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形象
鼓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形象,钟山神的儿子。
历史渊源
先秦时期,《山海经·西次三经》记载:“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钟山,其子曰鼓,其状人面而龙身,是与钦䲹杀葆江于昆仑之阳,帝乃戮之钟山之东曰𡺯崖。钦䲹化为大鹗,其状如雕而黑文,白首赤喙而虎爪,其音如晨鹄,见则有大兵。鼓亦化为鵕鸟,其状如鸱,赤足而直喙,黄文而白首,其音如鹄,见即其邑大旱。”(再往西北四百二十里有座山,名叫钟山。钟山山神的儿子叫鼓,他的形状为人面龙身,他与钦䲹联手在昆仑山的南坡杀死了天神葆江,黄帝因此将鼓与钦诛杀于钟山东面的[山䍃(左右)]崖。钦死后化为一只大鱼鹰,形状像雕,有着黑色的斑纹、白色的脑袋、红色的嘴,长着老虎一样的爪子,发出的声音与早晨天鹅的叫声相似,只要它一出现,就会发生大的战争。鼓死后化为鵕鸟,形状像鹞鹰,长着红色的脚、又长又直的嘴、黄色的斑纹、白色的脑袋,发出的声音与天鹅的叫声相似,它在哪座城邑出现,哪座城邑就会有大的旱灾。)
关系说明
鼓是钟山神的儿子。
形象评价
鼓长着老虎的身子和爪子,身后足足拖着九条尾巴,却长着人的面孔。这个神主管天上的九个部界和天帝宫苑、动物园的时令节气。(亮年《山海经全形图》评)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18 06:25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