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5时30左右,哈尔滨机场高速由江南往江北方向,即将进入
阳明滩大桥主桥的最后一段被四辆重载货车压塌,四辆货车冲下桥体。
据了解,阳明滩大桥是中国
长江以北地区桥梁长度最长的超大型跨江桥,于2011年11月6日通车。它北起
松北区三环路与世贸大道交叉口,南下跨越松花江
航道与三环高架路衔接,全长15.42公里,桥宽41.5米,双向
8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最大可满足
高峰期每小时9800辆机动车通行。
据报道,哈尔滨阳明滩大桥今晨垮塌,建设部门称坍塌大梁为130米左右,整体垮塌。记者在现场看到带血迹的枕头和
方向盘等物,有些大货车
驾驶室已经完全瘪塌。4辆大货车上共有8人,造成3人死亡5人受伤。
事发后,
哈尔滨120急救、消防、交警以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参与救援抢救。据现场救援人员介绍,事故当场造成2人死亡,6名伤者送往两家医院救治。
最新消息,1人伤势过重抢救无效身亡,另外5人正在抢救中。
事故现场已经封闭。
据现场目击者介绍,24晨5时许,他驾驶出租车拉运乘客经过事故
引桥旁辅道,忽然听到巨响,一段往江北方向引桥整体向
人行道方向倾倒,桥面三大一小四台货车掉落地面。
阳明滩大桥位于哈尔滨市西部
松花江干流上,因主桥穿越松花江阳明
滩岛而得名,工程于2009年12月5日开工建设,2011年11月6日建成通车,估算
总投资18.82亿元。为哈尔滨市首座
悬索桥(双塔
自锚式悬索桥),全长7133米,其中桥梁部分长6464米,接线道路长669米,每小时
车流量可达9800辆,
桥面宽度41.5米,双向8车道,主桥跨度427米,主
塔高80米,桥下
通航净高不小于10米,可满足松花江三级航道通航要求。
桥梁质量检验符合要求 2012年8月24日5点30分左右,哈尔滨阳明滩大桥疏解工程一上行匝道垮塌,桥上4辆货车侧翻至桥下,致使3人死亡5人受伤。 昨天下午3点,哈尔滨市政府召开
新闻发布会通报称,事故发生后7人专家组立即成立对坍塌匝道进行认定;同时委托
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事故匝道的钢筋、混凝土等取样进行检验检测和鉴定,对车辆的装载、改装及行车路线和
工程设计、质量、日常管理等方面进行
调查取证,其间共调查取证105人次,调取相关资料297份。 哈尔滨市
安监局常务副局长刘星明称,
事故调查组委托哈尔滨
开发区明矩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对事故桥梁的
墩柱几何尺寸、墩柱
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钢筋间距、墩柱及
盖梁的混凝土强度、垫石的混凝土强度和钢筋直径规格等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认定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 此后,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混凝土芯样强度、钢筋直径及抗拉
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得出检验结论是:受检的盖梁芯样混凝土强度和盖梁
主筋直径、
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
伸长率、
屈强比符合要求。 据通报,经查,
施工单位福建省交建集团工程有限公司按有关规定,建立了
质量责任制,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健全,
工序管理规范,
隐蔽工程质量检查和记录齐全。各工序都对质量进行了自查,质量
内业资料齐全。
车辆超载造成匝道坍塌 据事故调查组介绍,专家组经核算,对建设、设计、施工、
监理单位进行质询,于2012年8月26日出具了《哈尔滨市三环路群力高架桥洪湖路上行匝道桥箱梁整体倾覆事故专家组意见》,分析认定匝道坍塌是由于车辆超载造成的。 哈尔滨市安监局常务副局长刘星明通报称,根据专家组分析意见、检测
检验机构检验结论和调查组
调查取证认定,事故直接原因是崔劲驾驶超载货车,雷学东、洪熙桐、朱志勇驾驶擅自改变机动车外形和技术数据的严重超载车辆,在121.96米的长梁体范围内同时集中靠右侧行驶,造成匝道钢混连续
叠合梁一侧偏载受力严重超载荷,而导致匝道倾覆。间接原因为执法疏漏 据通报,事故的间接原因为,2012年8月24日,
双城交警大队兰陵中队和新兴中队没有发现事故车辆经过其管辖路段。
哈尔滨市公路管理处对上级抽调执法人员增援
京哈公路改造工程
王岗镇路段的要求考虑不周。八名执法人员全部从京哈公路双城
养路段抽调,致使路政巡查工作出现疏漏。2012年8月23日,吉林省
德惠市公路管理段对2-4号车进行了处罚,没有按规定采取
卸载措施。
查清责任后将
行政问责 哈尔滨市副市长任锐忱19日表示,要启动
司法程序和行政
问责机制,严肃查处桥梁倾覆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任锐忱说,尽管引发本次事故
超载车辆的驾乘人员也成了
受害者,但是就其违反《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
具体行为,将通过司法程序依法依规予以处理。对在这起特大
道路交通事故中负有失控漏管责任的
双城市交警大队兰陵中队、新兴中队以及
哈尔滨市公路管理处有关负责同志和相关责任人,待责任调查清楚后,将启动行政问责。
2012年9月18日晚,多位路桥专家对哈市政府发布的调查结果表示不认同,普遍认为应该从桥梁的设计上追根溯源,而不应该把问题简单地归咎于超载。 一、为何不解释更改桥梁结构原因?
阳明滩大桥疏解工程全线采用
钢混结构组合梁。而按照原工程设计,疏解工程8处跨主要地面路段
均应采用混凝土结构。但此次调查结果中并未给出解释。 一位不愿具名专家表示,混凝土结构改为钢混结构,工期可以大大缩短,这也是阳明滩大桥为何如此迅速竣工的原因。 但两者最重要的区别是在重量上,混凝土结构比钢混结构重量要大得多,因而稳定性也就更好,此次桥梁的坍塌便是稳定性问题,因而事故调查结果中应该体现。 二、为何定性为交通事故? 另有专家表示,将此次桥梁坍塌事件定性为
特大交通事故,是不恰当的。如果发生了车辆与桥梁的碰撞,称之为交通事故勉强说得过去。而事发时,4辆车正常行驶,大桥突然垮塌,与交通事故无关。 三、设计是否存在缺陷? 还有专家认为,超载肯定是导致大桥垮塌的一个原因,但不应该规避桥梁的其他问题,最主要的还是设计上问题,独柱墩的设计结构导致桥梁
平衡性差,因此事发时4辆车的重量压在一侧,桥梁失去平衡而垮塌。 另外从重量上分析,桥梁的承重并不等于最大的承受重量。一般建筑人员考虑桥梁材料
安全系数时,要比考虑建设楼房时低一些,也就是会更谨慎一些。打个比方,一根钢筋的强度是30,在建设桥梁时要按照27或者28计算,这样就会留出更大的空间。因此,全部归因于超载的说法并不能获得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