾害(如洪水、干旱等)预报的能力,还将有助于提高海洋对气候的作用,以及其他与ENSO事件相似的,如太平洋十年振荡(PDO)、北大西洋振荡(NAO)、北极振荡(AO)和南极绕极波(ACW)等气候和海洋现象的认识,从而能对大尺度大洋环流,也包括海洋内部的质量、热量和淡水输送平均状况和变化过程进行全球性描述。
Argo资料还可以对大洋上层的演变过程及海洋-气候变化的模态(如热量和淡水的贮存和输运等)进行细致的描述;还可以通过对海面以下温、盐度垂直结构及参考层流速的测量来提升杰森卫星高度计资料的使用价值,并为解译由高度计获得的海面高度资料提供足够的覆盖范围和分辨率。
Argo计划将为数据同化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数据库,从而可以帮助人们揭示海洋的物理状态,以及对预报模式进行初始化;实时的全球海洋业务预报亦将变为现实。这个数据库还将经受新一代全球海-气耦合模式的连续性测试。通过测试可以了解耦合模式中海洋分量的变化,有助于提高相应的预测大气变化的能力。因此,没有Argo计划就不可能对已有的模式进行改进。Argo全球海洋观测网的建成,也正如天气观测中用了大量的
无线电探空仪资料,可以准确地预报3~5d内的天气情况一样,Argo资料将为人们更准确地进行短期气候预报作出贡献。
预期成果
Argo计划是已建立的海洋上层热量观测网的拓展。通过在全球范围开展的一些综合性调查结果,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实施ARGO计划后将会获取的成果。Argo剖面浮标的使用可以获得比抛弃式深温计(XBT)更多的信息,而且也不再局限于仅在商船航线上获得这些信息。过去还没有一个观测网能获取剖面盐度资料,而在许多区域,海水盐度的变化可以导致密度的显著变化。此外,盐分也是水循环的一个重要诊断变量。正是由于时间序列盐度场信息的缺乏,使得尽快建立这样一个观测网显得更有现实意义。
在1990年到1998年间,世界海洋环流实验(WOCE)对全球海洋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总共收集了近100年来所测量过的20 000条温、盐度剖面。而一旦Argo全球海洋观测网得以建成的话,它每10天就可以提供3 000条深度为2 000m的剖面数据,一年则可得到多达10万条剖面的记录。也就是说,Argo全球海洋观测网建成后,只需2个月时间就可轻而易举获得过去需要上百年观测才能得到的信息。可见,Argo计划最显著的贡献莫过于提供了海量的、实时的、高分辩率的海洋次表层观测数据。人们相信,Argo球海洋观测网按计划如期建成,并能持续运行至少10年的话,那么,它不仅仅可以提供大量的原始观测数据,而且还会给人类带来如下几个方面的收获:
(1)为建立新一代全球海洋和大气耦合模型的初始化条件、数据同化和动力一致性检验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数据库;
(2)首次实现理论化的实时全球海洋预报;
(3)建立一个精确的随深度变化的温、盐度月平均全球气候数据库;
(4)建立一个时间序列的数据库,其中包括热量和淡水贮存,以及中层水团和温跃层水体的温盐结构和体积等信息;
(5)为由表层热量和淡水交换所建立的大气模型提供大尺度约束条件;
(6)完成对大尺度海洋环流平均状态和变化的描述,其中包括对大洋内部水体、热量及淡水输送等的描述;
(7)确定温、盐度年际变化的主要形式及演变过程。例如,通过对海一气耦合模型的分析,找出全球海洋中存在的其他类似ENSO事件的现象,以及它们对改进季节-年际气候预报的影响;
(8)提供全球海面的绝对高度图,其精度在一年或更长的时间尺度内可以达到2cm,从而使杰森高度计资料与阿尔戈资料在研究较大空间和时间尺度的问题上结合得更好;
(9)通过确定海面高度变化同海面以下温、盐度变化的关系,有效解译用卫星高度计所观测的海面高度异常(SSH);
(10)直接解译海面高度异常。通过对降水与蒸发差、冷热差、热量和淡水对流,以及由风力驱动的水体重新分配的研究,了解厄尔尼诺(EI Nino)所造成的全球海面变化。
值得指出的是,Argo计划并非一个完美无缺的现场观测系统。它的目标仅仅是提供大尺度空间范围及时间尺度在数月以上的覆盖全球大洋上层的海洋资料。该系统的空间分辨率不足以用来计算近岸海域的边界流等,故Argo全球海洋实时观测网还须采用有效的手段给予补充,如与区域网结合起来,为之提供一个全球海洋的背景。因为气候本身就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区域性的观测解决不了这些问题。
国内前景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苏纪兰(2001)在论述中国是否参加Argo计划这个问题时明确表示,中国应该积极参加。他指出:
(1)我们所担心的无非是南海的问题,但他国军方已在南海经常性地获得大量的各类数据。
(2)我们无论参加或不参加Argo计划,南海周边国家或其他国家的非军方机构(科学界或观测业务系统)若要在南海施放Argo剖面浮标,皆需征得各有关国家的同意(包括我国、越南、菲律宾等等),就像国际
大洋钻探计划在南海钻孔时所做的一样。
(3)未来他国的科研项目所布放的Argo剖面浮标中,最大可能“随波逐流”漂进南海的,应属韩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家有关西太平洋的科研项目在南海以外海区施放的Argo剖面浮标,相比其施放的数目,进入南海的比例也不会很高。
(4)Argo计划正在完善之中,我们若积极参加此计划,可以保证我们的意见能反映在其规范之中。
(5)积极参与Argo计划,能为我国海洋工作者提供充分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的机会,能迅速提高我国的海洋科学研究水平。
