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海禅寺,原名龙兴寺,也曾被称作灵海寺,坐落于福建省石狮市古浮村,是一座
祀奉观音佛祖的
古刹。龙海寺始建于
南宋淳祐二年(公元1242年),已经历经七百多年的风霜,于1995年扩建成现在的龙海寺。
寺院简介
建设历程
据史料记载,龙海禅寺始建于南宋淳祐二年(公元1242年),由当时安海龙山寺的住持释戒定上人命高徒清声法师倡建。相传,初建时的龙海禅寺为歇山顶三间二进的结构,左右陪护屋,周以墙维护。后因宋元交兵,整个寺院被毁于一旦。公元1322年,释融恒法师奉祖庭住持觉路大师之命重兴,但到公元1367年,刚刚兴盛起来的龙海禅寺又在战争的硝烟中被毁。
公元1384年,释徽猷奉祖庭住持盼安上人之命,募化鸠工重建。寺院建筑规模仍仿照最初样式,规划建成为重檐歇山顶五开间三进,其中轴线自外而内,列山门、平台、佛阁、配殿、大殿及僧舍等。整个寺院的规划与建设都是由盼安上人率领徒弟徽猷苦心经营的,也正是从这时起,龙海禅寺才又恢复了原来的辉煌。 寺院建成后,徽猷法师任寺院监院,法师以经弘道,以文会友,以武研艺,以医济世,因而皈依者颇多,寺院常住僧俗最多时达到百余名。
徽猷法师圆寂后,由其弟子眇漫继续传灯授业。眇漫法师以开拓进取的精神,采取以禅养寺,广植果树,垦植禅园,一时间龙海禅寺声盖四远。
公元1422年,由于寺院年久失修,眇漫和尚决定鸠资重建。当时任刑部郎中的倪维哲为新建的寺院提匾曰“善演妙法”,并复联云“开来继往喜今朝民安国泰古刹重新,元始要终忆昔日教讲律修宗风丕振”。而当时的吏部主事杨端仪则为寺院提额云“龙游沧海”,也正是因为这幅匾额,当时还叫做龙兴寺的寺院改寺名为“龙海”,并沿用至今,才有了今天的龙海禅寺。
公元1604年,当时的监院亦昌爰请檀越董事鸠资重修龙海禅寺,使得寺院规模再一次扩大,建成后的龙海禅寺成为那时石狮地区比较著名的寺院之一。公元1644到1661年,当时的住持僧玄凌法师率僧侣二十八名从国姓(郑成功)义师起事抗清复台,1661年,大清政府实行迁界禁海,龙海禅寺受到牵连蒙冤遭毁。后来复界后,因为寺僧侣助郑之嫌,无人敢为重修,遂致废丘。迄民国初年,仰赖海外乡胞和台湾同胞鸠资寺院才得以修复,嗣后亦多次修葺。
现状
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落实了宗教政策,1995年在海内外乡亲呼声下,当地信众决定扩建寺院。1998年12月,当地信众到泉州承天寺诚聘通光法师、法安法师来寺主持寺院的一切寺务。寺院已建成有弥勒殿、大雄宝殿、念佛堂、五观堂、僧寮、慈爱老人福利院等设施。其他如龙海寺慈济医院、教学楼、法堂、藏经阁、祖堂、龙海寺素食馆、上课堂,已在筹划中,这其中旨在提倡医德,在面对病人时医生要一视同仁,为任何需要救助的病人提供帮助的慈济医院,和为弘扬素食文化,减少杀生的龙海寺素食馆,都已经初具规模。
如今的龙海禅寺有常住僧众三十余人,在寺院住持的带领下,坚持早晚功课、过堂、出坡等。为了今后能如法如律,弘扬佛法,重振宗风。该寺还派出徒众到厦门闽南佛学院、
莆田广化寺佛学院学习。
据该寺主持通光法师介绍,十年内,此寺将建成集宗教、旅游于一体的石狮市滨海的佛教旅游胜地。
寺院历史
九泉山龙海寺位于
海伦市市区南部5公里处,龙海寺所在之处从远处看来犹如一条盘卧在那里的巨龙,并且在巨龙的身上有9个泉眼,这9个泉眼无论在春夏秋冬的哪个季节都能源源不断地流出清澈的泉水,为此得名为九泉山龙海寺。现如今,龙海寺拥有大雄宝殿、平安塔、斋堂等。
沿革
海伦市九泉山龙海寺始建于1875年,位于海伦市南兴乡南兴村,有土地8垧,果树2垧,庙宇11间。“文革”期间,寺院被砸毁,财产被抄,僧人被遣散。1992年,市委、市政府批准恢复了龙海寺,并要求南兴乡南兴村将土地和果树退还寺院,落实党的宗教政策。
景观
九泉山。山并不高,主体由黄沙土构成,顶部有一米左右的黑土层,海拔不足300米,也就算是平原小丘陵而已,此山因南麓脚下有九眼终年溢水的清泉而得名。泉水穿过近400米宽的沼泽草甸地带进入一条不知名的小河,河水四季汲纳九股清澈的泉溪,依山势由东向西流淌。山的腰部坐落着一处远近闻名的龙海寺,不知它始建于哪朝哪代, 在此沐雨临风了多少年,但始终不知疲倦地接纳着络绎不绝叩拜的人群。每年春夏二季,九泉山总是冠以葱葱茏茏的树木花草,翠色弥漫,空蒙欲滴。红松苍劲挺拔,杨柳依依飘荡,丁香阵阵溢香 ,橡树剪影婆娑,榛丛绿藤萦绕,柞桦遍挺脊梁……沿坡而下,有刺梅成丛,百花竞放,花儿掩映的草丛里涌动着蜂群蝶浪。河套绿茫茫的草甸里,野鸭频频起落,百鸟枝头歌唱,溪水哗哗流淌,鱼儿徘徊徜徉……道不完人间绝佳胜景,数不尽旷野自然风光。每每流连于此情此景,顿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其喜洋洋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