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津镇,隶属于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地处
清流县城区,东与
嵩口镇、
嵩溪镇相连,南与
田源乡接壤,西、北与
宁化县交界,区域总面积221.15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龙津镇户籍人口为34491人。
历史沿革
宋代,属折桂乡。
清道光年间(1821年至1850年),称坊郭里。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改为城厢镇。
1953年,镇撤销,为第一区驻地。
1958年,改称城关公社。
1973年,由城关公社划出成立城关街道。
1975年,撤销街道改设居民大队。
1981年10月,将城关公社的2个社区和渔沧大队划出,设龙津镇。
2006年9月,撤销东华乡,并入龙津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龙津镇辖渔沧、翠园、凤翔、长兴4个社区,城南、城东、蔬菜、南岐、横溪、严坊、大路口、桥下、俞坊、供坊、下窠、拔里、暖水、基头14个行政村;下设23个居民小组、112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龙津镇辖4个社区、14个行政村:渔沧社区、长兴社区、凤翔社区、翠园社区、城东村、城南村、蔬菜村、大路口村、横溪村、严坊村、南岐村、桥下村、供坊村、俞坊村、下窠村、拔里村、基头畲族村、暖水村,镇人民政府驻长兴南街17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龙津镇地处
清流县城区,东与
嵩口镇、
嵩溪镇相连,南与
田源乡接壤,西、北与
宁化县交界,区域总面积221.1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龙津镇地貌类型以低山、丘陵为主,夹有少部分中山和盆地;地势从东、南、北三面向中部和西部倾斜;境内最高峰莲花山位于大路口村,海拔1109.5米;最低点位于城区,海拔296米;龙津镇主要山峰有笔山,海拔961.1米;东华山579米。
气候
龙津镇多年平均气温18.1℃,年平均降水量1819.4毫米。
水文
龙津镇主要河道有一级河九龙溪,二级河大路口溪、桥下溪、暖水溪、严坊溪等5条,三级河14条;境内河流总长度为103.8千米,河网密度0.5千米/平方千米,径流总量25.67亿立方米,年排涝量38.29亿立方米,年最大排涝量52.62亿立方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九龙溪,自西向东偏南流经境内南岐村、桥下村、城东村、城南村、严坊村,主要支流有大路口溪、桥下溪、暖水溪、横溪等。
自然灾害
龙津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冰雹等。
自然资源
龙津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石英石和辉绿岩等,其中辉绿岩储量达2万立方米。其它自然资源有地热,出露地有暖水温泉,水温29.5℃,涌水量4.3升/秒(368.1吨/天),有可利用养殖水面1.4公顷。2011年,龙津镇有耕地1.50万亩,人均0.4亩;林地1.4万公顷。龙津镇
木材蓄积量达83.7万方米。
人口
截至2011年末,龙津镇总人口有33337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8457人,城镇化率55%;另有流动人口4398人。总人口中,男性17213人,占51.6%;女性16124人,占48.4%;14岁以下4922人,占14.8%;15—64岁25088人,占75.3%;65岁以上3327人,占10%;以汉族为主,达32395人,占97.2%;有畲、高山、回、黎、苗等13个少数民族,共942人,占总人口的2.8%;其中畲族674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71.6%。2011年,龙津镇人口出生率8.6‰,人口死亡率10.7‰,人口自然增长率-2.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68人。
截至2019年末,龙津镇户籍人口为34491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龙津镇财政总收入757.5万元,人均财政收入22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124元。
2017年,龙津镇实现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9亿元,比增3.6%;规模工业产值39.52亿元,比增17.1%;固定资产投资20.63亿元,比增22.3%;农民人均纯收入19903元,比增9%;财政总收入1739.91万元,比增26.5%。
截至2019年末,龙津镇有工业企业131个,其中规模以上2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5个。
农业
2011年,龙津镇农业总产值2.18亿元,比2010年增长27.6%。龙津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甘薯、大豆为主。2011年,龙津镇生产粮食8992吨,人均270千克。龙津镇主要经济作物有烟草、甘蔗、花生、西瓜等;畜牧业以饲养猪、牛、羊、鸭、兔为主;渔业以山塘、水库养殖为主。2011年,龙津镇拥有各类捕捞渔船60艘,捕捞水产185吨;水产品总产量1859吨;渔业总产值29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3.3%。
工业
2011年,龙津镇工业总产值为15.7亿元,比2010年增长50%。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家,职工1564人,实现工业增加值3.1亿元,比2010年增长20%;工业园区有龙翔(城北)工业小区、龙翔(城南)轻工业园、马头山工业园区、大路口化工园区4个。
商贸
截至2011年末,龙津镇有商业网点1671个,从业人员4006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33亿元,比2010年增长17.2%;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31亿元,比2010年增长18.3%;出口总额1185.4万美元,比2010年增长68.1%。
金融业
