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山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境内山峰
鼓山,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鼓山镇闽江北岸,离福州市区7.5千米,属双鼓横断山脉,与南岸的旗山隔江相峙,鼓山南北长5千米,东西宽5千米,总面积达49.7平方千米。
形成演变
约在距今9000万年至1亿年前鼓山一带地下数千至数万米深的一些岩浆受构造运动影响在地壳薄弱处上升,但未沿着裂隙流出地表形成火山岩,而是中途停下上涌的步伐缓缓冷却成坚硬致密的花岗岩。受后期构造运动影响花岗岩抬升,抬升过程其上方岩石被雨雪风霜破坏殆尽,外界施加的压力减小花岗岩膨胀破裂形成纵横交错的裂缝即节理。当岩石出露地表接受阳光、空气、流水的风化时,棱角处易受风化,故棱角逐渐缩减,最终趋向球形,形成花岗岩石蛋或让花岗岩山体。
位置境域
鼓山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鼓山镇,闽江北岸,离福州市区7.5千米,属双鼓横断山脉,南北长5千米,东西宽5千米,与南岸的旗山隔江相峙,总面积达49.7平方千米。
地理环境
地质
鼓山主要由距今90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晶洞碱性花岗岩组成,按形成时间从早到晚大致由浅肉红色微细粒晶洞碱性花岗岩、浅肉红色中细粒晶洞碱性花岗岩、浅肉红色中粒晶洞碱性花岗岩、补充期浅肉红色斑状细粒晶洞碱性花岗岩、末期浅肉红色微细粒晶洞碱性花岗岩构成。岩石矿物组成基本相同,均由钾长石、斜长石、石英及少量黑云母等组成;由于鼓山晶洞碱性花岗岩岩浆黏度较大,岩浆上侵结晶过程中挥发分来不及逸出而形成晶洞构造,其中充填有白云母、石英、钾长石等晶体。
地貌
鼓山位于福州盆地边缘,平均海拔800米,最高峰屴崱峰海拔998米,有山川、峡谷、岩洞等地貌。
气候
鼓山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兼有山地气候特点,气候温暖湿润,平均气温17~20℃,平均降水量在1300~2100毫米,平均日照时数1691.1小时。春、夏两季雨区广、雨量大,汛期(4~9月)降雨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3.8%左右。夏、秋季节常有台风侵袭,并带来洪水。降雨量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亦不均匀。夏季最高月平均气温24.5℃。
主要山峰
鼓山由屴崱峰、白云峰、狮子峰、钵盂峰等组成。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鼓山有以枫香为代表,槭树科和大戟科植物,有国家、省级重点保护植物刺桫椤金钱松、香杜鹃、附生石斛、冬凤兰等,还有油杉古树群、米槠古树群、千年铁树王等,其中油杉古树群和米槠古树群最早在鼓山地区发现,并以这里的品种标准命名,鼓山因此被认定为这两个树种的世界级模式标本原产地。鼓山常见的鸟有画眉、大山雀、红嘴相思鸟、领雀嘴鹎、红嘴蓝鹊、三道眉草鵐、灰眶雀鹛、珠颈斑鸠、暗绿绣眼、白头鹎等。
旅游资源
鼓山建有鼓山旅游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鼓山东有荟萃了自宋以来摩崖石刻200多段、灵源洞、喝水岩、水云亭、石门等20多景;南有龙阁、兰花圃、罗汉台、松涛楼等50多景;北有浴凤池、白云洞、海音洞等40多景;此外,山中还有堪称福州碑林的摩崖题刻180余处。
历史文化
地名来源
相传,鼓山顶上有块平展如鼓的石头,刮风下雨时,山间便传出阵阵鼓声。绵延不绝的鼓声回荡在山谷间,鼓山便由此得名。其所在地鼓山镇也因此而得名。
文物古迹
鼓山摩崖石刻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刻于宋代。鼓山的摩崖石刻共有文字摩崖石刻712段,其中现存653段,佚失59段,在福建诸名山石刻中居首位。上起北宋,下迄当代,前后延续近千年,字体篆、隶、行草、楷俱全。
涌泉寺被誉为八闽首刹,是国家重点汉传佛教寺庙,位于海拔455米的鼓山腰上,前靠香炉峰,后倚白云峰,寺院始建于唐建中四年(783年),初名华严寺,后屡毁屡建。南吴天祐十二年(915年)改名为鼓山白云峰涌泉禅院,宋真宗时为“涌泉禅院”,到明永乐五年(1407年)时又改称“涌泉寺”。鼓山涌泉寺一共有三座山门,其中一座“无尽石门”只有门框,没有门扇。寺院有大小殿堂25座。
