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海石室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南海石室,俗称龙游石窟,为一地下石室群,分布于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小南海镇和湖镇境内衢江北岸。东至湖镇曹垅村,西至小南海镇翁船头,长16千米,北至塔石镇交界,南至衢江,长5千米。
历史沿革
1992年6月,发现小南海石室2号洞。同年10月,龙游县政府将2号石室开发为“南海灵洞”,成为龙游第一个对外营业的旅游景点。
2000年5月至2002年10月,实施石室保护工程,总投资2611万元对石室保护范围内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对3、4、5号洞室进行加固保护,工程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学院设计。
2001年10月19日,在小南海石室2号洞内水池进行清淤泥时发现汉代釉陶残片。
2001年12月17日—2002年1月20日,对石室2号洞进行发掘清理,揭露面积93平方米,深4米,清理时相继发现汉代高温釉陶壶的残片,现代蓝边白釉瓷碗、塑料纸等,表现该地层系石室废弃后冲刷形成。
2002年1月6日,2号洞口南壁下方发现嵌入石缝中的铁樱子(俗称“石老鼠”)。同年1月9日,5号洞上部清游泥时发现梭状铁短凿,头方尖,尾回形,中腹粗大,呈梭形。
2008年4月至10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龙游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龙游石窟研究所,龙游县博物馆对“小南海石室”遗址群中的翠光岩、梵鹭岩、激波岩和第6、7号“小南海石室”进行了为期近七个月的考古发掘。
2008年11月19日,浙江省文物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龙游县人民政府特邀国家文物局专家黄景略、张忠培、徐苹芳、徐光冀、李伯谦、杨晶六名专家来龙游举行“龙游石窟考古汇报会”,专家们参观了1—5号洞,考察了6、7号洞,初步明确龙游石窟的开凿年代为宋代前后,6、7号洞性质为采石场遗址。
2012年,实施石室抢救性加固工程,总投资约560万元。对1—2号洞窟实行钢结构支护加固,13号洞背卸载防渗,同时对18、21、24号洞开展抢救性保护。
建筑格局
结构
石室总数为60座左右,已对1—7号石室进行考古清理,其中1—5号石室已对外开放。
特点
小南海石室每座洞室都是经过精心测量设计营建的,洞室与洞室之间互不连通。即使是仅隔十几厘米亦不曾打通,定位精确令人惊叹。1号洞室与2号洞室朝向正好垂直,其余2号、3号、5号洞室虽然入口方向不尽相同,但每座洞室朝向基本一致,朝南偏西10°左右。单体平面绝大部分呈长方形或近似方形,个别的如3号洞室平面则为“刀字形。
根据其入口的结构,可将洞室分为三大类:一类为竖穴小口洞室结构,另一类则为横穴散开式洞厅,第三种为院落式结构,可能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
小南海石室开凿于江北岸的悬崖上,洞厅横向散开,洞顶斜弧递进,形如一只箕。这种横向散开的洞室约占总数的十分之一。其中最具代表的洞室有“洞天一堂”,此洞系自然形成。“洞天一堂”的弯顶上还凿有用来吊挂什物的“牛鼻”穿。
在小南海镇石岩背村的25座洞室,均以竖穴石室为主已开发的石室单个规模最大者是2号、4号洞室。2号洞室底部长约35米,宽约33米,面积近1200平方米。入口处较小,为长方形,20平方米左右。洞口最高处与洞底最低处在4号洞里高差达30余米。从洞口西隅设台阶延伸至洞底,但台阶级差最高的达到2米多,因此这种台阶显然不是用来出入行走的。开凿者又在原台阶用小块红砂岩条石砌垒成可以用来供人步行的通道。每座洞室皆预留有二至五根三角形巨型撑柱,洞室底部留有不规则台阶层层递进采石遗痕。
