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山位古名为“尼什哈山”,属
长白山脉龙岗山脉南支,位于
吉林省吉林市东北隅
龙潭区境内,
松花江东岸,占地面积234公顷。主峰俗称“南天门”海拔高338.3米。
形成演变
龙潭山地区的地质是不同时期大地构造运动逐渐形成的。第四纪时期冲击而成的松散地层,属松辽冲积平原。
位置境域
龙潭山位于吉林省吉林市东北隅,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境内,松花江东岸,东面和南面为山岗,西面为松花江;西南面与东团山隔嘎呀相望,西北面隔松花江与三道岭子七家子西山相望,占地面积234公顷。
地理环境
地质
龙潭山地区的土壤由黏土、河土、白浆和沙组成,底部多为花岗片麻岩。第四纪地层分布规律明显,基岩面起伏变化较大,地下水埋藏较浅,低耐力最小为每平方米10吨。
地貌
龙潭山的山体形态呈卧龙形西高东低,形似一仰盆,两侧山体陡峭,西边峰峦陡峭,东路绵延逶迤。
植被
龙潭山植被很有特色,全山被约120万株树木所覆盖,其中百余年的古树130余株。龙潭山的植被属于长白山植物区系,按其地形可归为山地森林植物群落,以天然次生林为主,部分人工针叶林、阔叶林为辅。龙潭山的植物种类属干乔木、亚乔木及草本植物。平原农业植物群落主要由农作物及杂草类植物组成。
气候
龙潭山地区的气候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比较明显。受季风影响,春季干燥,大风较多;夏季短而炎热多雨;秋季霜早,晴好天多;冬季漫长,寒冷干燥。1996年以来,因世界气候变化异常或由于国内水土平衡失调,偶尔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及沙尘暴等天气。
龙潭山地区年平均气温4°C,最低气温在1月份,月平均气温-18~-20°C,最高气温在7月份,月平均气温为21~23°C;平均大气压为993.5毫巴;降水丰沛各季节分布不均,年平均降水量为670毫米左右;累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80.2小时,累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为55% ;累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0% ;风速最大的在春季,最小在夏季。累年平均风速为3.2米/秒,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四北风;年平均晴日为157天,历年最多晴日为200天,历年最少晴日为126天。
山脉关系
所属山脉
龙潭山属长白山脉
龙岗山脉南支,龙岗山脉位于
桦甸市、
辉南县、
柳河县与靖宇县、江源县之间。北起红石附近松花江左岸,南至辽宁省新宾县和大伙房水库上游,近北东向延伸,长约250千米,宽20—30千米。是辉发河与松花江、浑江分水岭。北接威虎岭,南接辽宁省千山。海拔800—1200米,相对高度500—700米。中段靖宇、辉南间有著名的龙岗火山群,164个火山锥与火山口湖星罗棋布。
主要山峰
南天门在龙潭山的南端山顶,为龙潭山主峰也是最高峰,海拔为338.3米。视野开阔,向西可望吉林市全城。在龙潭山城垣四面突起处各有一平台,其中以南平台为最高,俗称“南天门”。
资源状况
生物资源
龙潭山地区的山地森林植物群落主要以天然次生林为主,主要经济植物共有118科507种,其中药用植物91科413种食用植物11科41种观常植物9科30种建筑工业用植物7科23种。主要有红松、赤松、沙松、长白落叶松、柞、榆、椴、杨、桦、色、曲柳、槐、山楂、梨、榛子、刺五加、五味子、胡桃楸、贝母、龙胆草、芍药、细辛、艾蒿、黄花、蕨类等,农业植物群落主要由农作物及杂草组成。区域内受保护的野生植物主要有人参、细辛、党参、桔梗、龙胆草、刺五加、升麻、苍术、地黄莲、草乌、黄芪、防风、白头翁、天麻、艾蒿、玫瑰、五味子、车前子、蒲公英、金钱草等40余种。野菜主要有蕨菜、薇菜、刺嫩芽、山芹菜、山尖菜、龙须菜、明叶菜、山白菜、二茂胡萝卜、车轱辘菜、猫爪子菜等20多种。野生菌类主要有棒藤、松藤黄藤、木耳沙耳、榆蘑、苕帚蘑和少量猴头菇等10余种。
