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古建筑群
江西省鹰潭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虎山古建筑群,位于江西省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龙虎山风景区,其年代分属南宋、元、清三个历史时期。
历史沿革
会昌至五代末,在龙虎山嗣教的张道陵子孙为第二十代至第二十三代。此期龙虎山所建宫观,只有真仙观、张天师庙和三清观。
宋元时期,龙虎山成为与江苏茅山、江西阁皂山并立的三山符箓之一。此期嗣教的张道陵后嗣为第二十四代至第三十五代。从第二十四代张正随起,张天师每代都曾被诏赴阙,赐“先生”号,表现了宋皇室对道教龙虎宗的重视和支持。宋代的龙虎山道教拥有大批宫观:一是旧有的几座宫观得到了扩建、赐额;二是新建了大批宫观。据元代元明善和清代娄近垣所撰两种《龙虎山志》的粗略统计,龙虎山可确定为宋代新建的宫、观、庵、院近20所。
元代是龙虎山道教的鼎盛时期,龙虎山除对原有宫观多有修葺外,又新建有大批宫观。据元明善和娄近垣所修两本《龙虎山志》的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共新建宫、观、庵、院达37所。
明前中期,龙虎山道教续有发展。明前中期对龙虎山原有某些宫观作过修缮。明中叶后,特别是清代,朝廷对张道陵后嗣的待遇多加贬抑,以龙虎山为中心的正一道渐趋衰落。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上清宫之建筑已全被破坏,“只空余危楼一角”。张道陵子孙世居之天师府,亦“经贵溪县(今贵溪市)政府利用,开办完全小学一所。天师亦不常驻此。”
20世纪80年代,中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贯彻落实后,龙虎山一些重要宫观得到了恢复和重建。
上清宫
上清宫的前身是道教祖师张道陵在龙虎山结庐炼丹时建的天师草堂。汉永元元年(89年),张道陵辞官带着弟子王长来到龙虎山炼丹修道,建造天师草堂居住。魏晋时期,玄孙张盛为第四代天师,从汉中迁回到龙虎山,在草堂遗址上建造“传箓坛”。唐代,改建为“真仙观”。宋真宗时,改建为“上清观”。
清雍正时期,朝廷拨款对上清宫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和扩建。占地面积达到600多亩,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建成两大宫,十二大殿,二十四座道院,各种神像近千尊。晚清以后,道教逐渐衰落,上清宫也随之走下坡路。
2000年开始,上清宫在原址按照清代格局上重建。
2014年,修复上清宫玉皇殿二期工程的过程中,发现了上清宫明清时期遗址。
天师府
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天师府始建,是宋徽宗赐建给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的府第。
元朝时,万法宗坛建成。
三省,明建清修。
明嘉靖五年(1526年),万法宗坛重修。明朝张天师“永掌天下道教事”,将茅山上清法坛、閤皂山灵宝玄坛,龙虎山龙虎宗坛、西山净明法坛,合并为“万法宗坛”。
1985年,万法宗坛进行了第一期修复。2006年,万法宗坛重修。
改革开放后,天师殿进行了修葺,三省堂改为天师殿。
建筑格局
龙虎山是中国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是中国道教发源地,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龙虎山古建筑群包括大上清宫遗址,嗣汉天师府内的三省堂、私第门、宫保第、广缘斋、灵泉井、仁靖真人碑、上清宫东隐院等文物建筑和大铜钟等附属文物。其年代分属南宋、元、清三个历史时期。
主要建筑
天师府
天师府全称“嗣汉天师府”,亦称“大真人府”,是历代天师掌管天下道教事的总署,也是张天师生活起居的地方。府第坐落在龙虎山景区上清古镇,南朝琵琶峰,面临上清河(古称沂溪),北倚西华山,东距大上清官约1千米,西离龙虎山主峰15里许。整个府第由府门、大堂、后堂、私第、殿宇、书屋、花园等部分构成,是一处王府式样的建筑,建筑布局成“八卦”形,是道教的独有建筑风格。
天师府府门坐北朝南,高大宽阔,仪门气势雄伟。门前庭院正中镶嵌着八卦太极图,“灵泉井”据传系南宋名道士白玉蟾所凿,天师殿原名三省堂,南北坐向,抬梁式木构建筑,石须弥座,分前、后、中三厅和东西厢房,是历代天师的住宅。天师殿后为天师内宅。天师殿供奉祖天师张道陵和他的两个弟子:王长、赵升两位真人。殿堂上方悬挂着宋徽宗赐给三十代天师张继先的匾额“道行高洁”,明太祖赐给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的匾额“永掌天下道教事”,清高宗乾隆赐给五十七代天师张存义的匾额“真灵福地”,成为天师道历朝兴旺的有力佐证。万法宗坛正殿为三清殿,正中供奉的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清又指三清天、三清境,是神仙所居的最高仙境。
大上清宫
