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村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镇下辖村
顺德区勒流镇龙眼村,地处顺德中部,珠三角腹地。顺德勒良路与凤翔路交汇处,距离勒流镇中心以东约7公里。村内道路发达与各级公路相通,北有广州绕城高速与勒良路(X494),西有佛山一环南延线高速,南有南国西路(S112省道)。沿龙冲路龙眼路段设有多个公交站点(包括:龙眼路口站、龙眼市场站、永安村站、南源村站、石冲桥站),可直达勒流、大良各处,交通十分便利。村落环三岗(大岗、石岗和圆岗统称永安山)而建,与蚕岗一脉相连。据传三千多年前,三岗露出海面,称为渚,有渔人以捕鱼为生。沧茫的滩涂随珠江沉积而成湿地,现有“贝丘遗址”为证。
历史沿革
东汉(公元25年)至北宋末(1127年)的一千一百年间,龙渚村民以捕猎为生到男耕女织逐渐发展扩大。尤其贞观、开元盛世等,人们从种粮、植果到种桑育蚕和筑基挖塘饲养家鱼,利用蚝壳砌墙筑房到烧制土瓦土砖建房,村容改观。还在圆岗侧建立观音庙和圆山寺,据说香火颇鼎盛;还始建了一座相公庙(纪念汉太尉周勃和其子周亚夫)和马石洲龙船澳,始有五月节之游龙活动。
南宋咸淳九年,即公元1273年,宋侯怀王失妃疑民所匿,逼杀珠玑子民南逃,梁氏族人生还者登陆龙渚三岗一带,与原村民勤耕勤织繁衍后世。与黄、吕、周、陆、余、李、麦(现石狮埠头刻有“梁麦二姓水埠”为证)等姓协力共建村容,如石岗下的“三角市”开始经营竹、木、陶瓷、菜、肉、香烛和小食等;西街河口建立桑市,交易桑叶,开展土法缫丝,蚕沙喂鱼,屋旁村边种果种菜,逐步形成基水循环的立体生态农业和河网水乡格局。
明景泰三年,即1452年,顺德建县。由于龙渚有龙船点睛的传统习俗,当年“县庆”之时,宣布将龙渚乡改批为龙眼,至今560多年了。经永乐、弘治、康乾盛世,到民国广东之“陈济棠”年代,称“白银世界”,龙眼又有较大的发展,有“三墟”、“六市”,俗称“小香港”。
日寇侵华,龙眼墟市被火烧了“三天三夜”,受到严重破坏。改革开放,科学发展,龙眼进入和谐盛世,村内经济和村容村貌大变化,形成古村新貌,文化水乡的生态环境。有近三千年历史的古村落,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据老人们回忆,历代建有祠堂几十座,其中吕氏宗祠十多座,梁氏宗祠二十八座(其中梁氏家庙五门朝水,三进深,前中座间有碑坊,供有孔子七十二贤之梁鳣牌位),还有周、杨、麦、李、陆、余等姓氏宗祠多座。
传统文化
村里现有寺、庙、庵堂二十多座,如:圆山寺和玄通寺;圆通古庙、观音庙、太尉庙、华光庙、相公庙、财神庙、天后庙、北帝庙、文武庙、玄坛庙等庙宇;庵堂有德盛庵和严静庵。严静庵的释勤老师父生前曾讲:严静庵是南宋咸淳(1265至1274年)年间西丰社巷梁姓善信所创建;她四岁进庵拜师,于2008年圆寂,享年九十七岁;现该庵还香火鼎盛。
天主教堂有旧教堂和天主堂两座,天主堂至今已建有一百多年(光绪初年建),主体建筑没有改变。现今勒流镇还保存的天主教教堂只有龙眼村。现龙眼村教众都是以前入教并传下来的,并且每个星期日晚上都会聚集做礼拜。龙眼村三岗河环,水陆交通便捷,陆路通县城有“龙渚初关”,东接大良,西通众涌、大晚、勒流等;水道有大演渡、龙华渡、南水渡;街道多设有闸门,较出名的有“星枢巷”、万通社侧“东海流芳”闸门、余家两个闸门等;古建还有梁敦彦尚书邸(三面环水门朝北),隔路与尚书第相对;村内有清代建的“祟仁书舍”、“祝君书舍”和“松荫书室”;民国年间开书塾的先生有梁炎基、吕若愚、吕永康、梁侠先、梁著全、李胜洪、梁荫、梁昌怡、梁进亭和梁念劬等。
村内“社公”众多,“社公”是社稷之神俗称,是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村民很久以前便有“庆灯”的民俗,即每年农历开年后,在“社公”挂上写有“XXX社开灯”字样的花灯,有新添丁的坊民也随之挂上写有“XXX花仔开灯”字样的花灯,并在“社公”放下一大埕烧酒等,任何人均可采饮灯酒。待到正月初八至十五间,各社(或联社)分别举行隆重的庆灯活动,亲朋好友欢叙一堂,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龙船点睛热气腾腾