截至2011年末,龙津镇各类存款余额为5197万元,人均储蓄1513元,各项贷款余额5237.7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龙津镇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1584人,专任教师91人;小学2所,在校生3363人,专任教师20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4249人,专任教师47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2%,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1898人,专任教师182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1680人,教师73人。;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2所。龙津镇主要学校有城关中学、职业高中。2011年,龙津镇教育经费达4439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4251.2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2713.1万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2713.1万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13.4%、46%、14.2%、14.2%。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龙津镇有业余文化艺术团体6个,会员214人;各类艺术表演团体3个,演职人员126人;流动电影放映队1个,文化专业户4个,有文化站1个,公共图书室(含农家书屋)11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252人,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1人。龙津镇主要文化艺术团体有金秋业余艺术团、龙津京剧同乐会、供坊三角戏团、龙津书友联谊会、龙津“三月三”诗社、龙津舞龙队。截至2011年末,龙津镇有体育场地5处,每年定期举办的体育活动有乒乓球、登山、气排球、拔河、羽毛球、广场健身舞、太极拳;100%城市社区和6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40%。截至2011年末,龙津镇有广播喇叭209只,通响率90%;广播综合覆盖率95%;有线电视用户数为1470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20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0%。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龙津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8个,其中卫生院1所;设病床100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6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3张,固定资产总值441万元;专业卫生人员65人,其中执业医师16人,执业助理医师10人,注册护士23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人。2011年,龙津镇医疗机构完成诊疗196.4万人次,住院手术26台次,出院病人990人次。2011年,龙津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90/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8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8万人,参合率91.6%;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均为0。
社会保障
2011年,龙津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348户,人数767人,支出132.2万元,比2010年增长11.7%,月人均189.5元,比2010年增长24.3%;城市医疗救助824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7人次,共支出1.7万元,比2010年增长9.6%;城市生活无着人员救助12人次,支出3.9万元,比2010年增长4.7%;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78户,人数754人,农村五保集中供养5人,农村五保分散供养70人,农村医疗救助901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8人次,农村临时救济203人次;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76人,安置义务兵、士官等9人,社会福利费93万元;有社区服务设施5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其它社区服务设施4个。2011年,龙津镇新增就业人员870人,有65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0人。截至2011年末,龙津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2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全年共帮助12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一人就业,有1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三支一扶”的工作;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3200人。
交通运输
2011年,龙津镇客运总量53.7万人次,货运总量47万吨。龙津镇有泉(州)南(宁)高速公路过境,有马头山1个出口;204省道境内长13.4千米,307省道境内长16千米;有G72泉南高速过境;
浦梅铁路和
兴泉铁路贯穿镇内,站点设在供坊村。
历史文化
龙津镇以流经城区的龙津河而得名。
风景名胜
龙津镇境内有暖水、金莲寺、南极山、九龙公园4处旅游景点,有龙津望月、西桥横笛、北渡孤舟、灞涌金莲四景,有裴尚书门楼、金莲寺、西山公园、古城墙遗址等名胜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