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塞外七夕》是清代词人
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这首词上片写自己七夕在塞外的心情,表达自己相思之愁。下片化用典故进一步表达离别之苦,也有对妻子的关爱。这首词多处化用典故,运用对比的手法把相思之情表达淋淋尽致。
作品原文
齐天乐1·塞外七夕2
白狼河3北秋偏早,星桥4又迎河鼓5。清漏6频移,微云欲湿。正是金风玉露7。两眉愁聚。待归踏榆花,那时才诉。只恐重逢,明明相视更无语。
人间别离无数,向瓜果筵8前画,碧天凝伫。连理千花,相思一叶,毕竟随风何处。羁栖9良苦。算未抵空房,冷香10啼曙。今夜天孙11,笑人愁似许。
注释译文
词语注释
1、
齐天乐:词牌名,又名“台城路”、“五福降中天”、“如此江山”。双调一百零二字,前后片各六仄韵。
2、七夕: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又名
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
3、白狼河:今大凌河,在辽宁省境内,此泛指边地。
4、星桥:神话中的鹊桥。北周庾信《舟中望月》诗:“天汉看珠蚌,星桥似桂花。”
5、河鼓:星名,属牛宿,在牵牛之北,一说即牵牛。
6、清漏:漏壶清晰的滴水声。
7、金风玉露:秋风和白露。亦借指秋天。秦少游《鹊桥仙》: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8、瓜果筵(yán):七夕夜食瓜果的习俗。
9、羁栖(jī qī):滞留他乡。
10、冷香:指花、果的清香或清香之花,代指女子。清侯方域《梅宣城诗序》:“‘昔年别君秦淮棱,冷香摇落桂华秋。’冷香者,余栖金陵所狭斜游者也。”
11、天孙:星名,即织女星,指传说中巧于织造的仙女。
白话译文
白浪河北边的秋天来得比较早,又到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漏壶清晰的滴水声频频移动,天空的白云似乎也沾上了一丝湿气,秋天正是团团圆圆的日子。眉宇之间堆积相思之愁。只能等待来年春天踏上回家的路,见到妻子后再向她诉说衷肠。只怕相逢的时候,明明四目相对,却仍旧相顾无言。
人间的别离太多了,在七夕之夜,人间女子陈瓜果于庭前,举头仰望碧天。像连理枝一样的恩爱夫妻,像红叶题诗一样的佳缘都只是传说。漂泊他乡虽清苦,想来也抵不上家中伊人独守空闺,相思成灾之苦。一年只能与牛郎相见一次的织女也笑话人间有如此的离愁别绪。
创作背景
这首词大概作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纳兰第一次随圣驾出巡塞外,因此远离亲人,独过七夕,思念妻子而写下这首词。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白狼河北秋偏早,星桥又迎河鼓”,一开篇,词人就直入主题,白狼河的秋天来格外早,又到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而自己此时却离家远行,羁留塞外,这种强烈的反差让纳兰的心中顿生愁苦。“秋偏早”、“又迎河鼓”都是说时间过得飞快,四季更迭,周而复始,鹊桥相会,一年一次,没有丝毫快慢之分,纳兰之所以会感到时间过得快,是他主观的感受。
接下来词人紧接“星桥又迎河鼓”所述的神话故事,描写了牛郎织女相会的环境,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着,天空的白云似乎也沾上了一丝湿气,这秋风白露相逢的初秋时节,牛郎织女又一次相聚在一起。“金风玉露”曾多次出在前人的诗词中,秦少游《鹊桥仙》中有“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句子,李商隐《辛未七夕》中也有“由来碧浪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纳兰在借用过来,增加了全词的意境美。
上片最后五句词人转说自己,天上的神仙已经相聚,可是人间的自己却不能和妻子相聚。想到自己独自一人羁留塞外,纳兰不禁双眉紧锁,心中也升起了一缕乡愁。但词人知道,面对这种现状他无力改变,他不可能违抗圣命,悄悄回到家中,所以他就把希望全寄托在来日:“待归踏榆花,那时才诉。”纳兰希望等到来年春天能够踏上回家的路,见到妻子后再向她诉说衷肠。随后词人又进一步想象到见面时的情景:只怕相逢的时候,明明四目相对,却仍旧相顾无言。在这里并不是说纳兰与妻子的关系不好,以至于重逢后却无话可说,而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这种意境的真实写照,也只有真正恩爱的夫妻,才会有这种“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无声沟通。
下片首句“人间别离无数”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晋代周处《风土记》中记述七月七乞愿有祈福、乞寿、乞子等内容,而“向瓜果筵前,碧天凝伫”写的就是乞愿这一仪式,在七夕之夜,人间女子陈瓜果于庭前,举头仰望碧天,纳兰在词中并没有点明这些女子乞求的愿望。“相思一叶”化用了红叶题诗的典故,这一典故有不同版本的记载,但最常见的版本是唐范摅《云溪友议》中所记载的:“宣宗时,舍人卢渥偶临御沟,得一红叶,上题绝句一首,后帝出宫人,其归渥者,恰为题叶之人。”在这里,纳兰悲观地认为像连理枝一样的恩爱夫妻,像红叶题诗一样的佳缘都只是传说,就如同随风飘转的事物一样,不可捉摸。接着纳兰又联想到自己,发出“羁栖良苦。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的感慨。羁旅虽苦,想来也抵不上家中伊人独守空闺,相思成灾之苦,这里两苦相比较,强化了一苦,从而表现出纳兰对独守空房的妻子的关怀。
全词的结尾又重新写到天上,“今夜天孙,笑人愁似许”,通过一年只能与牛郎相见一次的织女也笑话人间有如此的离愁别绪做对比,进一步凸显人间夫妻分离的忧愁痛苦。
名家评价
清·谭献《箧中词》:逼真北宋慢词。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