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烟壶收藏收藏一份历史,鼻烟壶是盛放鼻烟的容器。吸鼻烟习俗,源自烟草发明者南美洲印第安人。意大利人约在14世纪用上好烟叶、掺入薄荷、冰片等药材碾成粉,密封入窖陈化,经数年而生产商业化的鼻烟。
历史沿革
中国吸闻鼻烟始于
明代东北地区,那儿游牧民族在马背上无法用烟袋吸烟,因此鼻烟的传入,正适合他们野外吸闻习惯。明时进口的鼻烟是用大玻璃瓶装的,重量从四两至一斤不等。国人为了携带和吸食方便,且需容器坚固,不怕摔碰,游牧民们用各种金属、骨角材料等来制作鼻烟壶,也有把鼻烟放在盛药的小瓶中,鼻烟壶的大小一般如把握。据史籍记载蒙古人每逢客人拜访主人帐篷时,主人必须鞠躬,用双手捧鼻烟敬献客人,而客人也必须用双手接过主人的鼻烟倒出少许鼻烟,放在鼻上吸闻一会儿,然后用双手将鼻烟壶奉还主人。这一细小举动,充满文明礼仪,可见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明末鼻烟进口较少,南方仅广东一地有人吸闻。
从存世鼻烟壶遗物中,顺治程荣章制造的二十余件铜雕云龙鼻烟壶,是最早的鼻烟壶。明代的鼻烟壶尚无法确定。 康熙朝开放海禁,西方传教士携带大量鼻烟涌进中国,西方诸国先是葡萄牙,接着是英、法等国,相率进贡鼻烟和玻璃制鼻烟瓶(大型的称瓶),王士祯在《晋祖笔记》中写着:“鼻烟以玻璃为瓶贮之。瓶之形象种种不一,颜色具红黄紫白黑绿诸色,白如水晶,红如火齐,极可爱玩,以象齿为匙,就象鼻之,远纳于瓶。”康熙帝遥发灵想,吸纳了一批通晓玻璃制作和画珐琅的西方人,于紫禁城内制作玻璃鼻烟壶(小型的为壶)和铜胎画珐琅鼻烟壶等。玻璃且有密封、透明、坚硬、色彩美观等特点,再加上康熙帝的改造创新,使玻璃鼻烟壶造型多样,绚丽多姿,真正成为精美的艺术品。康熙时玻璃工艺传入中国不久,故而玻璃鼻烟壶即是身份的象征,也是最闻名中外的艺术珍品,其社会价值远大于牙角、铜质鼻烟壶。当年俄国钦差大臣到中国朝拜康熙皇帝,献上了彼得大帝送给清皇宫的一大批珍贵礼物,而康熙皇帝回赠的礼品就是每人一件由皇宫养心殿造办处玻璃厂制作的玻璃鼻烟壶。到了清代嘉庆时期,中国的鼻烟壶曾作为国与国交流的最珍贵礼品又流传到海外,名闻遐迩。鼻烟壶图片
雍正时期,宫廷制作鼻烟壶的数量大增。雍正帝大力提倡宫廷制作工艺,并亲自督造造办处设计成品造型。式样的定型坚持“内廷恭造”之式,形成了特殊的宫廷风格。这一时期宫廷造办处的制作管理真正健全,清宫雍正年活计档中记载了大量的鼻烟壶制品。雍正帝性格认真、严谨,所以,雍正年间所制鼻烟壶,在造型、装饰、制作技法等方面均最为讲究、细致入微,一丝不苟,精美华丽,风格文雅纤细,为清朝之冠。
据记载雍正时期己发明了玻璃套料鼻烟壶工艺,就是在白地或藕粉地上再套上黑、蓝、红等彩,这种套法也被称为单套;还有一种重叠套法,如在白地上套红色,在红色上再套蓝色。套料鼻烟壶以雍正、乾隆两朝制作的为最精美,其后年代少有佳作。
清朝尚黑,雍正皇帝更是喜欢黑色洋漆效果,故通体黑色釉地、黑漆套料、仿古黑漆图案,色彩以黑色基调为主,辅以红、蓝、白,黄等色彩,对比强烈,风格庄重肃穆,高贵大气,是此时期的代表性特征。与乾、嘉、道、光时期的艳俗截然不同。这大概与雍正帝使用严厉手段整治皇宫内外,以维护皇权的水德政治相联系。