龙潭山区域内有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共3纲10目18科37种,其中毛皮类28种,药用类15种,大多数种类的肉可以食用,主要有熊、狼、猞猁、狐、狍野猪等,但已绝迹。龙潭山地区有市级一类保护野生动物3种,二类保护野生动物25种,三类保护野生动物124种。主要有獾子、青鼬、松鼠、花鼠、东北兔等,但大型野生动物绝迹;水产鱼类主要有鲤鱼、青鳞子、嘎牙子、黄姑子、白鲢、花鲢、草根、鲶鱼、黄瓜香鱼、虾;飞禽主要有野鸭、环颈雉、榛鸡、山斑鸠、啄木鸟、乌鸦、喜鹊、麻雀、苏鸟、布谷鸟、燕子、山鸡;爬行类野生动物主要有土球子蛇、鞭哨子蛇、野鸡脖子蛇、松花蛇、乌花蛇和蜥蜴等;蛙类有青蛙、林蛙、蟾蜍:昆虫类主要是有经济价值的野密蜂。
水资源
龙潭山区域内降水丰沛,全年降雨量在670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7~9月。位居长江、黄河之后,中国第三大河的松花江沿龙潭山西麓蜿蜒而流,河流水系发达,年人境客水径流量丰富,多年平均径流深为240毫米。龙潭区地下水存储丰富,含水层厚,埋藏量丰富,成为龙潭山又一重要的水资源。
旅游资源
1961年4月13日,吉林省政府确定高句丽山城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潭山南天门也被文化保护部门定为“冯仲云来吉林传达‘一·二六’指示信的革命纪念遗址”2006年5月25日,龙潭山山城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龙潭山遗址建设项目圆满完工,维修和新建成景观景点:水牢、旱牢、金兀术打洞通乌拉、乾隆御道、乾隆御口封神树和龙潭祭坛、渤海郡王接旨处、神马佑护高句丽王、送子岩、海东青之战、东明王子雕像、山城城墙、山城瞭望台、龙潭山博物馆、龙潭山山门、祭天坛神路、青龙阁、正门内广场、人工水系、栈道、休闲小广场等,龙潭山遗址公园以崭新的面貌,对外迎接国内外游人游览。
历史文化
地名演变
龙潭山古名“尼什哈山”。满语“尼什哈”是小鱼的意思,因昔日在龙潭山东北处的小河中特产一种小鱼“湔儿”(亦称娃娃鱼),形状奇异而珍稀,故为山名。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乾隆皇帝亲临尼什哈山,拜祭“神树”游览龙凤寺,题御匾“福佑大东”后尼什哈山名冠关东。又缘于此山北麓有一水池,水色碧绿,无论旱涝,池水常年丰盈,传说水池中以铁链锁有一条孽龙,后来随着“龙潭”名声鹊起,吉林地区迁居的汉族人口又在迅速增加,民间百姓逐渐将满语的“尼什哈山”改称为“龙潭山”。清末以后,对于此山称谓沿袭约定俗成习惯,而为龙潭山。
文物古迹
龙潭位于龙潭山城西北角最低处,又称“水牢”。传有龙潭燕、潭锁孽龙的传说,但考古证明,此处实际是高句丽在北疆重镇古城保修建的贮水池。潭东西长52.8米,南北宽25.75米最深处9.08米。东西北三壁用花岗岩方石砌筑,由外向内呈阶梯状,南壁为直立岩壁,潭底用不规则石岩呈45°铺平,北壁东段距池沿1米余处有花岗岩板筑砌的泄水洞,直通北墙外,超过池面的水由此泻出,无论旱涝,潭水无涨无落,水深而碧,历经无数寒暑不涸。魏声和撰《鸡林旧闻录》记载:龙潭在山顶,终年不涸,下有泉脉通松花江。昔为祈雨之所,庙中有福康安所撰楹联。多年来,龙潭碧水清澈,树影倒映水中,景色秀丽,美不胜收。特别是到了晚上,一轮明月映人潭心,恰似玉盘倒悬,澄明怡静,清风泛起波光,明月水中跳动,这就是吉林旧八景之一“龙潭印月”的真实写照。近代“吉林三杰”之一的宋小濂曾写诗赞道:“四山飞雨下龙潭,蓑等清游兴倍酣。二十年来无此乐,故应拍手笑江南。”
旱牢位于山城南端的较高处,位于水牢与南天门之间,距水牢约250米。是一个呈多边形近似圆形的石砌深池。直径10.6米,深2~3米池壁直立如削,基于磐石之上底部西高东低呈斜梯状,从不积水。传说它是囚禁犯人的地牢,据实际考证,它是公元前37年至公元660年,由当时的高句丽人(现大部已融人汉族)建立的用来存储粮食及军需用品的地方,此处常年不积水。
南天门是龙潭山的制高点,高出附近地面约100米。平台长20~25米,宽6~9米,台上曾出现红色绳纹瓦,推测当年其上有角楼之类的建筑。在平台上建立一座四柱三门牌坊,上书“南天门”三字。1961年4月1日,吉林省政府确定高句丽山城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高峰处的南天门被文化保护部门定为“冯仲云来吉林传达‘一·二六’指示信革命纪念遗址”而载人史册。