小南海石室独一无二的弧边三角形撑柱,也有学者称“鱼尾柱”“船形柱”。每座洞室无一例外皆预留有数根硕大的弧边三角形立柱支撑着庞大的斜弧坡顶(体量大的则为双坡顶),每根形状完全相同。立柱有的一字排列,有的前后两排,有的则呈等边三角形排列。最大立柱要五人合抱,截面为二弧边三角形(二号洞中心立柱弧边长3米,底边1.53米)。柱头与坡顶交接处呈喇叭状展开,具有良好的承载功能。立柱作侧脚,向外倾斜7°左右。这种二弧边三角形柱子较为罕见,是龙游石室显著的标志据初步分析,洞室所采用这种“鱼尾形”柱,是具有科学依据的。首先,为了较好地发挥立柱的作用,使立柱的长边方向与石室的长边基本上平行,而与短边垂直;立柱长轴方向与斜顶倾向方向一致,且宽而方的一端位于斜顶的高处,所以它们能较好地支撑石室的斜顶;柱与洞顶和底座由同一岩体刻凿而成,浑成一体。因此在受力和变形过程中各部分之间能较好地协调在一起;柱与顶板之间科学地采取了“弧形过渡”方式的斜托,从而较好地避免了局部应力集中的问题。
洞室装饰简洁、拙扑。内壁通体凿刻水平带状条痕,条痕甚为规则,整座洞室浑然一体,较富韵律。条带间一般用线状条痕3—5条间隔。这些凿痕为开凿时所形成的。
主要建筑
1号石室
1号石室为矩形小口。底面积约300平方米,长方形。朝向西。因支撑面小,只预留一根撑柱。北壁凿刻有“天马行空图”浮雕,长约1500厘米、宽50厘米。洞檐下设有长方形蓄水池。
2号石室
2号石室为矩形小口。不规则方形,朝向南偏西10°,长宽分别为35米、33米,面积近1200平方米,南壁与1号石室仅隔0.5米。有立柱四根,最粗一根需5人合抱,是开凿得最规整的一座石室。
3号石室
3号石室面积约1400平方米,朝向南,有三根撑柱呈南北向一字排列。洞口矩形规范,洞口设檐。
4号石室
4号石室面积约2000平方米,朝向南,入口极小似壶嘴。三根撑柱近似等边三角形分布。从洞口至洞底阶道长达50米。洞深逾30米,顶部二坡顶斜交,交接处呈弧形弯隆。
5号石室
5号石室面积700平方米。朝向南,三根撑柱一字排列呈南北向。洞檐下设长方形蓄水池,以防雨水流入洞室。
6、7号石室
小南海石室堆积自南向北逐渐减薄,并至距离北壁约16米处中断。整个地层厚度为0.6米—5.5米,并分为上下两层。上层:系洞室废弃后的近现代堆积层,其中近洞口处堆积最厚,均由生活和建筑垃圾所组成。厚2米—4米。下层:原生堆积层。厚2米—3米。该层出土有个别的韩瓶和少量的青花碗残底。
此外,在洞室东部后端,即最低注处约300平方米的范围内,尚有厚约0.6米的淤泥层。从现场分析,该范围原无其他堆积,系洞室内最后的工作面。
洞室总面积约650平方米。平面呈东部长、西部短的不规则曲尺形,其中东部长47米、北端宽17米;西部长30米、南端宽18.3米、北端(以与东部的转折处为基点)宽12米。中部的最大跨度(即东、西部转折处)为27米。剖面呈南高北低的台阶形下降,以东壁为例,其水平点南端为99.52米、北端为83.23米,南北高差为16.29米。整个洞室分别由洞口、通道、支撑柱、顶部、底面、引水和蓄水槽所组成。洞口,开凿于洞室的东南角,平面作长方形,东西长8.5米、南北宽3.2米。通道,自洞口南壁,至西壁折而紧贴西壁向北至洞室西部的终端,宽约1.3米,系用大小石块垒筑,其中洞口部分通道下有一堵高约3米的基岩。通道表面现已改为水泥台阶,系当时村民为开发洞室所为。据当事人介绍,原路面为斜坡式。支撑柱,共3根,自南向北分别编为柱1一柱3,均位于跨度较大的洞室南部,并呈纵轴线状态分布与洞室东、西部的交界线上。其中1号柱距洞室南壁6米,距2号柱6.8米;2号柱距3号柱8.8米;3号柱距洞室西部的北壁3.2米,距洞室东部的北壁23米。各柱截面均颜似现代的熨斗形状,即南端宽平、北端弧窄。顶部,整个顶部自南向北呈不规则状逐渐下斜,以西侧为例,南端高6.24米、近南端高5.67米、中部高7米、近北端高6.76米、北端高3.14米。在支撑柱分布的轴线位置,东、西两部的顶部存在明显的高差,其最大落差为0.6米。由于顶部的下斜,覆盖于顶上的表土和基岩亦随之增厚,其中洞口部分的厚度为2.5米左右。底面,整个洞室的底面具有台阶形下降的特征,台阶长短不一,但宽度普遍在1.2米左右;高度基本在0.5米—0.6米左右。局部面上留有尚未完成的工作面。引水槽位于洞口表层的北壁和西壁上,自西向北逐渐倾斜,并注入蓄水槽中。蓄水槽位于洞口偏北处,平面呈长条形,东西长3.3米、南北宽0.6米。
此外,在洞室壁上均留有整齐的斜向和平行两种凿痕。前者自右上方向左下方倾斜,排列均匀,前后间隔为1厘米—2厘米,有的凿痕中间略带弧状,每层高约50厘米;后者间隔与斜向凿痕中,由二至三条横线组成,上下相隔2厘米—3厘米。