这一时期,除铜胎画珐琅、玻璃套料鼻烟壶外,还新出现了玻璃胎画珐琅,涅白不透明玻璃,及瓷胎红彩鼻烟壶。
鼻烟壶品种
瓷胎鼻烟壶制品相对较少,有青花、粉彩、青花夹紫、仿哥釉等品种。
雍正时期造型向多元化发展,有直筒式、扁壶式、扁圆壶形、多棱壶式及各种竹节、鱼篓、瓜形等肖形造型,新奇生动。装饰题材仍以传统缠枝莲、宝相花、婴戏、仕女图等花卉为主,以画珐琅红地白梅、黑地红梅、牡丹、玉兔朝元及缠枝花卉等最为典型。画面布局疏朗。青花装饰技法有淡描、双勾填色、晕染等。
雍正时期“内廷恭造”的玻璃鼻烟壶虽然数量大增,然而,其玻璃鼻烟壶传世的却很少;而玻璃套料鼻烟壶,更可惜至今专家们还没有鉴定出一件传世实物;据记载雍正玻璃胎画珐琅鼻烟壶也甚多,但也仅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一件竹节式鼻烟壶,造型新颖,且具有年款。这种异常现象,似乎包含着一段至今不被人们了解的不寻常的历史现实。这可能与继任乾隆帝在政治上矫正其祖宽父严之弊,实行“宽严相济”之策,整顿吏治,厘定各项典章制度,安抚雍正朝受打击之宗室等有关。很有可能乾隆宫廷内,不再流行和保存雍正朝的鼻烟壶遗物;或者遗物被改制,如玻璃、玻璃套料鼻烟壶被改制为玻璃内画鼻烟壶等;或者兼而有之。
鼻烟壶侧面图
乾隆朝是鼻烟壶的大发展时期。其制作规模数量最大,既有官制,也有民制。乾隆皇帝一方面博雅好古,其鼻烟壶制作风格也多有仿古纹饰,装饰繁缛,精工细做,具有古雅的特点;另一方面,其画珐琅鼻烟壶,出现西洋仕女人物风景图案,色彩艳丽,纹饰繁细,形成了这一时期特有的世俗装饰风格。
乾隆时期,玉石质鼻烟壶制作精美,选材精良,不惜工本;琢磨工艺精湛,追崇古朴;因材施艺造型高妙。造型有古尊、古罍等仿古青铜器造型;有山子石、龟形、蝉形、玉兰花形、葫芦形、荔枝形、瓜形等仿动物及植物肖形造型;有扁壶、方壶等各种壶形,小巧别致,极尽精美。纹饰有仿古夔龙纹、乳丁纹、蟠虺纹、簸箕纹、铺首纹、夔龙戏珠纹,以及百寿福禄万代、瓜果秋实等吉祥图案。繁缛而精美,简捷而古朴,琢磨字体极尽工细,为一时之盛。一般所见上好的玉制鼻烟壶,多出自乾隆年制,且底款多有署“乾隆年制”篆书双行款,极为规整。篆书字体纤细、规矩,工整秀美,镌刻精细,一丝不苟。这都是宫廷制作的典型特点。
乾隆帝常以鼻烟赐赏王公大臣,如此上下沿袭,渐渐地吸鼻烟成为上流社会的时尚,鼻烟壶也成了斗富显示身份的名品。这时期鼻烟壶一般分为大中小三类,而以满把盈握的体轻、壳薄、手感适度者为上品。
乾隆时期鼻烟壶品种繁多,其材质有玻璃、水晶、翡翠、玉石、玛瑙、象牙、犀角、珊瑚、珐琅、瓷、铜料等,其中犹以玻璃质地、画珐琅、玉石鼻烟壶为一时之最。
内画鼻烟壶大概出现于嘉庆末年、道光初期。其材质主要为玻璃器,其次为水晶等。最初是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制作的玻璃鼻烟壶内绘画,壶、画俱佳,为不可多得的珍品。以后才产生了专供内画的玻璃料器,但这种料器样式,日见粗劣,人们的欣赏目光只能由壶而转移到绘画上。绘画师用铁砂和金刚砂加水在鼻烟壶的内面来回的摇磨,使鼻烟壶的内壁呈乳白色的磨砂玻璃,细腻而不光滑,容易附着墨色,效果就象宣纸一样。内画鼻烟壶画风精细、诗书画并茂,方寸之中见天地,成为人见人爱的艺术珍品。
