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所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研究机构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所于1984年4月由黔东南州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到2006年底止,全州有民族医药研究所9个、其中国有单位1个,民营8个,三个县有民族中医院,还有天柱县侗医精神病专科医院,台江县民族医院,以及各县的民族医生开设的民族医药诊所等。
简介
这些民族医药研究机构及专病专科的建设突出了民族医药特色,为挖掘整理、继承、开发和研究黔东南的民族医药打下了良好基础。
位置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处东经107°17′20″~109°35′24″,北纬25°19′20″~27°31′40″,西连本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抵遵义、铜仁两地区,境内东西宽220公里,南北长240公里,总面积30337.1平方公里。州辖15县1市2区,共有115个乡、90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自治州首府驻凯里,西距省府贵阳160余公里。
人口
黔东南是以苗族侗族为主的多民族地区,居住在这里的民族达33个,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中最多的自治州。2006年全州总人口为444.6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364.01万人,占总人口的81.87%,苗族人口187.12万人,占42.09%;侗族人口141.63万人,占31.85%;其他少数民族人口35.26万人,占7.93%。
所获荣誉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院(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苗医苗药研究院、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院附属苗医医院)获得“侗医药(过路黄药制作工艺)、苗医药(九节茶药制作工艺)”保护单位资格。
环境
黔东南自治州境内是一个峰恋起伏、江河纵横、森林茂密、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景象万千,具有古朴原生态的民俗风情旅游胜地,丰富的民族药源基地和独特的民族医药资源。州内以苗族、侗族为主的民族医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个民族的民间医生走乡串寨、不辞辛苦、不计报酬地为广大民族同胞的生存繁衍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各族人民的身体健康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但是由于社会发展历史的诸多因素限制,尤其在文化落后、经济不发达、交通闭塞的边远地区,民族民间医得不到必要的重视和扶持,发展步伐非常缓慢,大多数都是处于艰难生存、自生自灭的境地,加之有些政策限制,民族医药队伍得不到发展,民族医药事业得不到振兴等等,所以如何按照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认真抓好民族医药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切实解决好民族民间医药人员行医许可是很关键的问题。我州根据党和国家以及省、州有关民族政策,参照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结合本州卫生工作的实际,在解决民族民间医生行医许可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相关内容
一、黔东南民族医药在社会发展各个时期的作用和贡献
大家知道,在历史的进程中,人们的一切实践无不具有鲜明的目的性,社会对医疗的需要是医药发展的推动力量,医疗卫生是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医疗活动的历史就是同疾病作斗争的历史。据历史资料调查证实,黔东南的苗族和侗族医药起源较早,在明朝洪武年间和清朝咸丰年间,就已有专职行医的苗族医生和侗族医生(在当时侗家人叫“药匠”)。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医药的需要日渐增加,于是民族医生中就开始出现家传,或以师带徒,通过口传、耳授、山中教认草药,治病中传诊疗技术,配药中传药方,炮制中传加工技艺等传承方式,一代一代往下传承应用,各民族民间医生人员逐渐增多,形成了一支为各族同胞养生、防病、治病保护人们健康的生力军,如我州剑河县南明镇建国前有人口7400多人,其中有职业医生7人,平均约每1005人中有一个民族医生;有一技之长的业余民间医有31人,约238人中有一人。这些史料说明,建国前的历史时期,在黔东南广大农村既无西医药,也无中医药的情况下,人们生病后,只有求助于民族民间医药,充分说明了我州民族民间医药在历史进程中对社会发展,对各族人民健康事业是做出过巨大贡献的。
二、建国以来黔东南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情况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州委、州政府十分重视民族传统医药学的挖掘、整理、继承工作,1958年5月16日全州首次中医、民族民间医药代表会议在镇远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有336人,州人民委员会副州长王耀伦主持会议,贵州省中医研究所所长武大党,省卫生厅中医科副科长王祖雄应邀参加会议并作了讲话,会议代表献出秘方、验方、单方1212个,会上统计全州有中医、民族民间医药人员2242人;同年10月州人民委员会批准成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卫生科学研究所”,1960年9月州卫生科学研究所对雷公山中草药源分布、品种、产量进行了调查,同时收集到民族民间单验秘方20600个(以上所收集资料可惜在文革时期被付之一炬);1978年4月23日,全州民族医药调查工作会在凯里召开,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各县政府分管领导和科委、民委、卫生局等部门的负责人,会议传达了全国民族医药工作会议精神,安排全州民族医药调查整理工作,拉开了我州民族医药挖掘整理研究工作的序幕。