面积略有大小但结构基本相同的6、7号洞室,其功能应基本一致。发掘时在堆积层中出土的韩瓶造型为浙江地区宋墓中所常见,而青花瓷碗属明代之物。宋代韩瓶和明代青花瓷的出土,既表明了这两个洞窟至迟在宋代已经开齿,同时亦说明洞窟的开凿和废弃具有较长的时间跨度。
历史文化
相关诗词
元·张正道《翠光岩》
百尺苍崖水气昏,我来避暑动吟魂。
千年尽露波涛色,万古犹存斧凿痕。
倒跨苍龙探月窟,醉骑老鹤蹑云根。
天心水面无穷意,日日乘舟到洞门。
发现过程
小南海石室的发现纯属偶然。石岩背村有许多长方形的石质水潭,水面约20平方米,深浅不一,有的深不可测。潭水是村民的唯一生活水源,但潭水无论怎么用,都清澈如一,且不会变浅,即使大旱也是一样,被村民称为“无底潭”。这引起了部分村民的好奇,村里吴阿奶等四人听说周边的金华双龙洞、建德灵栖洞等天然溶洞旅游生意红火,又有传闻“文革”时,竹林禅的镇寺之宝唐代玉石观音被扔入一口无底潭中。为了开发旅游和寻宝,1992年6月,他们用了17个昼夜,抽干了其中一个潭内的积水(即2号石室)。
相关谜团
新石器时期
认为开凿于新石器时期的专家主要是基于三种推测:
一种是石室石刻“天马行空图”中鸟的形状,与1988年余姚出土的一只长颈鸟比较接近,而马的造型与内蒙古百盆河新石器时期的鹿岩画中的一幅马较为相似,因此,推断石室可能也是形成于该时期。
一种是从用途上推测,有专家学者认为,石室是古人为穴居所需而开凿的,是一人们群居之所。从石窟群可容纳数万人推断,是个不小的群居部落。从构造看,石窟洞口位置高,有利于防止洪水漫入,也可防猛兽的袭击。除作为出入通道外,还可采光、通风。洞厅的水池主要用于汇集从洞口飘入的雨水和地下渗水,维持洞底干燥,便于铺草躺卧。穹顶的弧形和洞厅呈角矩状,这是人类最早朴素的“天圆地方”思想的反映。
还有一种认为小南海石室与世界巨石文化的遗迹顾有相似之处。世界各地有许多巨石遗迹,如埃及金字塔、蒂瓦纳科神庙的太阳门等。小南海石室就如同地下金字塔群,形状基本上是倒斗形,与地上金字塔有些差异,但基本形状相似。
春秋时期
有较多专家认为,石室开凿于春秋时期,均是根据对石室用途的猜测,所得出的结论,但对于春秋时期石室用途的看法又各不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仓储说。浙江大学的褚良才博士推论,古代龙游处于交通要道,商贾云集,运输繁忙,在江边(特别是商埠码头)开酱许多地下建筑用于储存物资。石窟大致是春秋至汉代前后开菌的出于经济目的的仓库。
一是宫殿说。有专家则认为,龙游春秋时属姑蔑国。龙游石窟从勘察、设计到施工应该是一气呵成的,如此巨大的工程,非以国力从事殊难完成。因此,很有可能是姑蔑国建筑的宫殿,其宫殿构造特征主要体现在:整个石窟在采凿之后,对壁顶均进行了纹饰,以达到某种审美的要求;从建筑结构来说,它的柱子考虑得很科学、很合理,又很牢固;根据南方建房的需要,考虑“五分水”,便于排水,而且洞的构造可以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
一是藏兵说。有专家认为,龙游县在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战役,石室群地处县以北的江北岸,正是攻取县城的必经之地,守城方在此开凿石窟作为藏兵之用。这些石室,无论是单体形制还是总体布局,都按照既定的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它表现出绝对权威者出于某种特殊需要而不惜工本的营造决心。而在春秋战国时代,吴越之战中,勾践战败,想打败吴国报仇雪恨,就需要一个大规模的战略基地,在越国本土绝对不可能。当时姑蔑与越国是友好邻邦,两国有江河相通,由姑蔑顺流而下,仅半日航程即可到达越国都城。姑蔑与吴之间也有历史积怨,姑蔑为东夷集团蛋尤部族的后斋,原在山东,后来成为商的方国,因受到西来周人的征讨,而迁至太湖西岸。太湖西岸这一带本是荆蛮吴地,自然引起了与吴的冲突。吴与周迫使姑蔑南迁到龙游。越国战败后,借姑蔑之地秘密铸造武器,屯练兵士,是很自然的事。地下石室群不但满足了军事机密的隐蔽性及军事运输的便捷性,而且众多大空间的石窟还可以满足战备所需的各种不同的使用要求,如战斗人员的军事训练,武器装备的生产储藏等。
汉代至明代之间
有专家认为从石室凿痕判断为铁器所为,开凿年代应在汉代百炼钢技术出现以后,至明代之间。
三国时期