嘉庆、道光年间奇形鼻烟壶数呈增加,如双联、三联、人物形、动物形等,以民窑产品为主流。鼻烟壶已见衰弱迹象。这主要是国内民众不堪忍受压榨剥削,自乾隆五十九年至嘉庆十五年(1794~1810),东南沿海爆发了蔡牵聚众反抗清朝统治的武装斗争;嘉庆元年,川楚陕边境地区爆发了白莲教起义,后波及川、楚、陕、豫、甘等省,历时九载;以及天地会起义、天理教起义等,道光时期鸦片战争的失败等,清朝内忧外患,国力空虚,已由胜转衰。
玉质鼻烟壶到道光以后质量大不如前,甚到出现了“一钻膛”或“两钻镗”(即在做好玉烟壶坯口上钻一个钻头拙的膛称“一钻钟”。两个钻头粗称“两钻膛”偷工充数)。
清朝晚期的光绪以及民国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制造的瓷质鼻烟壶已不太讲究,釉面白但不柔和,古玩行称为“傻白釉”画法也是以晚清风格为主,画风草草,精品不多。
光绪至民国间,北京出现了仿乾隆内廷制作的料质珐琅彩烟壶,足部也落有乾降年款,或落古月轩款,虽皆为名家高下绘制,但胎、彩、款识显然不如前朝水平,鼻烟壶已显繁华过后的颓势。自此以往,鼻烟壶少有创新,日渐衰落。
自明、清顺治至光绪时期,鼻烟壶品种繁多,料质有水晶、翡翠、玉石、玛瑙、象牙、犀角、牛角、珊瑚、珐琅、瓷、铜、玻璃料、琥珀、蜜蜡以及竹、木、匏、紫砂、核桃等制品。玻璃质内画鼻烟壶异军突起,有京派、鲁派、冀派和粤派;名家有周乐元、马少宣、叶仲三、毕九荣、王习三等。至此,中国传统艺术的全部技艺:绘画、内画、书法、烧瓷、浮雕、施釉、碾玉、冶犀、刻牙、雕竹、剔漆、阴刻、阳刻、套料、荡匏、镶金银、嵌螺钿、贴黄等等都浓缩在了小小的鼻烟壶上。可以说,鼻烟壶是中国书画、雕刻、镶嵌及玉石、瓷器、珐琅、漆器等艺术、工艺的集大成者。四百年的历史也蕴含在博古架上的小小的鼻烟壶上。
我珍藏的几只鼻烟壶,其中有一只玻璃套料黑漆边内画鼻烟壶,藕粉地,洁净如水晶,高10厘米,宽6厘米,厚度2厘米,四周镶套0.2厘米宽的黑漆边,圆壶口、椭圆圈足套0.3厘米黑漆边,外圈足内嵌四条向心放射状的黑漆线,深及壶体,可能是标记,也可能是寓意“地方”。壶左右肩部套镶黑漆色兽面铺首耳。壶整体呈扁平状,正反两面均呈椭圆形。造型规范工整,做工精细,一丝不苟,握于手中,大小适中,手感温馨(见附图)。壶正面内画山水图,远处群山叠翠,山上有一亭;近处溪水交汇,两溪各架一桥;石桥上一老者策杖独步,神态悠闲,大概寓意独步天下。壶背面内画一大开片瓷瓶,瓶中插数枝月季,瓷瓶后一高案上置一大盘瓜果清供,一棋盘,一部书,另一花案上置花盆,旁立奇石数枚,大概寓意:中有诗书,博弈天下,破太平之中,方能得岁岁平安。两面绘画均设色浅绛,淡雅清丽,古风穆穆。壶、画相衬,愈显肃穆雅致,大气高贵,有王者气象。初步鉴定为雍正朝遗物,但其内画可能是嘉庆时补画,是一件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闲暇把玩,赏心悦目,使人爱不释手。