Argo全球海洋观测网建设的原则遵循国际惯例,即共同参与、资料共享。1994年国际上曾在热带太平洋海域建成第一个热带大气海洋观测网(拥有69个锚碇ATLAS浮标),当时因我国大陆未参与施放长期观测浮标,而无法及时获得该观测网发布的实时观测资料,从而使我国海洋和气象学家失去了一次旨在深刻认识和了解发生在热带太平洋的El Nino和La Nina现象以及ENSO对中国大陆气候如何造成影响等问题的机会。而在未来3年内建成的Argo全球海洋观测网,无论从观测浮标的数量、观测覆盖区域,还是观测资料的代表性和应用价值,均明显优于TAO观测网,且其观测资料具有不可估量的科学价值。
我国正在开展或即将开展的几个大型调查研究项目,如: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预测研究(973项目)、中国近海环流形成变异机理、数值预测方法及对环流影响的研究(973项目)、印度洋-太平洋暖池及其海流系统和海气相互作用前期研究(973前期研究项目)等项目,均要求收集西北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乃至整个太平洋和全球海洋中的第一手资料。
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均成立了专门机构收集
Argo浮标资料,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和时间表进行Argo浮标资料的同化方法研究;建设经数据同化后的高精度网格点数据库;并进一步利用同化后Argo资料改进海洋及短期气候预测模式的预报能力。如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英国Hadley气候中心、澳大利亚气象局(BMRC)等均已将Argo同化资料投入业务预报试运行,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已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截至目前,我国还没有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在对Argo浮标资料的变分同化处理和利用其改善
长期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模式的预报能力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已先于我们起步。我国必须尽快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以便有效地提高数值模式的模拟和预测能力,这对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由于
Argo浮标可在水下长时间随海水流动而漂移,并连续工作,故可方便地获取漂移沿程的大量
海洋环境要素资料,对沿海国的权益亦会构成一定的威胁。从这一点来讲,我国也迫切需要掌握和应用这一技术,以便为捍卫国家权益服务。
总体目标
中国计划在2002~2005年期间投放100~150个Argo浮标,以便建成一个大洋局域观测网。以后则每年投放20~30个浮标,以维持该局域观测网的正常运行。
中国ARGO计划总体目标是,通过引进国际上新一代、先进的沉浮式海洋观测浮标(即Argo剖面浮标),施放于邻近我国的西北太平洋海域(少量浮标将视情形布放到南大洋和印度洋海域),建成我国新一代海洋实时观测系统(Argo)中的大洋观测网(布放 100~150个 Argo剖面浮标),使中国成为国际Argo计划中的重要成员国。同时能共享全球海洋中3000个ARGO浮标资料,丰富我国海洋和气象界承担的相关研究项目的资料源,并为该系统的近海观测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即通过大洋观测网建设,以此来了解和掌握该高新海洋观测技术的性能和特点,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自行研制之路,使未来大洋观测网的维持由国产Argo浮标代替,而近海观测网则完全采用国产Argo浮标组成,最终建成我国自成系统的海洋实时观测网络,为我国的海洋研究、海洋开发、海洋管理和海上军事活动等提供实时观测资料和产品。
行动方案
中国已于2001年正式决定加入国际Argo计划。中国Argo计划的启动资金由国家科技部资助,并由国家海洋局负责实施,中国气象局和中国科学院等部门及下属有关研究机构将共同参与此项工作。
大洋观测网将布设在0°N,130°E至15°N,125°E至23°N,125°E至30°N,130°E至30°N,145°E至0°N,145°E 6点联接的西北太平洋海域内,按国际 ARGO计划的布点原则,初步设计布放约100个ARGO剖面浮标。其他约50个ARGO浮标,将视试验的进展情况,有可能被投放到度洋和南大洋海域。ARGO浮标的布放采用专业调查船、志愿船和海监飞机等海上和空中观测平台实施。
2001年底,国家科技部已拨出专款,由国家海洋局第一、第二海洋研究所分别从加拿大Metocean公司和美国Webb公司引进了1个PROVOR型和2个APEX型浮标。前者已经于2002年3月布放于印度洋海域;后者正在择机待放。这2个APEX型浮标按计划将布放在西北太平洋海域。根据计划安排,2002年底前将会在西北太平洋海域再布放 8~10个。
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的资助下,于2000年3月开始着手“自沉浮式中性漂流浮标关键技术研究”,经过短短一年的奋战,初步掌握了
Argo浮标的自动沉浮和定深控制两项关键技术。不久,该所在“十五”863项目的资助下,继续对“自持式循环剖面探测漂流浮标”进行开发研制。计划在2004年前完成数台可以在2000m水深大洋中实际使用的Argo浮标工程样机。2002年6月,由该所自行开发研制的第一台“自持式循环剖面探测漂流浮标”样机,已进行了首次海上现场观测试验。