(一)建立民族医药机构
黔东南州人民政府于1984年4月批准成了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所(是当时西南片区成立较早的民族医药研究机构),到2006年底止,全州有民族医药研究所9个、其中国有单位1个,民营8个,三个县有民族中医院,还有天柱县侗医精神病专科医院,台江县民族医院,以及各县的民族医生开设的民族医药诊所等。这些民族医药研究机构及专病专科的建设突出了民族医药特色,为挖掘整理、继承、开发和研究黔东南的民族医药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民族医药理论研究和专科专病建设概况
1、苗族侗族医药理论研究结硕果
民族医药工作者经过调查搜集,并对收集到的苗族、侗族医药史料进行了整理研究,编辑出版了《苗族药物集》、《侗族医学》和《侗医吴定元小儿推拿经验》、《苗族医学》等本民族医药专著,发表民族医药论文100多篇,不仅将苗族、侗族医药的基本理论及临床经验初步展现出来,而且结束了苗族侗族医药无文字记载的历史,为深入研究和发展苗族侗族等民族医药理论及民族医药文化提供了依据,为开发研制民族药新药提供了理论基础。现在州民族医药研究所已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达的《侗族药物方剂学》课题,并编写完成了《侗族药物方剂学》书稿,等待验收后即将出版,已编写完成的《侗族常用药物图鉴》、《苗族常用药物图鉴》和《黔东南州中医、民族民间医生名录》即将出版发行。正在整理编写的有《侗医吴定元——(草木春秋)书稿整理研究》、《黔东南中草药、民族药物名录》、《仫佬族单验方集》、《侗医诊断学》等民族医药书稿。
2、民族医药临床疗效凸现民族医药特色
⑴黔东南州民族医药研究所从民族民间请来民族医生,共同开设了以下几个专病专科。
侗医专科,由龙运光主任医师坐堂应诊。应用侗医药、中医药结合方法治疗各种肝病、肝硬化腹水、肝肿瘤、糖尿病、癌症术后康复、妇科病、中老年慢性疾病疗效显著。凸现了侗民族医药之特色。许多省内外的病人都慕名前来就医。
蜂医学疗法专科,由侗医杨灿中医生主诊,应用人工培养的药用活蜜蜂的针赘点穴位治病,可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偏瘫、高血压、各种神经痛、顽固性头痛等80多种疾病,从1996年开始到现在,接治了5000多例来自北京、江西、湖南、云南、四川、重庆、广东、广西等省区和省内各地区的患者,在国内有一定影响。
骨髓炎专科,由任阶廷医师主诊,主要是应用有排毒消炎、止痛拔脓、补体虚,散血生肌,加快坏死骨排出,促进受损骨的修复和瘘管口愈合作用的新鲜民族药,外敷和内服治疗,共收治骨髓炎病人200多例,总有效率达97%,对治愈患者进行回访未发现复发病例,并保持了无1例患者截肢的纪录。
⑵黔东南州中医医院开设苗医专科,由副院长、副主任医师郭韦韦主诊,应用苗医药方法治疗结核病、妇科病、中老年慢性疑难病方面很有特色,现在承担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达的苗医治疗肺结核病的苗药研究课题。
⑶全州各县的民族民间医应用苗族、侗族等民族医药治疗各种疑难病,都获得了很好的疗效。例如天柱县精神病专科医院的侗医龙之荣,应用侗医药治疗精神病、癫痫病1000余例,不仅治愈率高,而且复发率非常低;
苗族医师龙金光应用苗要配合针灸疗法治疗白内障疗效好,很受当地老百姓的欢迎。
锦屏县苗医杨忠华医生(苗医第五代传承人),他左手伤残,但应用自制骨折复位牵引器具,一个人一只手能做长骨骨折复位、包扎固定手术,敷上自己炼制的苗医接骨药膏,患者很快得以康复,杨医生的医德医术在锦屏县和周边地区享有比较高的信誉。
⑷近年来的调查中,发现全州各县民族民间有许多民族医生,在治疗高血压、高血脂、蛇咬伤、飞疔(皮肤炭疽病)、骨折、骨质增生、肝病、外伤性和中风后遗症引起的瘫痪等慢性疑难病都有很好疗效。实践证明民族医药真正体现了简便实用,疗效好,经济价廉,使农民看得起病,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三)民族药开发初见成效
到目前为止,我州共开发研究出5个民族药(枫荷除痹液、益肺止咳胶囊、金龙含片、龋齿宁口服液、蕲蛇药酒),已由地方标准升为国标药,由4家制药厂生产投放市场,2003年以来药品生产总值每年都在3000万元以上。从民族药中开发自用制剂品种较多,仅州民族医药研究所、州中医院就有近二十个,各县市的民族医生手中的就更多,这些自用制剂不但服用方便,而且疗效好,如骨髓炎外敷方、骨髓炎胶囊、吉芝胃灵胶囊、侗医降糖散等,有的制剂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四)建立全国第一个苗族侗族药物标本库
在全州中草药材资源普查的基础上,州民族医药研究所经过多年努力,基本摸清了黔东南中草药(包括民族药)的自然资源,现在已知在黔东南州境内有药用物种2800余种。黔东南自治州的面积仅占全国面积的0.3%,占全省面积的17.2%,然而就在这片小小面积的地区,却蕴藏着丰富的药材资源和丰富的少数民族民间验方资源,其中药用植物2624种、占全国药用植物物种23.5%(2624/11146),占全省药用植物物种的66.87%(2624/3924)(引自1987年的统计结果,还不包括仅为当地少数民族应用而不被外人所知的数百种天然药物),并编写出《黔东南中草药》(草稿)。2000~2006年间州民族医药研究所创建了全国首个苗族侗族药物标本库,该库收藏有全州药物标本2500多种,制作药物标本14000多份,并以实物标本,图表文字的形式,一目了然地展现出黔东南丰富中药、民族药资源的分布,资源的生态环境,资源蕴藏等多姿多彩的民族医药文化。
三、政府重视是发展民族医药事业的关键
黔东南州人民政府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开始,对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很重视,先后召开了几次专题会议,听取汇报,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研究、解决。2007年1月18日州人民政府召开全州民族民间医药工作大会,参加会议的有各县政府分管领导、科技局、卫生局、发改委和州属各部门负责人、民族民间医生代表共300多人。会议由州政府副秘书长何昌富主持,州委常委、州政府常务副州长龚绍涛亲自到会并讲话,省卫生厅副厅长、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朱征明到会并讲话,会议表彰了全州100名民族民间优秀工作者,这次会议的召开对全州民族民间医药给予了肯定,对全州民族民间医生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同时对全州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希望。