关于这只玻璃套料内画鼻烟壶的来历,还有一段历史故事:鼻烟壶口沿图
抗日战争时期,1944年的下半年,日寇的末路已经来临。在冀南平原上,一二九师抗日纵队和地方民兵武装,在刘伯承、徐向前、宋任穷、陈再道、刘志坚等人的带领下,给予日伪军接连不断的打击,日伪军龟缩在据点内,再也不敢贸然下村清乡,已经明显处于劣势。盘踞在南宫县南便村据点(当地老百姓称为炮楼)的日伪军,在抗日武装的围攻下,更是惶惶不可终日,遂舍弃炮楼,向南宫县城收缩兵力。在1945年春的一个夜晚,黎明时分,南便村炮楼的日伪军连夜收拾抢夺来的贵重物品,仓皇地沿公路向南宫县城逃窜,临逃跑还不忘在炮楼里放一把火。大火惊醒了睡梦中的村民,村民们很快明白发生了什么事,群而起之,尾随在逃窜的日伪军后面高声谩骂、扔砖头土块。巨大的喧闹声又吸引来了邻村的民众,这时的日寇,真是陷入了民众的汪洋大海之中。日伪军唯恐召来八路军和民兵的攻击,头也不敢回,惶惶如丧家之犬,急匆匆地逃入35里外的南宫县城。日军豢养的大狼狗也顾不及带走,这条昔日活吃抗日军民人肉的畜生,挣脱锁链在田野中乱窜,被村民们围追堵截,最后这条丧家犬被活活打死在田野。在这些村民中,有幸就有我的父亲。当时父亲16岁,混在人群中向南宫方向追赶,在追到离南便村炮楼四、五里路的地方,在公路旁边发现了一个小玻璃瓶,煞是好看,就随手拾起,装在口袋中。冀南农村地处偏远,没有这种稀罕物什,显系刚才日本鬼子逃跑时掉落无疑。回家后爷爷、奶奶观看,口小如豆,也不知是什么东西,就随便扔在了木箱子中。据父亲回忆,小瓶中当时还装有有气味的粉末东西。这一扔就是十来年。在我出生的1956年左右,姐姐六岁,吵着让大人给她找瓶子,要到村外拾馍馍虫,回来喂鸡。母亲最后找到了这只小瓶子,因瓶口太小,难以装进虫子,姐姐还不高兴。但因瓶子好看,又被母亲收藏到衣箱中。小时候,我和姐姐、弟弟们常缠着母亲拿出小瓶,让我们观看。瓶中两面有画,母亲讲里面的画是自己生长的,原来没有,每年都会长一些,越长越清楚。讲的如此神秘,所以我们几乎每年都不忘一饱眼福。琢磨,可能是原有的鼻烟附粘在壶壁上,混淆了画面,以后经常观看,鼻烟从壶中掉落出来,画面也就日渐清晰的缘故。
我在南方城市参加工作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古玩收藏,才知道这是鼻烟壶。母亲让我把鼻烟壶带回城里,找人鉴定并估价。母亲已届晚年,卧病在床,由我兄弟姐妹轮流照顾,这只鼻烟壶也就一直存放在我这里。曾有收藏家要出大价钱收藏,但因该壶有一段非常的历史、悲壮的故事,以及全家人的快乐回忆,所以我婉言谢绝,要一直为全家珍藏下去。鼻烟壶收藏 - 鼻烟壶收藏入门的鉴别重点 关于鼻烟壶的鉴别,清代大鉴赏家赵汝珍曾提出,“只需鉴别器质的优劣就足够了,不必考证它的真伪。大概是鼻烟壶的名贵程度,完全看鼻烟壶质料的高下和画工及做工的粗细,而与产生的年代和制作的主人无关。质料如果确属珍异,做工又奇巧,无论它是何时出产,也不管它是出自谁人之手,亦为上品。相反,质料平凡,做工一般,即使是康熙、雍正朝所造,为康、雍皇帝所御用,也不值钱。质料无法伪充,做工也难掩饰。伪造既得不到好价钱,又不能欺瞒世人,所以鼻烟壶作伪,一无所获,这样使得伪造的鼻烟壶也就极为少见。即使偶然出现,它与真品也是天悬地隔之殊。基于这样的原因,对于鼻烟壶的真伪,不必十分注意,鉴别鼻烟壶只要考察它的优劣就行了。”