中国Argo计划中大洋局域观测网建设所需浮标将主要从国外进口。中国也打算从国外进口主要部件,并在国内组装此类浮标,以便降低浮标成本,以及减小仪器由于长距离运输而导致的损坏和技术故障等。
随着首批
Argo浮标的投放,中国正在筹建自己的Argo资料中心,以满足对Argo浮标资料接收、处理和分发的需求。同时,将通过GTS和INTERNET网及时发送中国Argo浮标的观测资料和信息等,以便与世界各国共享全球海洋中的Argo浮标资料。国家海洋局还在杭州建立了一个中国Argo信息网站,现已投入试运行。
国家海洋局已委托下属海洋研究机构,即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杭州)和国家海洋局海洋动力过程与卫星海洋学重点实验室(杭州)承办第五次国际Argo科学组会议(2003年3月,杭州),以表明中国对国际Argo计划的重视和支持。这一建议已得到2002年3月在澳大利亚霍巴特召开的第四次国际Argo科学组会议全体代表的响应和国际Argo科学组的采纳。中国希望通过承办第五次国际Argo科学组会议,能有更多机会得到国际Argo科学组及各国Argo计划组织和实施者的指导和帮助,加强和密切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加快国际Argo计划的实施进程,为国际Argo计划的顺利实施和达到预期目的做出中国科学家的贡献。
实施进展
·1999年9月26~27日,在杭州举行的中美海洋与渔业科技合作联合工作组第十四次会议上,中美双方在“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领域里通过了一个新的合作项目,即“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海洋观测(Argo计划)”。中国开始跟踪国际Argo计划的进展。
·2000年3月至2001年3月,
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在“九五”863滚动发展项目的资助下,开展了“自沉浮式中性漂流浮标关键技术研究”,初步掌握了
Argo浮标的自动沉浮和定深控制两项关键技术。
·2000年5月15~26日,由巢纪平院士为团长的中国海洋考察代表团赴美进行了为期10天的海洋技术考察,对美国Argo计划的进展和实施情况做了较为深人的了解。回国后即向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海洋局等国家政府部门呈报了“关于Argo全球海洋观测网建设进展情况的考察报告”,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投入资金,尽早研究和考虑加入Argo全球海洋观测网,以便有权利共享Argo资料。
·2000年8月,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许建平研究员被接纳为国际Argo科学组(由来自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韩国、英国、印度、新西兰和中国等11个国家的16名科学家组成)成员。
·2000年11月2~11日,在外国专家局的资助下,美国海洋与大气局国际事务部主任 Rene Eppi先生和美国华盛顿大学海洋学院 Stephen C. Riser教授访问了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就Argo计划的实施进展情况和相关技术问题作了4次系列讲座,并就有关技术合作事宜进行了商谈。
·2001年3月5~9日,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许建平研究员应邀出席了在日本举行的“Argo浮标施放与业务运行论坛”。
·2001年3月20~22日,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许建平研究员和朱伯康工程师,以及
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余立中高级工程师3人出席了在加拿大召开的第三次国际Argo科学组会议。
·2001年12月,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在“十五”863项目的资助下,继续对“自持式循环剖面探测漂流浮标”进行开发研制。计划在2004年前完成数台可以在2000m水深大洋中实际使用的ARGO浮标工程样机。
·2002年1月16日至3月16日,在国际海洋观测组织的资助下,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刘增宏研究实习员和郭明硕士赴美国华盛顿大学海洋学院和AOML学习有关
Argo浮标测试、施放和资料接收及处理技术。
·2002年1月26日,中国正式对外宣布加入国际Argo计划;并启动“我国新一代海洋实时观测系统(Argo)-大洋观测网试验”项目。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许建平研究员任该项目负责人,其成员来自于国家海洋局下属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国家海洋预报中心和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以及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和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单位。
·2002年3月12~14日,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许建平研究员(国际Argo科学组成员)和国家海洋局国际合作司朱文熙副处长(国家观察员)应邀出席了在澳大利亚霍巴特召开的第四次国际Argo科学组会议。这是我国第二次派代表参加国际Argo科学组年会。会议决定,第五次国际Argo科学组会议将于2O03年3月在中国杭州召开。
