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水马驿站遗址位于龙潭镇镇区内,后负巨麓,前临大江,处于水陆之冲。
文物信息
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句容县县令钱良臣建龙潭水马驿。从“水马驿”之名可知当时的驿站不仅为陆路,还包括水路。之后,龙潭水马驿屡毁屡建。明隆庆四年(1570),参议许彦忠撰《龙潭水驿碑》,记载了龙潭水驿的规模和变迁。据碑载,明永乐十三年(1415),知县徐大安重建驿站,由于旧驿地滨大江,为江涛冲啮,成化十一年(1475),驿丞刘谦向府县申请在原旧基之南盘龙山北重新建造,其规模宏壮,有正厅5间、后堂5间、穿堂2间、门楼3间、厢房14间、厨房6间、公廨6间、马房10间,至隆庆四年(1570),又令张道充重修。据《句容县志》载,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建水马驿时,在东阳镇也建有一座东阳马驿,永乐十三年(1415),东阳马驿归并龙潭水马驿。龙潭驿站从公元12世纪末建立,到20世纪初(此时的驿站在今龙潭中学校园内,俗称“马号”),前后经历700多年,至民国年间,由于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龙潭驿站渐至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