石鼓名山牌坊位于涌泉寺山门前,上书“石鼓名山”为鲁迅笔迹,1972年兴建。牌坊由八根石柱支撑,石梁、斗拱均施彩绘,飞檐四翘,上覆青瓦。
涌泉寺山门东边,有一石砌拱门,上书“灵源深处”。傍崖而下石阶60余级,中裂一涧,宽约3米,深约10米,有似石洞,故名“灵源洞”。因为“喝水岩”石刻,这一带又统称“喝水岩”。
闽王王审知填潭建涌泉寺时,开辟登山古道。古道共有石阶2500多级,沿着古道拾级而上,约七里,每隔一里就设有一座休息亭,形成了“七里七亭”的格局。从山脚向上依次为闽山第一亭、东际亭、观瀑亭、乘云亭、半山亭、茶亭(观音亭)、更衣亭。“七里七亭”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唐宋年间,是古道沿途重要的历史风景。其中更衣亭被评为区级保护文物。
艺文
鼓山自古乃是文人志士抒情感怀之圣地。晋时即闻名遐迩,被誉为“全闽二绝”之一。宋时,闽学集大成者朱熹赞其为“闽山第一”。宋代书法家蔡襄等人游览时题字,文:“邵去华、苏才翁、郭世济、蔡君谟庆历丙孟秋八日游灵源洞”。福建省最大的古代摩崖石刻之一的“寿”字也为朱熹所写。民族英雄林则徐年少时曾登鼓山屴崱峰,写下了“海到天涯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诗句。
神话故事
鼓山为福州主城区可见的第一高峰,自古便是福建官员首选的祈雨胜地。鼓山的官方祈雨活动最早起于鳝溪。唐大和元年(827年),福建观察使张仲方祈毕回城,才行至圣泉寺,就下起大雨,遂题诗曰:“入门池色净,登阁雨声来。”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闽垣大旱,郡守蔡襄亲自撰写祈雨文告,斋戒数日而至,祭文读毕大雨立至,“中夜水暴出,声闻数十里”。元丰元年(1078年)四、五月间,连日不雨,时任福州郡守的曾巩出祷鳝溪,亲撰《福州鳝溪祷雨文》,“属吏士分祷群望”。数日后,“夜二更得雨,连三日夜,远近皆有余”,曾巩喜撰《谢雨文》。不日,又提笔写下《题祷雨文后》。
元丰六年(1083年)春,郡守刘瑾率众亦赴鳝溪祈雨,在射鳝潭东南侧勒有摩崖石刻一段。南宋淳祐八年(1248年),田畴缺雨,郡守陈垲祈雨有验,改名鳝溪为善溪。
鼓山屴崱峰的祈雨活动则始于宋代。鼓山原有三面天然石鼓,一大两小。其中“大鼓”在屴崱峰,呈圆形,直径近三米,坐在石鼓架上,架旁有一石如槌,形状逼真。民间传说,石鼓原是东海龙王进贡给天庭的。玉皇大帝将它与一面大旗一起陈列在南天门,作为人间干旱时指挥降雨的信号,结果在“大闹天宫”时被孙悟空打翻而落入凡间,成了福州城一东一西的鼓山和旗山。故此,福州每逢久旱不雨之时,官方便到鼓山祈雨。
南宋绍定五年(1232年),福州夏秋连旱,群祀不效。时任福建安抚使干办的文学家徐鹿卿遂奉福建安抚使李骏之命,前往鼓山祈雨。黎明登顶,礼毕而雨至。徐鹿卿撰《鼓山请雨记》,并勒石于屴崱峰北坡积水池南沿。两年后,福州知州兼福建路安抚使真德秀也亲撰《祷雨疏》到鼓山祈雨。
清乾隆九年(1744年),福州大旱,周学健带病坚持,率领一众官员上鼓山祈雨。乾隆十六年(1751年)夏,闽中弥月不雨,陂堰将涸。闽浙总督喀尔吉善亲撰《遣官祷雨疏》,命福州知府徐景焘偕参将杨廷栻、窦宁,闽县知县吴至慎,布政椽属王作人等赴鼓山祈雨。
除了诗文,鼓山清代的祈雨活动也记录于摩崖石刻上,今灵源洞喝水岩大士殿旧址周边尚存数段。道光十一年(1831年),福建延建邵道祥玺与福州知府托浑布勒成的“灵泉法雨”榜书。光绪四年(1878年)七月,福州府海防同知欧阳骏到鼓山祈雨,“奉檄祈祷,即赐甘霖,秋则大熟”,于是在灵源洞镌刻了一段《喜雨碑》。光绪九年(1881年)六月,福州知府张国正“祷雨于鼓山佛阁,有应”。翌日,会同闽县知县罗大佑、侯官知县张德迪赴山诣谢,又偕友遍揽涌泉寺、喝水岩、屴崱峰等诸胜,后以隶书记之,刻于龙头泉石壁上。
保护研究
价值意义
鼓山集山岳景观和自然景观一体,又有底蕴深厚的人文资源,是闽都山水文化的典型代表,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山,自宋朝至今皆为福州首选的游览胜地,素有“今古名山”之称。
生态保护
历朝历代都对鼓山涌泉寺的周边山林环境加以保护,禁止普通民众在此私建坟墓、滥砍滥伐。2022年,福州对鼓山风景名胜区实施分级控制保护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保护区三个层次,并对一、二级保护区实施重点保护控制。
地图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8 16:13
目录
概述
形成演变
位置境域
地理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