龙潭山山形似一仰盆,周围是山脊,山城城垣雄踞在龙潭山的山脊之上,城垣平面呈不规则多边形,东西较窄,南北较宽,东壁长1082米,西壁长528米,南壁长405米,北壁长381米。周长2396米。城墙高矮宽窄不一一般山脊突起处城墙较矮、较窄,凹伏处城墙较高、较宽。城墙最矮处不足2米,最高处达10米许,基宽3~10米,顶宽1~2米,横断面呈梯形。城墙大部为黄土羼凝灰岩碎石迭筑,小部分为黄土夯筑。从西门断层看,夯层厚6~12厘米,宽1~1.5米许,系用长条石平夯法构筑。在城的西、南、北面凹伏处各有一道城门。西门在盘山公路山腰处,现宽24米,应为正门。南、北两门似为便门。
龙凤寺俗称观音殿,又称观音堂。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建,初建时有正殿3间,祭祀房3间,禅房3间,后几经重建、扩建,殿庑不断增加,除原有建筑外,又增建了客厅、更衣厅、钟鼓楼等建筑,始成的规模。观音殿的大殿依山势坐东南朝西北而建,居古寺庙群中的最高位置,左右配置有钟鼓二楼。观世音佛洛上方高悬乾隆皇帝亲笔御书“福佑大东”匾额,另有“一片婆心”匾、“龙凤寺”扁、“静观自得”扁等3块珍贵匾额。殿内墙上绘有多幅彩色壁画。寺庙内佛像与匾额均毁于“文化大革命”浩劫。拨乱反正后,政府拨款又重修寺庙。庙宇的大殿全是单檐卷棚,红窗、红门、红柱,青砖青瓦。
神话传说
在古时候的中国,头有角的为公龙;双角的称为龙,单角的称蛟;无角的为螭,古时玉佩常有大小双龙,仍称母子螭。中国龙是神物,是至高无上的,也是皇帝的象征。也是东方的代表、五行中是属木的,也因青色是属木的,故此有左青龙的说法。吉林市龙潭山的“龙潭锁孽龙”“孽龙与龙潭燕”等传说,就是地方历史文化传承中,具有代表性的神话传说,曾被转变为文学、戏剧、故事、诗歌、口碑等艺术形式而广泛传播,颇有社会与历史影响力。
吉林龙潭山,以山中的龙潭而称奇。在清代潭畔有一棵“神树”与它齐名,可谓奇景神物,相映成趣。“神树”是一棵高大精壮的桦树,生长在龙潭东南侧的山坡上,据史书记载,此树“高九丈有余,径二尺许,上下标直,枝叶剪齐”。在龙潭神树的周围有木制的围栏,禁止闲杂人等靠近。还设有香炉一个供春秋祭祀时使用。如今“龙潭神树”早已玉殒香消、痕迹不存,只能在文载口传中怀古思幽,畅想那充满神奇色彩的封禅祭祀。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高宗纯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乾降帝)第二次东巡吉林乌拉。此次东巡乾隆皇帝在温德亨山(今小白山)望祭了清朝的发祥之地--长白山;拜祭了松阿里乌拉(今松花江)神:登尼什哈山(今龙潭山)祭祀龙潭后封龙潭畔的这株大桦树为“神树”。
保护研究
清康熙二十年(1831年),为保护满族“龙兴之地”,修筑了柳条边,实行“四禁”(伐木、狩猎、农牧、采矿),龙潭山的森林得到了保护。民国二十年(1931年)东北沦陷后,日本帝国主义掠夺市郊的珍贵木材,龙潭山上及其附近的树木遭到破坏。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八·一五”光复,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3月23日,吉林市人民政府宣告成立,沈越为第一任市长。在百废待兴之际,市人民政府颁布了保护龙潭山名胜古迹的第22号布告。这是吉林光复后,人民政府发布的第一个保护名胜古迹,严禁乱砍滥伐树木的布告。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五·二八”撤退后,国民党军队进入吉林市,制定了所谓“武装保卫大吉林”的防御计划,在吉林市外围修筑“环城工事”。为了筹集建筑工事材料,国民党军队大肆砍伐,龙潭山的古木大树受到了无法弥补的损失。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9日吉林市解放后,提出了“普遍护林,重点造林”的方针,同时吉林省农业厅在龙潭山上办起了养鹿场,龙潭山的植被没有遭到破坏。1954年龙潭山由市公用事业管理局接管后,对龙潭山每年都组织群众性大规模植树造林,恢复被国民党军队破坏的山林植被。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