·2002年3月21日,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于卫东副研究员在执行“印度洋一太平洋暖他及其海流系统和海-气相互作用前期研究”项目期间,在东印度洋14°12′S,114°42′E海域布放了一个PROVOR型Argo剖面浮标。
·2002年3月22日,中国从美国Webb研究公司引进的第一批(2个)
Argo浮标运抵杭州,并完成实验室各项检测工作,等待航次投放。
·2002年4月5日,国家大型科学观测试验(Argo)项目组在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支持下,“中国Argo”宣传网页开始面向国内外开放。
·2002年4月9日,中国Argo计划协调小组成立,并在北京举行了第一次会议。会议由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国家Argo计划协调小组组长孙志辉主持召开,来自科技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海军等部门的协调小组成员(或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决定在协调小组下成立审批工作组、业务发展组和资料工作组。
·2002年6月,
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在“十五”863项目资助下自行开发研制的第一个“自持式循环剖面探测漂流浮标”样机,进行了首次海上现场观测试验。
·2002年9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在《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科学研究计划》中批准了2个与中国Argo计划有关的重大研究项目,即由国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巢纪平院士申报的“太平洋——印度洋暖池动力学和海气相互作用研究”项目和
中国气象科学院张人禾研究员申报的“ARGO浮标资料的同化技术及其在短期气候预测中的应用项目”。
·2002年9月18-20日,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许建平研究员、朱永灵实习研究员和国家海洋预报中心副主任宋学家研究员应邀出席了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的第三次国际Argo资料管理组会议。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郭风义研究员和纪风颖博士列席了本次会议。这是我国第一次派代表参加国际Argo资料管理组年会。
·2002年10月20日,Argo大型科学观测试验组在
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和“向阳红14”号科学考察船的配合下,在西北太平洋22°01′N,129°27′E海域施放了1个APEX型Argo剖面浮标(浮标编号为:8173;
世界气象组织编号为:5900219)。
·2002年10月21日,Argo大型科学观测试验组在西北太平洋18°30′N,129°30′E海域再次施放了1个APEX型Argo剖面浮标(浮标编号为:8509;
世界气象组织编号为:5900220)。
·2002年10月25日,Argo大型科学观测试验组在西太平洋暖池附近海域(15°01′N,136°56′E),为“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项目施放了1个PROVOR型Argo剖面浮标(浮标编号为:28582;世界气象组织编号为:5900221)。这是中国ARGO计划在西太平洋海域布放的首批(3个)剖面浮标,由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刘增宏和孙朝辉实习研究员负责投放。
·2002年10月27-31日,Argo大型科学观测试验组在北京昌平召开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项目年会上,向与会代表免费发放由该试验组收集和整理的2001年1–12月和2002年1–9月,由国际Argo计划成员国在太平洋海域施放的Argo剖面浮标资料(含测量剖面的经纬度、温度、盐度和压力数据等)。
·2002年11月6日,Argo大型科学观测试验组正式对外免费发放收集和整理的2001年1–12月和2002年1–9月,由国际Argo计划成员国在全球海洋(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中施放的约500个Argo剖面浮标资料(含测量剖面的经纬度、温度、盐度和压力数据等)。该项工作得到了国际Argo科学组成员、加拿大海洋科学研究所H. Freeland教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2002年11月15日,国家Argo计划资料工作组成立,并在北京举行第一次会议。会议成立了以国家海洋局环保司为组长的资料工作组,通过了组成人员名单。会议认为由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为主,国家海洋预报中心、海洋二所等单位参加,建立中国Argo资料中心,并责成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尽快拿出中国Argo资料中心建设的实施方案。