大上清宫在上清镇东陲,距天师府约1千米。左拥象山,右注沂溪,溪山环拱。古老相传这里是九龙聚会的宝地。民谣云:“九龙集结上清宫。天师擒妖显神通。唯有一龙不伏法。顺水飘游遇虎凶。”这九龙指的是上清宫周围的天门山、台山、乌剑山、狮子山、冲天峰、应天山、西华山、乌龟山和圣井山。上清宫不仅独居江南宫观之首,且在中国也是举世无双,素有“仙灵都会”和“百神受职之所”之誉。大上清宫主要建筑有福地门、下马亭、棂星门(午朝门)、钟鼓楼、东隐院、伏魔殿、镇妖井等。
福地门是进入大上清宫的大门,道教将天下适合传道修仙的地方称为“洞天福地”,一共列了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龙虎山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二十九福地,所以此门就称“福地门”。福地门是一座仿宋仿木结构的两层重檐歇山式建筑,长20.1米,高18.78米,青灰瓦顶,青灰砖墙,配以红褐色的门窗,廊庑、斗拱和基座,原门上有御赐的“大上清宫”匾额。下马亭相当于仪门,是进入上清宫的必经之地,亭前功德碑上刻着“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步罡踏斗,礼诚神灵”,表明此地是神圣之地,任何人都不得亵渎和冒犯。这座亭子是重檐歇山式建筑,长19.2米,宽14.4米,高11.27米,由28根柱子支撑,28根柱子对应天上二十八星宿。棂星门,又叫天门,是上清宫主体建筑中轴线上的第一个建筑物,为牌坊式仪门。由六柱五脊组成,长23.5米,中间石柱高8.6米,两边石柱高7.8米,棂星门起源于汉高祖刘邦为祭祀灵星而设的灵星门,因为形状像窗棂,所以叫棂星门,民间相传棂星门象征南天门,设在宫观寺庙前,表示登天的入口处。鼓楼,原建于元代,后来被毁。2000年4月,重建。重檐歇山式屋顶,仿宋、仿木风格楼上这只鼓,高约2米,直径2.6米,号称“江南第一鼓”,名字叫“通灵平安鼓”。东隐院是大上清宫内唯一保留的明清时期的建筑,它是大上清宫东面八所道院之一,始建于南宋时期,元世祖忽必烈对该院道士张留孙特别重视,对东隐院倍加修缮,以后历代多次修缮,保留的建筑有门屋一间,正厅三间,左右丹房各四间,后厅三间,左右耳房各一间。伏魔殿,建在高台之上,距东隐院100米左右,是张天师关押妖魔的地方。“镇妖井”,在伏魔殿中央。
文物遗存
大铜钟
元朝至正十一年(1351年),由第四十代天师张嗣德在浙江省富阳县铸造大钟,重达9999斤,铭文称“凡用赤金九千斤”,钟身周围四行篆文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大道兴行,皇图巩固”,铭文为临川进士朱夏所撰,文字则由龙虎山道士元代画家方从义书写。民间传说此钟初一敲一下,可响到十五。
天师府仁靖真人碑青石雕刻
天师府仁靖真人碑青石雕刻,碑文由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奉诏撰书,张留孙弟子玄教嗣师吴全节于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奉诏而立。
灵泉井
灵泉井系第35代天师张可大于南宋宝庆三年(1225年)开凿,亦称“丹井”“法水井”。
历史文化
龙虎山
龙虎山位是道教正一派的发源地。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陵曾在此炼丹。据道教典籍记载,张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时已赴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2010年,龙虎山与龟峰被一并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龙虎山本名云锦山,其龙虎之名由来有二说:其一,《广信府志·山川篇》谓其为象山山脉之一支,历台山西行数十里,折而南,分两支,环抱状若龙盘虎踞,故名;其二,《龙虎山志》载云:“山本名云锦山,第一代天师于此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因以山名。”龙虎山方圆约200平方千米,以99峰、24岩、108景著称。据山志所载,龙虎山上原有大小道教建筑50余处,其中有上清宫、正一观、天师府、静应观、凝真观、元禧观、逍遥观、天谷观、灵宝观、云锦观、金仙观、真应观等,因屡遭天灾兵火,大部分建筑先后被毁废,目前留存的有修复一新的全国道教重点开放宫观天师府和上清宫。
文物价值
龙虎山古建筑群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对研究道教发展史、道教宫观建筑艺术具有重要文物价值和研究价值。
保护措施
2013年3月5日,龙虎山古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龙虎山建筑群位于赣东交通枢纽鹰潭市西南约20千米处。
交通信息
鹰潭火车站广场(出站方向的左边)有旅游专线车直达龙虎山景区,大约为每15分钟一趟。从汽车站到火车站可坐公交车,或者乘坐出租车。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3 09:1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