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集莲子,江苏省宿迁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产品介绍
“龙集莲子” 呈橄榄形,鲜莲子百粒重约220g,外种皮翠绿色,内种皮白色,顶端浅褐色,鲜食清脆甘甜;干莲子百粒重约70g,外皮红褐色,顶端深褐色,煮食香甜粉糯。
自然生态环境
2.1 气候情况 地处在洪泽湖和成子湖的交汇处,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集中,日照充足,年均气温14.6度,年均日照总时数2326.7小时,无霜期213天,为水生动植物生长提供了优良的自然环境。 2.2 土壤情况 土壤属冲积土,离湖岸越远,含沙量逐渐减少,含粘质逐渐增多,湖底淤泥覆盖,是沉积泥沙在水生生物的自生自灭过程中形成的,利于莲藕自然生长。PH(无量纲)7.9; 全氮:0.236%;有效磷:12.0mg/kg;有机质:35.9g/kg;速效钾:193mg/kg。 2.3 水文情况 龙集镇是五大淡水湖中唯一延伸至湖心的半岛乡镇,是南水北调东线的重要蓄水水库,是唯一的活水湖,水体自净能力强,清澈见底,水质稳定在达到Ⅲ类水以上标准,盛产银鱼、河蚬、白条虾,俗称漂浮在水上的鱼米之乡,湖水透明度1.2-2.5米,PH值7.0-7.5,溶解氧7.5毫克/升,硬度平均5.98德国度,碱度平均1.45毫克/升,水体中矿物质含量高,年平均含量硅酸盐8.3毫克/升,磷酸盐0.035毫克/升,铵盐0.25毫克/升,龙集莲子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
地域范围
“龙集莲子”产区位于江苏省泗洪县龙集镇。地域保护范围为泗洪县龙集镇洪泽湖和成子湖的交汇处,辖姚兴村、河口村、应山村、杨邵村、龙集社区、滨湖社区、尚嘴社区、东嘴社区、勒东村、孙庄村、金圩村、洪湖村,共计12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8°27′16.6″~118°38′2.0″,北纬33°19′15.2″~33°27′7.8″,地域保护面积4998.2公顷,常年种植面积2000公顷,年产量450吨。
品质特性特征
4.1 感官特征 “龙集莲子” 呈橄榄形,鲜莲子百粒重约220g,外种皮翠绿色,内种皮白色,顶端浅褐色,鲜食清脆甘甜;干莲子百粒重约70g,外皮红褐色,顶端深褐色,煮食香甜粉糯。 4.2 理化指标 “龙集莲子”干物质含量≥95%,淀粉含量≥22%,可溶性糖≥5.3%,蛋白质含量≥14.9%。 4.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 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特定生产方式
3.1 滩涂水面选择与选种 滩涂种植,水面的选择应根据莲的喜光、喜湿、喜水、畏风的习性,选在背风向阳处,水源充足,水流缓慢,淤泥层达50cm左右,水质无超标污染的水面,滩涂水面的水位一般较稳定,水深不超过1m,夏季无暴涨暴落,冬季水不干涸。 3.2 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 选择本地传统藕种大紫红。主藕3~4节,少数为5~6节,节间长20~30cm,藕径6~7cm,整藕重2~2.5kg,开红色的莲花,茎秆韧性强、抗倒性好,结的莲子为橄榄形。 3.3 生产过程管理 种藕:在特殊干旱年份或局部区域过度采伐后,需要补种情况下,选择质量好的莲子种子在春季直接撒到适宜的水中,当年或次年莲藕就会入土开始生长;或者选择藕身扁平粗壮,色泽白净、节间短、无病虫斑、无损伤、顶芽完整,具有三个节以上的母藕或二个节以上的子藕为种藕。 栽种:采用滩涂种植,每年春季,选择晴暖天气,将种藕顶芽朝向田中央,呈45°斜埋入土中,深度10cm至15cm,栽种密度每亩150至220芽。 管理:以自然生长为主,生长过程不使用肥料及农药。 3.4 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的规定 采收:1、7-9月份,对陆续成熟的莲蓬进行及时采收,加工销售新鲜莲蓬。2、9-11月份,当莲蓬变为绿褐色、莲子表面呈茶褐色斑块时采收莲蓬加工干莲子。 加工:采收莲蓬后12小时内完成脱粒、剥壳、去皮、通芯。鲜莲:将通芯莲子清洗后进行速冻、包装、冷藏。干莲工艺:将通芯莲子用清水漂洗干净,放入烘筛中进行烘干(或边烘边筛),初期温度 控制在80℃~90℃之间,当莲子表面干燥时将温度降至40℃—50℃,继续烘干直至含水量≤11%为止,烘好的莲子经过退热后包装。 3.5 生产记录要求 对产品生产地点,生产过程等进行详细的记录,并至少保存2年。
包装标识规定
境域范围内所有的“龙集莲子”,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龙集莲子”农产品地理标志及其图案,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泗洪县龙集镇农业经济技术服务中心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龙集莲子”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