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2年
年份
792年,唐德宗神武圣文皇帝贞元八年,干支纪年为壬申猴年。;日本延历十一年;渤海国大兴五十五年。
历史大事
刘玄佐卒
贞元八年(七九二)三月三十日,宣武(今河南开封)节度使刘玄佐(即刘洽)卒。刘玄佐有威略,在平定藩镇之乱中颇有战功。宣武镇与淄青李纳相邻,每李纳使至,玄佐皆厚结之,故常知纳举动,先为之备,纳惧之。玄佐母虽贵,仍日织绢一匹,对玄佐说:“你本出身寒微,天子使你富贵至此,你一定要以死相报。”故玄佐始终不失臣节。玄佐死后,将佐隐其丧,假称有病,奏请自代,德宗亦伪为不知,遣使至军中问陕虢观察使吴凑可代否?监军孟介、行军司马卢瑷皆以为可,德宗然后命之。凑行至汜水(今河南荥阳东北),宣武军乱,拥玄佐之子士宁为留后,杀城将曹金岸、浚仪县令李迈,卢瑗逃免。士宁以财物赏将士,劫孟介以请于朝。德宗问计于宰相,窦参说:“如果不许其请,宣武将结于李纳。”四月六日,遂以刘士宁为节度使
曹王李皋卒,山南东道军乱
贞元八年(七九二)三月二十三日,山南东道节度使曹王李皋卒。节度判官李实知留后事,性刻薄,裁损士卒衣食。鼓角将杨清潭遂帅士卒作乱,夜焚掠城中,独不犯曹王皋家,李实逾城逃得免。次日,都将徐诚缒城而入,收清潭等六人斩之。实归京城,以为司农少卿。以荆南节度使樊泽山南东道节度使
窦参,相陆贽
宰相窦参阴险狡诈,刚愎自用,恃权而贪,每任官,多与族子给事中窦申议之。而申招权受赂,被时人称为“喜鹊”,德宗闻其事,使窦参出申于外,参却再三保之,申仍不改。左金吾大将军虢王则之与窦申相善,而左谏议大夫知制诰吴通玄陆贽不叶,窦参陆贽进用,阴与通玄、则之作谤书以陷贽,德宗知其状,贞元八年(七九二)四月三日,贬则之昭州(今广西平乐)司马,通玄泉州(今福建泉州)司马,申道州(今湖南道县)司马。不久又赐通玄死。四月十一日,贬窦参为郴州别驾。以尚书左丞赵憬、兵部侍郎陆贽并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班宏、张滂分掌天下财赋
窦参为度支转运使时,班宏副之。参许宏一年以后以使职归之。一年以后,窦参无归意,班宏怒。司农少卿张滂乃宏所荐,参欲使滂分主江淮盐铁,宏不可,滂怨宏。及窦参失宠,不得不让度支于宏,但又不欲事权专归之,即荐滂于德宗,以宏判度支,以滂为户部侍郎、盐铁转运使,仍隶于宏以悦之。及窦参被贬,张滂请盐铁旧簿于班宏,宏不给。二人所择巡院之官,亦莫有合者,阙官甚多。滂遂对德宗说:“如此,职事必废。”贞元八年(七九二)四月二十二日,德宗命班宏与张滂分掌天下财赋,如第五琦刘晏时一样。
李纳死,子师古继
贞元八年(七九二)五月十九日,平卢节度使李纳死,军中推其子师古知留后事。七月,以李师古为节度使。
裴延龄判度支事
贞元八年(七九二)七月一日,户部尚书判度支班宏卒。宰相陆贽请以前湖南观察使李巽权判度支,德宗许之。不久,德宗又欲用司农少卿裴延龄,陆贽上言说:“今之度支,准平万货,刻吝则生患,宽假则容奸。延龄乃诞妄小人,不可重用。”德宗不听。七月六日,以裴延龄判度支事。
韦皋南诏王书约共袭吐蕃
吐蕃与南诏日益相猜,每次南诏兵至境上,吐蕃亦必发兵,声称接应,实为备之。贞元八年(七九二)十一月十日,韦皋又云南诏王书:欲与之共袭吐蕃,驱之云岭之外,平其城堡,然后与南诏筑大城于境上,置戍相保,永同一家。
王武俊李师古争三汊城
先前李纳因棣州(今山东惠民)蛤𧊶(地名)有盐利,筑城而据之,又派兵戍于德州之南三汊城。李纳死后,李师古袭位,王武俊因其年少,轻视之,贞元八年(七九二)十一月,帅兵屯于德州、棣州,欲攻蛤𧊶及三汊城。师古遣部将赵镐帅兵以拒。德宗遣中使谕止之,武俊乃领兵还。贞元九年(七九三)三月,德宗命李师古毁三汊城,师古奉诏。然常招聚亡命之徒,有得罪朝廷者,皆抚而用之。
