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舞(兰溪断头龙)
流传于浙江省兰溪市水亭畲族乡的一种民间龙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龙舞(兰溪断头龙),流传于浙江省兰溪市水亭畲族乡的一种民间龙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龙舞(兰溪断头龙)的起源与一则流传久远的民间故事密切相关。据说唐代贞观年间连年大旱,龙王为拯救凡间百姓,违背玉帝旨意连降大雨,获罪被斩,身首分离。兰溪百姓感于龙王救命之恩,特制成断头龙,春节期间沿街而舞以示纪念。
舞蹈特色
龙舞(兰溪断头龙)的最大特点是头身分离,整条龙由龙珠、龙头和7节龙身组成。龙头和龙珠可单独表演出多套高难度的技巧动作,龙身每换一个阵图,龙头和龙珠就舞出一个套路。龙头、龙珠和龙身中可燃点红烛,夜间起舞时光影闪烁、色彩斑斓。近百年来,断头龙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创新,形成“双元宝”“金瓜棚”“八仙跌”等二十多个套路,后来又出现了“单龙”变“双龙”的尝试。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龙舞(兰溪断头龙)承载了百姓对龙王恩德的浓厚深情的“断头龙”,舞出了百姓的哀思,舞出了丰收吉祥的祝福,是民族历史积淀的产物。整个舞龙千姿百态,变化多端,敏捷轻快,具有独特的艺术血脉。
传承状况
由于生存发展空间不断缩小,传承日益艰难,兰溪断头龙后继乏人,面临消亡的危险,亟待抢救保护。
传承人物
王柏成,男,1963年3月1日出生,汉族,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序号:05-2188,申报地区:浙江省兰溪市。王柏成是浙江省兰溪市水亭畲族乡施家荷龙里村人,15岁就跟随上一代传人王阿璋学习舞龙,掌握了全套舞龙技巧。1981年9月高中毕业,为荷龙里村龙灯会会员;1992任荷龙里村断头龙龙灯会会长,组建扩充舞龙队队员;1999年,在兰溪市婺剧团参与培养由12人组成的舞龙队;2008年被柏园学校聘请为少先队校外辅导员,在水亭畲族乡中心学校断头龙传承基地先后培养了5批少年舞龙队,共46人,并多次获奖;2015年9月,在水亭畲乡风情园组建1支12人组成女子舞龙队,任教练。
王国龙,男,1962年11月13日出生,第一批浙江省非物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序号:01-Ⅲ-059,申报地区:兰溪市。1984年,组织训练村舞龙队参加金华汇演获优秀演出奖。1988年,舞龙队参加浙江省“华星杯”舞龙赛获一等奖。2000年5月,改“单龙”为“双龙”,并在舞龙技巧上有所创新,在杭州参加浙江省广场文化民间文艺演出开幕式表演,获优秀演出奖。 2010年5月8日,在浙江安吉县参加浙江省第二届乡村龙舞大赛,获金奖。
保护措施
1988年,兰溪断头龙被编入浙江省民间舞蹈集成。
2003年,兰溪断头龙被浙江省省文化厅列入浙江省民族民间保护项目。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兰溪市畲乡风情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获得“龙舞(兰溪断头龙)”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龙舞(兰溪断头龙)项目保护单位兰溪市畲乡风情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龙舞(兰溪断头龙)曾多次参加浙江省舞龙大赛获一等奖。
参考资料
龙舞(兰溪断头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王柏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项目名录-龙舞(兰溪断头龙).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6 18:25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舞蹈特色
传承保护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