有专家认为,石室是三国时期用于仓储而开凿的。在东汉建安元年(196年)至东汉建安十年(205年)期间,强大的东吴在富庶的江南挖凿了不少秘密石窟屯积粮草。龙游石窟高度均20米以上,要不是为储藏粮草层层架开,便于通风,作他用都较难解释。将储粮石窟建在龙游,主要优势在于龙游位于浙江省中西部,紧挨江面,可将粮草等通过上饶的信江输往周瑜训练水军的鄱阳湖,水上航程比从长江运输近一半左右。
彼此相连而不相通的地下建筑群,决不是短期内、少数人所能完成的。需要有统一的规划,统一的组织、指挥。如此浩大的工程,按常规必须有成于上万人工投入,必须有组织者统一指挥协调。通过种种迹象得知,这些石室是同时开凿,又同时未完工便停止了。能够召集这么多的人力物力同时施工,其组织者是一个谜。
如此众多的石室,结构相似,大小回异,关于开凿出来的用途,主要有采石、藏兵、宫殿、陵寰、道家福地、伏龙治水,专家学者们对石室用途有百余种猜想,谜团重重。
一般来说,台阶应为当年开凿石室运送石料所设,应修成适合人们行走的形制和高度,但是实际上却是锯齿状的且台阶高达2米—3米,常人根本无法行走。不但如此,台阶自窟底通往崖口,没到窟顶开口处便中断了,常人不利用其他工具根本走不出石篇。这说明内台阶并不是为内挖凿作业所设,其用途是一个谜。
现经初步勘探,共有石室约60座,但真正有多少座,很难下定论。
据估算,现已发现的石室开凿石料量应在86万立方米以上。这么多的石料的去处、用途,一时难以考证。
1号洞的石壁上有一处刻有鸟、马、鱼的浮雕图案,有专家研究称其为“天马行空图”。其究竟为何寓意,不得而知。洞内水池,已开放的5座石窟底部靠近中心部位均有一个面积约20平方米的矩形水池,而且两侧是开酱而成,另两侧则是砌石而成,其用途是一个谜。
石窟群在发现之前被称为“无底潭”,以前作为寺院放生池,养有大鱼,当地村民还常在此钓鱼,但当村民抽干水后,竟找不到一条鱼,鱼的去处是一个谜。
文物价值
科学价值
小南海石室具有高超的工程测量、工程勘探、规划设计和施工水平,是中国古代修建的一处全部用人工开凿完成的超大型地下建筑群,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地下建筑工程史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都具有较大的意义。用立柱支撑斜坡顶岩面,以保证围岩的稳固,体现了现代地下工程施工力学的基本构思。立柱截面采用三角形式,其长轴方向与洞室的长轴方向平行,非常符合立柱结构的受力特征,立柱顶部设置“斜托”是一种非常科学的构造形态,类似于现代建筑中的无梁楼盖柱子,它既有利于洞顶围岩的稳定,也增添了美感。有些立柱有意做成了斜柱,其倾向与斜坡顶相一致,这对整个围岩的稳定和增大立柱的安全度都是有利的。并且石室顶很薄,上面是砂岩、泥土岩,材质不好,柱断面又小,工程能够做完又保存到现在,是一个特殊的地下工程。
历史价值
就小南海石室规模、数量、精致程度等而言,尚未发现有与其相媳美的同类遗存。因此,其自身已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物价值。石室遗址群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如开凿年代与古代人类对其利用的过程,石室遗迹展现了开凿的工具和二次加工技术,排水的措施,等等。通过这种种信息,有助于学者对某个历史阶段或历史事件了解和掌握。
文物保护
1998年6月20日,小南海石室被龙游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3月22日,小南海石室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小南海石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小南海石室分布于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小南海镇和湖镇境内衢江北岸。
开放时间
全天。
交通线路
龙游县内乘公交8路至石窟停车场站下车,即可到达小南海石室。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10 17:1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