·2002年11月16-17日,国家海洋局科技司在杭州组织召开了“Argo大型科学观测试验实施汇报暨学术研讨会”。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司马燕合副司长、叶玉江处长以及我国著名海洋和大气科学家苏纪兰院士、黄荣辉院士等应邀出席会议。会议由国家海洋局科技司王殿昌副司长和国家海洋局海洋动力过程与卫星海洋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苏纪兰院士分别主持。来自国内海洋和大气科研、教育机构,以及新闻媒体的代表约50余人出席会议。
·2002年12月底,中国Argo资料中心中文服务网站正式开通,为Argo用户提供全球Argo资料及其相关信息、产品的服务。同时制作了第一张全球Argo资料数据光盘,正式分发给国内用户,并提供了相应的数据浏览系统。
·2002年12月,为了及时发布本试验布放的
Argo浮标实时观测资料,在美国华盛顿大学海洋学院Steven Riser教授和Dana Swift工程师的帮助下,Argo大型科学观测试验项目组借助华盛顿大学网站建立了一个Argo剖面浮标信息网页,可浏览我国布放的APEX型剖面浮标的准实时观测资料和浮标动态信息。·2002年12月27日,国家海洋局环保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中国Argo计划资料工作组第二次会议,国家海洋局、海军海洋水文气象中心、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气象中心以及国家海洋局相关业务中心和研究所等成员单位的相关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资料工作组成员听取了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就“中国Argo资料中心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征求意见情况和意见修改情况的汇报,审定通过实施方案,确定由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具体实施,并列入国家海洋局业务化工作。
·2002年12月30日-2003年1月13日,在国家海洋局科技司、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和
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等部门和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以及《向阳红14》号船全体船员的密切配合下,Argo大型科学观测试验项目组在西北太平洋海域(北起21°15ˊN,南止6°N,西自125°45ˊE,东止132°30ˊE的一个矩形海域内)执行了一个冬季调查航次,顺利布放了13个Argo剖面浮标(其中6个为APEX型浮标、7个为PROVOR型浮标)。
·2003年1月,国家科技部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中批准了一个与中国Argo计划有关的重点研究项目,即“太平洋——印度洋暖池的Argo浮标观测研究”,将由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巢纪平院士、于卫东副研究员和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许建平研究员主持。
·2003年2月4日,
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在“十五”863计划资助下自行开发研制的COPEX型Argo剖面浮标,在南海海域成功进行了海上现场观测试验,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2003年2月15日-16日,国家科技合作项目“太平洋——印度洋暖池的Argo浮标观测研究”协调会在青岛召开,科技部基础司陈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巢纪平和于卫东、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许建平参加了会议,并就该项目的具体实施达成了共识。
·2003年3月3日-6日,第五次国际Argo科学组会议于2003年3月4日-6日在杭州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第二海洋研究所主办,国际Argo计划成员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英国、韩国、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海洋局有关领导。中国ARGO资料中心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命名
自Argo计划实施以来,人们对于究竟使用“ARGO”还是“Argo”来命名该计划而感到很困惑。来自权威(Argonautics第七期)的回答是:
“ARGO”源自Dean Roemmich教授在1999年海洋观测计划前提出的名为“Array for Real-time Geostrophic Oceanography”项目的缩写,其中文含义为“地转海洋学实时观测阵”。该项目提议与后来Ray Schmitt博士给GOSAMOR(全球海洋盐度观测项目)建议的项目进行合并,随后停止使用缩写“ARGO”,改用“Argo”(Argo源于希腊神话中英雄Jason所乘的船的名字)。
Argo科学组强烈建议人们使用“Argo”作为该计划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