宦官专军政
左神策大将军柏良器募才勇之士以易军中前所召募市井之徒,神策监军宦官窦文场恶之。会良器妻族人饮酒而醉,私宿宫舍(宫中值宿之舍)。文场即借此事陷良器。贞元八年(七九二)十二月五日,良器坐左迁为右领军。右领军乃南衙十六卫官,无权;神策乃北军,掌禁兵,权重。从此宦官又专军政。
韦应物卒
贞元八年(七九二),韦应物约卒于是年,年约五十五。应物,京兆长安人。十五岁时为三卫郎,侍玄宗,任侠使气,狂放不羁。后曾任江州、苏州刺史,故又称韦江州、韦苏州。工诗,以田园诗胜,风格淡雅。有《韦苏州集》十卷行世。
皎然卒
贞元八年(七九二),诗僧皎然约卒于是年稍前,生年不详。皎然,俗姓谢,名昼,字清昼,吴兴人。南朝诗人谢灵运之十世孙。出家为僧,居吴兴抒山妙喜寺,与灵澈陆羽为友。贞元初(七八五),居东溪草堂,研究诗道,专心事佛。贞元五年(七八九),李洪为湖州长史,与皎然一见如故,此后不久,卒于山寺。至贞元八年,德宗命集贤院写其文集,藏于秘阁。皎然在大历、贞元年间,颇负盛名,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李嘉佑等皆有交往。其诗多为赠答游赏之作,宣扬佛教禅理,格调清淡闲适,刘禹锡称其“能备众体”。有《抒山集》或称《吴兴集》、《昼上人集》十卷行世。
史料记载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九贞元八年(壬申,公元七九二年)
春,二月,壬寅,执梦冲,数其罪而斩之。云南之路始通。
三月,丁丑,山南东道节度使曹成王皋薨。
宣武节度使刘玄佐有威略,每李纳使至,玄佐厚结之,故常得其阴事,先为之备。纳惮之。其母虽贵,日织绢一匹,谓玄佐曰:“汝本寒微,天子富贵汝至此,必以死报之!”故玄佐始终不失臣节。庚午,玄佐薨。
山南东道节度判官李实知留后事,性刻薄,裁损军士衣食。鼓角将杨清潭帅众作乱。夜焚掠城中,独不犯曹王皋家。实逾城走免。明旦,都将徐诚缒城而入,号令禁遏,然后止。收清潭等六人斩之。实归京师,以为司农少卿。实,元庆之玄孙也。丙子,以荆南节度使樊泽为山南东道节度使。
初,窦参为度支转运使,班宏副之。参许宏,俟一岁以使职归之。岁馀,参无归意,宏怒。司农少卿张滂,宏所荐也,参欲使滂分主江、淮盐铁,宏不可。滂知之,亦怨宏。及参为上所疏,乃让度支使于宏,又不欲利权专归于宏,乃荐滂于上。以宏判度支,以滂为户部侍郎、盐铁转运使,仍隶于宏以悦之。
窦参阴狡而愎,恃权而贪,每迁除,多与族子给事中申议之。申招权受赂,时人谓之“喜鹊”。上颇闻之,谓参曰:“申必为卿累,宜出之以息物议。”参再三保其无他,申亦不悛。左金吾大将军虢王则之,巨之子也,与申善,左谏议大夫、知制诰吴通玄与陆贽不叶,窦申恐贽进用,阴与通玄、则之作谤书以倾贽。上皆察知其状。夏,四月,丁亥,贬则之昭州司马,通玄泉州司马,申道州司马。寻赐通玄死。
刘玄佐之丧,将佐匿之,称疾请代,上亦为之隐,遣使即军中问:“以陕虢观察使吴氵奏为代可乎?”监军孟介、行军司马卢瑗皆以为便,然后除之。凑行至汜水,玄佐之柩将发,军中请备仪仗,瑗不许,又令留器用以俟新使。将士怒。玄佐之婿及亲兵皆被甲,拥玄佐之子士宁释缞绖,登重榻,自为留后。执城将曹金岸、浚仪令李迈,曰:“尔皆请吴凑者!”遂呙之。卢瑗逃免。士宁以财赏将士,劫孟介以请于朝。上以问宰相,窦参曰:“今汴人指李纳以邀制命,不许,将合于纳。”庚寅,以士宁为宣武节度使。士宁疑宋州刺史崔良佐不附己,托言巡抚,至宋州,以都知兵马使刘逸准代之。逸准,正臣之子也。
乙未,贬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窦参郴州别驾,贬窦申锦州司户。以尚书左丞赵憬、兵部侍郎陆贽并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憬,仁本之曾孙也。
