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D-86步兵战车
中国20世纪80年代研制的履带式步兵战车
ZBD-86步兵战车(研制代号:WZ501,英文:Type 86 Infantry fighting vehicle,简称:86式步兵战车),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北方工业集团公司研制的第一代步兵战车
研制背景
防御需求
1970年,当苏联红军开始装备BMP-1步兵战车之时,中国还处在“文化大革命”的混乱时期,由于同时遭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技术封锁,在这个事关陆军作战模式变革的重点武器开发上,中国只能持一种“静观其变”的态度。
当年北约军队大都装备的是FV432、M113和AMX-VTT,苏联陆军装备的是BTR-50/60,而中国军队装备的是63式装甲输送车,这些车辆都属于所谓的“战场出租车”,步兵搭乘这种车辆的主要目的是避免敌方火力杀伤,尽量乘车抵近目标,然后下车徒步发起攻击。步兵战车的出现,弥补了过去装甲输送车的种种缺陷。首先,车内步兵可以在有效的装甲防护下,使用手中的轻武器进行射击;其次,大部分车辆都装有重武器,能够对步兵班进行火力支援,步兵搭乘这种攻击力与防护力都得到强化的车辆,既可以乘车作战,又可以下车作战。相对传统的步坦协同作战方式,这种作战样式有了质的飞跃。
与美、俄等研制、生产和装备了大量步兵战车的军事大国相比,中国研制和装备步兵战车的时间比较晚。这是因为在很长时间内对步兵战车的认识不足,认为有装甲输送车搭载步兵作战即可。可是后来发现装甲输送车的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都非常有限,根本不能满足步兵与坦克协同作战的要求。
战场教训
作为世界上战斗力首屈一指的中国陆军在步兵战车方面起步较其他国家略晚。由于训练体制和作战思想等多方面因素,造成中国陆军在相当长时间内没有对步兵战车的巨大价值给以足够的重视。这种情况直接造成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中国陆军步兵在配合坦克作战时没有合适的运载、战斗工具。当时参战的中国步兵要么搭乘汽车,要么搭乘63式装甲输送车,甚至直接搭乘在坦克外面。由于汽车和63式装甲输送车的防护力和火力非常有限而机动性有明显不足,造成大量车辆被越军击毁,人员严重伤亡。而丧失步兵掩护的中国陆军坦克也遭到相当大的损失,这完全是由于当时中国陆军没有一种合适的与坦克相配合的步兵战车造成的。血的教训惊醒了中国军队高层指挥人员,战后不久中国就开始专用步兵战车的研制工作。
发展沿革
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研制第一代步兵战车,研制单位是中国北方工业(集团)总公司,工程代号为WZ501。
由于当时国内技术水平有限,因此中国陆军采取仿制加改进的策略。中国陆军第一种专用步兵战车是仿制前苏联BMP-1步兵战车而来的国产86式履带式步兵战车。由于中国从来没有研制过步兵战车,技术储备不足,为了早日让陆军战士乘上国产步兵战车,中国北方工业(集团)总公司的科研人员决定参考从罗马尼亚获得的苏联BMP-1步兵战车,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仿制。经过广大科技人员的努力,该车于1986年正式批准定型,并命名为1986式履带式步兵战车,简称86式步兵战车,后统一命名ZBD-86步兵战车。1992年开始批量生产。
中国军方在20世纪80年代结果论证研究,认为使用73毫米大口径火炮的步兵战车的发展已经不符合现代化的要求,因此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在借鉴BMP-1步兵战车的基础上研制出了ZBD-86步兵战车(86式步兵战车)这种升级版产品,主要改进是使用新型战斗模块和更加高效的武器装备,战车底盘本身变动很小。新战车前部安装焊接炮塔,配备烟幕弹发射器,主要武器是中国国产30毫米自动火炮,同样是俄罗斯2A72型小口径火炮的仿制品。
反坦克导弹武器方面,中国决定保留了久经考验的红箭-73反坦克导弹(苏联“婴儿”反坦克导弹的中国仿制品),保持了较高的统一性能,具有更远的射程、更强的破甲能力,甚至能够穿透反应装甲。另外还安装有86式7.62毫米机枪。瞄准手使用新型复合瞄准仪,配有无源夜视仪激光测距仪
ZBD-86步兵战车(86式步兵战车)起初并没有考虑国内装备,主要供中东、北非国家的军品出口需要。随着中国军队机械化进程的加快,1992年开始转入稳定生产,逐步装备北方中国人民解放军集团军的机械化部队。在当时海外对华军事技术封锁刚刚打开一个“小缺口”的情况下,BMP-1战车生产的“本土化”是中国军队提升机械化战斗力的好选择。
服役动态
ZBD-86式步兵战车曾在1987年少量生产,并优先交付伊拉克和伊朗双方陆军,在两伊战争末期伊拉克反攻阶段投入战场。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02 14:21
目录
概述
研制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