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文学作品选读》,
苏光文、
胡国强主编,现行高等院校中文专业教材用书,为《
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配套教材,供学生一学年使用。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第一版。2009年由主编苏光文、胡国强召集全国数十名专家学者对教材进行改编,增删了部分作家作品。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二版。第二版入选作家100余人,入选作品150余篇,共计120余万字。每篇(部)入选作品,均撰写有“述评”,供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参考。
“文学和人的关系”,不限于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其实,文学就是人生,人创造了文学,文学成为人的载体。人有多复杂,文学就有多繁富。“文学和人的关系”,有依存性、互助性,也有互毁性。这一“文学和人的关系”的理解,成为我们编选的这套作品选读的理论支撑点。遵循这一理论支撑点,20世纪中国文苑里出现的作家作品都进入了我们的编选视野,无论是哪种思潮流派的小说、戏剧、诗歌、散文、影视,都是我们瞩目的对象。但是,这一理论支撑点又并非是“有文必录”的依据。20世纪中国社会人生,经历了太多的苦难。苦难一次次阻碍社会人生正常健康运行,一次次毁坏既成的物质文化,一次次给人的精神与心灵带来创痛。苦难也一次次使文学失去自由和谐的生存空间,一次次使作家身陷囹圄而背负过重的忧患意识与使命意识。不过,苦难对于人和文学来说,依然是一笔财富。人和文学在一次次苦难中得到冶炼,受到洗礼,不断更新。苦难不啻给人和文学的创造力以一种激发与解放。中国社会人生在20世纪太多的苦难历程中,凝结成了鲜明突出的民族解放与人民解放的主流意识。中国社会人生也正是依恃这一主流意识战胜了苦难,消解了苦难。这一主流意识形成20世纪中国文学的精神内涵。我们遵循这一主流意识选编文学作品时就不是“有文必录”了,而向体现主流意识作品倾斜。20世纪中国社会人生意识是多元的,即使是民族解放与人民解放这一主流意识的表现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至于文学作品的文本意识更是千姿百态的。因此,我们编选作品时,既“突出主旋律”又“坚持多样化”。选体现主流意识作品时,多注重其艺术性;选与主流意识不悖而又疏离的作品时,多注重其思想性。历史的美学的审视眼光与尺度,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应当说,这一编选目的与编选尺度,可以使我们这套选本,拥涵较为丰厚的文学信息、呈现出百年文学的基本面貌、避免不应有的偏颇与毛病。事实又并非如此。一则,这套选本与所有选本一样,既便于学生与读者览阅名家作品,又不免“被选者偏人了眼界”;二则,一些众所周知的或不便说出的因素的限制,使这套选本也留下了不少缺失。
入选作家100余人,入选作品150余篇,共计120余万字。入选作家中,有谢世50年以上的,有谢世不足50年的,有健在的。对于后两种情况的作家,凡居住于中国内地的,我们依靠中国作家协会致函征得了家属或本人同意,几位居住于港台及海外的作家或家属,一时未能取得联系,其作品只得“存目”。入选的长篇小说、多幕剧、长篇叙事诗,囿于选本篇幅有限,只得“存目”或“节选”部分章节(幕、场);入选影视作品,多为“故事梗概”。每篇(部)入选作品,我们均撰写有“述评”,意在表达一种见解,提供一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