张滂请盐铁旧簿于班宏,宏不与。滂与宏共择巡院官,莫有合者,阙官甚多。滂言于上曰:“如此,职事必废,臣罪无所逃。”丙午,上命宏、滂分掌天下财赋,如大历故事。
壬子,吐蕃寇灵州,陷水口支渠,败营田。诏河东、振武救之,遣神策六军二千戍定远、怀远城。吐蕃乃退。
陆贽请令台省长官各举其属,著其名于诏书,异日考其殿最,并以升黜举者。五月,戊辰,诏行贽议。未几,或言于上曰:“诸司所举皆有情故,或受货赂,不得实才。”上密谕贽:“自今除改,卿宜自择,勿任诸司。”贽上奏,其略曰:“国朝五品以上,制敕命之,盖宰相商议奏可者也。六品以下则旨授,盖吏部铨材署职,诏旨画闻而不可否者也。开元中,起居、遗、补、御史等官,犹并列于选曹。其后幸臣专朝,舍佥议而重己权,废公举而行私惠,是使周行庶品,苛不出时宰之意,则莫致也。”又曰:“宣行以来,才举十数,议其资望,既不愧于班行,考其行能,又未闻于阙败。而议者遽以腾口,上烦圣聪。道之难行,亦可知矣!请使所言之人指陈其状,某人受贿,某举有情,付之有司,核其虚实。谬举者必行其罚,诬善者亦反其辜。何必贷其奸赃,不加辩诘,私其公议,不出主名,使无辜见疑,有罪获纵,枉直同贯,人何赖焉!又,宰相不过数人,岂能遍谙多士!若令悉命群官,理须展转询访,是则变公举为私荐,易明扬以暗投,情故必多,为弊益甚。所以承前命官,罕不涉谤。虽则秉钧不一,或自行情,亦由私访所亲,转为所卖。其弊非远,圣鉴明知。”又曰:“今之宰相则往日台省长官,今之台省长官乃将来之宰相,但是职名暂异,固非行举顿殊。岂有为长官之时则不能举一二属吏,居宰相之位则可择千百具僚。物议悠悠,其惑斯甚。盖尊者领其要,卑者任其详,是以人主择辅臣,辅臣择庶长,庶长择佐僚,将务得人,无易于此。夫求才贵广,考课贵精。往者则天欲收人心,进用不次,非但人得荐士,亦得自举其才。然而课责既严,进退皆速,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又曰:“则天举用之法伤易而得人,陛下慎简之规太精而失士。”上竟追前诏不行。
癸酉,平卢节度使李纳薨。军中推其子师古知留后。
六月,吐蕃千馀骑寇泾州,掠田军千馀人而去。
岭南节度使奏:“近日海舶珍异,多就安南市易,欲遣判官就安南收市,乞命中使一人与俱。”上欲从之,陆贽上言,以为:“远国商贩,惟利是求,缓之斯来,扰之则去。广州素为众舶所凑,今忽改就安南,若非侵刻过深,则必招携失所,曾不内讼,更荡上心。况岭南、安南,莫非王土,中使、外使,悉是王臣,岂必信岭南而绝安南,重中使以轻外使。所奏望寝不行。”
秋,七月,甲寅朔,户部尚书判度支班宏薨。陆贽请以前湖南观察使李巽权判度支,上许之。既而复欲用司农少卿裴延龄,贽上言,以为:“今之度支,准平万货,刻吝则生患,宽假则容奸。延龄诞妄小人,用之交骇物听。尸禄之责,固宜及于微臣。知人之明,亦恐伤于圣鉴。”上不从。己未,以延龄判度支事。
河南、北、江、淮、荆、襄、陈、许等四十馀州大水,溺死者二万馀人,陆贽请遣使赈抚。上曰:“闻所损殊少,即议优恤,恐生奸欺。”贽上奏,其略曰:“流俗之弊,多徇谄谀,揣所悦意则侈其言,度所恶闻则小其事,制备失所,恒病于斯。”又曰:“所费者财用,所收者人心,苛不失人,何忧乏用!”上许为遣使,而曰:“淮西贡赋既阙,不必遣使。”贽复上奏,以为:“陛下息师含垢,宥彼渠魁,惟兹下人,所宜矜恤。昔秦、晋仇敌,穆公犹救其饥,况帝王怀柔万邦,唯德与义,宁人负我,我无负人。”八月,遣中书舍人京兆奚陟等宣抚诸道水灾。
以前青州刺史李师古平卢节度使韦皋攻吐蕃维州,获其大将论赞热。