“点睛”是南粤非物质文化的奇葩,是龙眼水乡文化最长盛不衰的特色。
是纪念楚汉爱国诗人屈原(谏君不遂而投汩罗江自尽),后又有隋炀帝(公元581至590年)乘特大龙船游运河,而民间扎竹筏游龙“恭迎圣驾”之说,木龙舟随后兴起,唐玄宗时盛极。明永乐盛世(1403至1424年),龙眼“马石洲”相公庙外有龙船澳,始有招龙点睛之举。据祖辈讲,不点睛的龙船为“盲龙”,快速扒行会“插沙”(意该龙船失稳会直冲河床插入沙底,除鼓手外会全部消失)。故龙船要点睛,尤其新龙船,必先点睛才起用,则平安大吉。
各地村坊(或庙)之龙船平时埋于河边用淤泥覆盖,端午节前起龙船,南番顺一带,五月初三先扒龙眼,意在点睛,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初五扒县城,初八龙潭拜龙母。龙眼特有的是龙船点睛仪式。原先在马石洲相公庙点睛,到明景泰三年(1452年)顺德建县,龙渚改设龙眼,到明朝天顺年间(1457至1464年),龙眼南约孖庙(太尉、华光庙)落成,龙船点睛迁至新庙开光点睛,至今历时近560年。相公庙或汉太尉庙,是为纪念西汉周勃、周亚夫父子两代太尉匡扶汉室有功而建,点睛实为点醒皇上确保大汉江山永固之意,今应解读为天地人和、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五月初三,龙船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入龙眼新涌口靠岸,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下,船手卸下龙头、龙尾及船牌,在人们簇拥和一片欢呼声中步入太尉庙堂,接受德高望重老人用朱砂等划龙点睛,拜祭后复出上船,甚是热闹。于是船手精神抖擞,绕龙眼环村河一周,接受各村民点送的礼物与祝福。水龙、旱龙(车载而来)水陆并进,把个龙眼水乡搞得热气腾腾。
历史名人
龙眼是黄萧养农民起义的根据地之一。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他集结了一万多人,造好战船150艘,在龙眼横江二龙山祭旗誓师,宣布起义,插旗洞和“三杯酒奠大塘”的故事和遗址至今尚存。参加太平天国红巾起义邻近乡民殉难者130余人,乡民建多姓氏之义勇祠以念之、祀之。如有吕敬、梁绍腾、吕广、梁树、梁揖联、陈吉、周升等。梁敦彦是中国第一批赴美留学幼童。官升清末外务部尚书和会办大臣对中国电讯、铁路、兴办清华大学有重大的贡献,现有“尚书邸”遗址的地基和回顾的图样。有调查报告和文章报导,北京曾有官邸,香港有嫡孙后裔。
龙眼是抗日珠江纵队二支队的根据地之一。中共龙眼党支部是抗战年代顺德四个支部之一(谢立全著《珠江怒潮》及西海抗日历史纪念馆有详述)。一大群热血青年抗倭卫国,如梁五根、吕根、以及2012年去世享年103岁的梁棉等。梁晏祥、梁桂生、梁十一等不惜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有李程故居、农会等革命遗址。
组织机构
龙眼村委会2013年村两委组成人员名单及分工
伍坤成: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资产办主任,负责全面工作,主管经济。
官宝珠:党总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委员、纪检委员、妇女主任、社会工作办公室主任,负责计划生育、民政调解、妇幼工作。
吕能辉:党总支部副书记,组织委员、计生组长、民兵营长,负责政工、社会治安、征兵、山林防火工作。
洪伟明:村委会副主任、建设管理办主任、安全生产责任人,负责国土、工业、安全生产、环保工作。
吕浩宁:党总支部委员、宣传委员、农业工作办公室主任,主管股份社工作,负责农业生产服务、农田基本建设、农田保护管理工作。
梁汉潮:村委会委员,负责劳动就业、环境卫生、学校教育工作。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3 23:34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