1:掏膛:
鼻烟壶的作用是用来装粉沫状的鼻烟用途。因此烟壶内容量是当时的工艺主要要求。以天然材质为例,必定是制作工匠将其内膛剔除至一定的厚度“掏膛”!并且随壶身形状成形。此一特点为当时京作、苏作,工艺特别考究之处。特优者可漂于水上不沉“水上飘”为当时工艺所特别追求,如今亦为鉴赏标准。大凡以壶杓探其深浅亦或左右探其壶肩即可知其掏膛功力是否到位。若是掏膛只有一孔略为扩大,壶身尤以壶肩处为主,现代工具难以弯掏,则可立即断定为近代仿品或新品。
2:瓶口:各式鼻烟壶特别讲究瓶口的比例,有大口小口两种。其年代亦有说大口略早小口略晚之说。但至今亦众说纷云,唯其特点不变。其壶穿孔与壶口必为同心的双圆不会改变,并且壶孔偏离正中亦或凿孔欠圆不够严谨。上大下小或是上小下大皆非真品,特别是高级的壶类其中穿杓口必然上下圆宽一致至颈部连接掏膛。此一工法为高级壶必然表现。壶口亦有平面与略凹两种型式,皆与瓶身呈九十度,口略凹变于操弄残留鼻烟,平口亦便于紧盖不致受潮,有南平北凹之说。此两种表现亦仅见于清代制作风格,后仿品亦相当接近。唯其差别在于做工的考究程度不及老作工那样细致,通常在壶口的锐角上无法保持九十度的锐利感。,近代仿品多为钝圆状。
3:底足:
清代烟壶底足相当多样亦相当精致,与清代官窑瓷器底足如出一辙。各种方足、原足、内凹足、阶式足、椭圆足……但最为重要的是其作工都相当严谨。方足多呈九十度角;内凹足必然弯曲幅度流畅;椭圆足修整半圆形与壶身等比例……随着不同的壶型搭配一定的足底,越是趋于精美佳作。官造珍品,此一现像则更为明显。工艺表现更为整体,大凡差料轻作,符合好玉精雕的原则。
4:身型:鼻烟壶式样虽然多样,但除了官造壶同样表现制度器形亦或茄型套壶以外,相同的款式品相繁多,唯其在材质、工艺、年代,各有不同,亦能细分。随形巧雕虽图腾往往套用,但亦不离传统工艺之籓篱,可在几种常见的壶形标准下分别古今不同。老壶其线条流畅自然,壶型规整大方,虽其细部雕刻展现不一,大形确不多改变,除少数受西洋风格影响以外,仍保留了中国历代的每一种器物的原始造形,并在其间略作变化。
5:皮光:经久到代的烟壶,除了库出与窖藏之外,一般都经过了相当年代的使用状况,亦常在其内残留鼻烟粉沫,通常已结成颗粒状,烟味老转清陈。壶身亦多见苍旧老痕,如料壶阳工处失光,粉彩珐琅略脱,壶上出现细微刮痕,亦为鉴别重点。其表面使用痕深浅不一,亦因其材质不同而略异,可以从材质硬度上感受其使用痕迹,若为玛瑙、璧玺、水晶,由于其硬度颇高,传世品通常皮光亮刮痕少。若为松绿石,寿山石硬度低者通常表面已经失光。以此为鉴别方式。
大凡古董多看少买,偶买再改。经手越多则经验法则能积累正确的收藏方法与方向。鼻烟壶小巧玲珑,品色多样,可玩可藏便于携带,交流买卖迅速,敏求用心多多研讨。好壶在手并非困难,单价虽由几千一路阶梯上数千万之谱,并且逐年攀升。中日英美各国皆有鼻烟壶协会。近十余年来各拍场屡见中国鼻烟壶专拍屡创佳迹,藏壶人口日增。巧于指掌之间自有方圆干坤。收藏烟壶实为人生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