陆贽上言,以边储不赡,由措置失当,蓄敛乖宜,其略曰:“所谓措置失当者,戍卒不隶于守臣,守臣不总于元帅。至有一城之将,一旅之兵,各降中使监临,皆承别诏委任。分镇亘千里之地,莫相率从。缘边列十万之师,不设谋主。每有寇至,方从中覆,比蒙征发救援,寇已获胜罢归。吐蕃之比中国,众寡不敌,工拙不侔,然而彼攻有馀,我守不足。盖彼之号令由将,而我之节制在朝,彼之兵众合并,而我之部分离析故也。所谓蓄敛乖宜者,陛下顷设就军、和籴之法以省运,制与人加倍之价以劝农,此令初行,人皆悦慕。而有司竞为苟且,专事纤啬,岁稔则不时敛藏,艰食则抑使收籴。遂使豪家、贪吏,反操利权,贱取于人以俟公私之乏。又有势要、近亲、羁游之士,委贱籴于军城,取高价于京邑,又多支纟希纟宁充直。穷边寒不可衣,鬻无所售。上既无信于下,下亦以伪应之,度支物估转高,军城谷价转贵。度支以苟售滞货为功利,军司以所得加价为羡馀。虽高巡院,转成囊橐。至有空申簿帐,伪指囷仓,计其数则亿万有馀,考其实则百十不足。”又曰:“旧制以关中用度之多,岁运东方租米,至有斗钱运斗米之言。习闻见而不达时宜者,则曰:‘国之大事,不计费损,虽知劳烦,不可废也。’习近利而不防远患者,则曰:‘每至秋成之时,但令畿内和籴,既易集事,又足劝农。’臣以两家之论,互有长短,将制国用,须权重轻。食不足而财有馀,则弛于积财而务实仓廪;食有馀而财不足,则缓于积食而啬用货泉。近岁关辅屡丰,公储委积,足给数年;今夏江、淮水潦,米贵加倍,人多流庸。关辅以谷贱伤农,宜加价以籴而无钱;江、淮以谷贵人困,宜减价以粜而无米。而又运彼所乏,益此所馀,斯所谓习见闻而不达时宜者也。今江、淮斗米直百五十钱,运至东渭桥,僦直又约二百,米糙且陈,尤为京邑所贱。据市司月估,斗粜三十七钱。耗其九而存其一,馁彼人而伤此农,制事若斯,可谓深失矣!顷者每年自江、湖、淮、浙运米百一十万斛,至河阴留四十万斛,贮河阴仓,至陕州又留三十万斛,贮太原仓,馀四十万斛输东渭桥。今河阴、太原仓见米犹有三百二十馀万斛,京兆诸县斗米不过直钱七十,请令来年江、淮止运三十万斛至河阴,河阴、陕州以次运至东渭桥,其江、淮所停运米八十万斛,委转运使每斗取八十钱于水灾州县粜之,以救贫乏,计得钱六十四万缗,减僦直六十九万缗。请令户部先以二十万缗付京兆,令籴入以补渭桥仓之缺数,斗用百钱以利农人。以一百二万六千缗付边镇,使籴十万人一年之粮,馀十万四千缗以充来年和籴之价。其江、淮米钱、僦直并委转运使折市绫、绢、絁、绵,以输上都,偿先贷户部钱。”
九月,诏西北边贵籴以实仓储,边备浸充。冬,十一月,壬子朔,日有食之。
吐蕃、云南日益相猜,每云南兵至境上,吐蕃辄亦发兵,声言相应,实为之备。辛酉,韦皋复遗云南王书,欲与共袭吐蕃,驱之云岭之外,悉平吐蕃城堡,独与云南筑大城于境上,置戍相保,永同一家。
右庶子妆公辅久不迁官,诣陆贽求迁,贽密语之曰:“闻窦相屡奏拟,上不允,有怒公之言。”公辅惧,请为道士。上问其故,公辅不敢泄贽语,以闻参言为对。上怒参归怨于君。己巳,贬公辅为吉州别驾,又遣中使责参。
庚午,山南西道节度使严震奏败吐蕃于芳州及黑水堡。
初,李纳以棣州蛤虫朵有盐利,城而据之。又戍德州之南三汊城,以通田绪之路。及李师古袭位,王武俊以其年少,轻之,是月,引兵屯德、棣,将取蛤虫朵及三汊城。师古遣赵镐将兵拒之。上遣中使谕止之,武俊乃还。
初,刘怦薨,刘济莫州,其母弟澭在父侧,以父命召济而以军府授之。济以澭为瀛州刺史,许它日代己。既而济用其子为副大使,澭怨之,擅通表朝廷,遣兵千人防秋。济怒,发兵击澭,破之。
左神策大将军柏良器,募才勇之士以易贩鬻者,监军窦文场恶之。会良器妻族饮醉,寓宿宫舍。十二月,丙戌,良器坐左迁右领军。自是宦官始专军政。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28 03:06
目录
概述
历史大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