四、关于解决好民族民间医生执业准入资格和行医许可的做法和体会
1、学习国家有关民族政策,正确认识民族民间医生行医问题。
自从1999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颁布实施后,全国各地反响较大,主要原因是《执业医师法》中对民族民间医生行医许可的有关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定。既然是卫生法律法规,各地卫生执法部门就该遵照执行,所以对没有行医资格的民族民间医生行医的行为,都视为非法行医予以取缔,一律不准行医,这种做法不但引起了民族民间医生的茫然(一夜之间,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民族医药技术和方药遭到无辜的封杀,实在是想不通),而且引起了广大民众不理解等矛盾。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如何正确认识民族民间医生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解决好民族民间医生行医许可的难点,是关系到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对民族医药是否要扶持发展,对广大民众需要民族医药服务是否应当满足的问题。
为了解决好我州各县、市、区民族民间医生行医许可问题,做到既不违反已经颁布执行的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又要从实际出发解决好民族民间医生行医许可问题,于是我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一条关于“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四十条关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决定本地方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划,发展现代医药和民族传统医药”,以及《贵州省实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办法》第十条关于“在民间行医多年的民族医,中草医及确有一技之长者,经地、州(市)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考核认可后,可在户籍所在地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等有关法律和文件规定。州卫生局专题向州人民政府报告,提出了对全州各地确有专长的民族民间医生进行培训考核考试,对考试合格者允许在户籍所在地设置民族医疗诊所。
2、组织实施民族医药人员执业准入资格的具体做法
我们专题向州政府报告得到批准后,于2005年9月向全州各县卫生行政部门发出通知,由各县卫生局按通知要求的条件推荐报考名单,州卫生局审查,最后批准98名民族民间医生参加考试考核。
考试考核和培训工作的实施,我们根据《传统医师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第十四条关于“考核机构是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县级以上民族医疗机构”的规定,指定州民族医药研究所、州中医院、和州人民医院中医科,抽出具有中医副主任医师资格的8名人员组成考核考试小组,负责拟定考核内容,考试范围以及具体实施办法。考核考试结束后,由州卫生局最后审定,结果有55名合格,发给《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允许在本地从事医疗活动。从2006年上半年开始我们对这批获得“地方粮票”的民族医生做回访调查时,各地群众反映很好。民族医生工作起来信心十足,医疗责任心强,依法行医意识增强了,对振兴民族民间医药的热情非常高涨。当地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反映,这种做法既合法又有利于医疗市场秩序和管理。实践证明,我们这种做法,是行之有效的,对于继承弘扬和发展民族医药事业是十分有利的举措。
3、几点体会
⑴、政府重视是民族医药发展的关键。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历经各界领导对挖掘继承弘扬和发展民族医药事业,都是很重视和关心的,经常召开会议听汇报、拨出资金扶持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
⑵、我们卫生局作为政府行政职能部门,要加强学习,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紧紧围绕本州党委和政府制定的工作目标,结合本系统工作情况作好调查,经常向州委、州人大和州政府汇报工作反映问题,解决好基层卫生单位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⑶、我们体会到要做好民族医药工作,必须要有民族感情,要抱着挖掘、整理、继承和弘扬本民族原生态宝贵的文化遗产,传统医药文化的责任和热情去做好民族医药工作。
⑷、要注意培养民族医药工作的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技术专长,共同为民族医药事业作出努力。
五、下一步发展民族医药的几点思
1、争取建立一所州属民族医医院,病床50张,作为专供研究开发民族药临床前期研究的试验基地,集中高年资,临床经验丰富的民族医生坐诊,开展临床研究工作。
2、在各县人民医院设立民族医药专科,在州县两极中医院开展民族医专病专科建设。
3、继续举办民族医生培训班,提高民族医生理论水平和诊疗技术,继续开展考核考试工作,为民族医生执业准入做好保驾护航工作,以此促进我州民族医药事业的兴旺发达。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1 16:33
目录
概述
简介
位置
人口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