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形拳
中国传统武术拳法
龙形拳,源自少林龙形拳,故又称佛家拳、林家拳。发源于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是19世纪末由惠州仍图埔头村林耀桂结合实战和诸家所长而首创,在惠州市广为流传,是中国传统武术拳法之一。
历史渊源
1850年,落魄于海丰的南少林拳师黄连娇继而落难于惠东梁化,被梁化人林德轩好心收留。黄连娇为感恩,倾心传授少林龙形拳给前来梁化拜师学艺的林家祖侄林庆元、林合等,后“林家龙拳”世代相传。
1929年,陈济棠主政广东,建议林耀桂创立的拳派为“龙形派”,获得武术界认可,从此东江龙形拳派宣告创立,门徒众多。
1956年,82岁高龄的林耀桂突患脑血栓,移居香港治疗。林耀桂后在香港开设医馆和“龙形拳体育总会”,继续传播龙形拳。
1965年,一代宗师林耀桂辞世,享年91岁。如今,龙形拳已在世界各地开枝散叶、枝繁叶茂,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近100个龙形拳团体。
龙形拳第二代传人林炳1948年至1950年在林村第一次任教,1978年至1981年在林村第二次任教,其教授过的村民有30多人,林村龙形拳现已有第五代传人。
2007年冬,林村牵头举办龙形拳同门大会,各国武师专程组团前来林村寻根。
功法解析
龙形拳的内容主要有三通过桥、迫虎跳墙、单刀匹马、单鞭救主、鹰爪、龙形摩桥、化劲、碎桥、毒蛇吐雾、五马归槽、纳五形、梅花拳(画眉跳架)、七路梅花拳等13种拳术套路,四门挑打莲花双头棍、黄龙穿心棍、龙形回龙棍3种棍术套路。
龙形拳强调内练精、气、神,外练手、眼、身、腿、步,其拳术以意为神、以气催劲,内外合一,走步疾如风、落马如铁,出手如钢刀,进似猛虎出林,退如老鼠伺洞,眼明、手快,发劲干脆,进退闪展灵活自然,变化莫测。
主要特点
龙形拳讲究气势、椿势及三尖相对(拳尖对鼻尖、肘尖对膝尖、膝尖对脚尖),马步不丁不八,既长于手法,又善于腿法,技击多短打近攻,动作勇猛刚劲而又不失柔韧灵活。其手法以粘、摩、化、拿、劈为主,劲力沉实迅猛,有“标、弹、沉、戳、化”五劲,而以暗劲、寸劲见长。
身法有吞、吐、浮、沉、圆、扁、伏,强调两肘护肋、两拳护心、两腿护裆,含胸、敛臀、沉肩、坠肘、实腹、气沉丹田;腿法主要运用提、弹、踢、踹、蹬、勾、扫、撩等,高踢和腾空跳跃动作较少。
步法有直迫步、双马步、三角步、虚实步等,做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在技法上以腿法、身法、手法相配合,强调步到、身到、手到。
练习要点
综述
形意拳龙形者,有降龙之式,有伏龙登天之形,而又有搜骨之法,龙者真阴物也(龙木属阳,在拳则属阴),在腹内而谓心火下降。丹书云:龙向火中出是也。又为云,云从龙,在拳中则谓龙形。此形式之劲,起于承浆之穴(即唇下陷坑处,又名任脉起处),与虎形之气轮回相接,二形一前一后、一升一降是也。其拳顺,则心火下降,其拳谬,则身必被阴火焚烧矣,身体必无活泼之理,而心窍亦必不开矣。故学者,深心格致,久则身体活泼之理自然明矣。
龙形拳主要是单练,例如:屹马、摆马、三通摩级、背剑扣劈等,要学老、练到老。这些动作练得正确,其他就一理通、百理明。摩桥功的功力就会慢慢体现。
套路练习更为重要,马齐师傅讲“单练练劲、套路练气、有气才有神、有神才有劲、有劲才有形,形、神、劲是练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练套路时,每个动作都要有呼气,出手放尽,这样练好吞吐浮沉,自然就会气沉丹田。同时瞪眼视前方,步步紧迫,出声呼气、才能练出形、神、劲的摩桥功。
第一节
起点三体式。先将左足尖向外扭,斜横着朝前垫步,足心欠起;右足扭直,足尖着地,足后跟欠起。两手如劈拳,右手出去,左手抽回。两胯里根松开劲,身子伏下,小腹全放在左腿上,如龙下潜之意。两眼仍看前手食指,手仍与心口平。腰仍然塌劲。两肩松开,抽劲仍如前法式,稳住再换。
第二节
换式,将右手如劈拳搂回钻出。左手出去,两手仍如劈拳,惟两腿调换,左腿抽至后边,如右足式。右腿进至前边如左足式。两腿抽换之时,与两手同时起,如飞龙升天之意,落下四梢俱要齐,抽换之时身子不可往上起,头要暗含着顶劲,身子总有上起之形,乃随着意而起也。稳住再换式。
第三节
再换式。两手起落,两腿抽换,两肩两胯松开抽劲仍然如前,惟换式钻手之时,眼跟着手往上看,下颊往前伸,又往上兜劲,取任脉起于承浆之意也。数之多寡自便。
第四节
收式仍还于左式,右手、左足在前,稳住。再将右手抽回,左手出去。仍还三体式休息。
历史文化
马齐
马齐(1916—2007),佛山市三水区迳口择善水坑村人,1936年拜入林耀桂门下,在华南国术社第二支部随师研习龙形拳。1947年,马齐开始利用回乡机会,教授村民龙形拳和醒狮技艺,并在家乡水坑村成立“东星和健身会”。1956年,林耀桂赴港定居后,马齐除在广州、三水家乡授拳外,还在南海、花都、清远等地收徒传艺。他于1988年发起创办广州市龙形拳会,并任会长;1989年在家乡三水迳口创办马齐龙形拳馆。马齐练得一身精湛的龙形拳技艺,徒弟遍布世界各地,是龙形拳在佛山的重要传播者。
林耀桂
林耀桂生于1874年,勇力过人,且头脑灵活,悟性甚高,6岁起就练习林家拳术,并随父在东江、西枝江一带设馆授徒。17岁时,林耀桂与设擂台在博罗公庄圩的拳师林镜泉比武获胜,由此名声大噪。22岁时,林耀桂投罗浮山华首台寺大玉禅师门下,获少林龙形拳功夫真传。
出师后,林耀桂正式在惠州设馆授徒。他不拘所学,结合实战和诸家所长,首创了龙形拳桥掌系列,被誉为“龙形拳祖师”。民国期间,林耀桂已名噪华南。二十世纪初,广州有许多武林高手,是藏龙卧虎之地。林耀桂击败曾扬言“横扫中国七省无敌手”的俄国拳师、击倒张狂的日本拳师等,与国内众多高手交手,对方均应声而倒,林耀桂因此被誉为“五省拳王”。
价值意义
龙形拳拥有完整的武术技击体系,还更加注重其传人对武术精神和武德方面的培育,传拳之初便定下了“克己让人非我弱,存心守道任他强”的武训门规,继承发扬并充分体现了中华武术文化的精要和基本价值观。
传承发展
2009年10月,龙形拳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2年4月29日,龙形拳(东莞龙形拳)被列入“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项目编号VI-3。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4 12:04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