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滩水库,是岷江中游支流鲫江上游的一座大(2)型水库,位于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黑龙滩镇,地处仁寿县西北部,位于
成都平原的东南边缘,
龙泉山脉的二峨山西麓,距仁寿县城西北16千米。被誉为“西蜀第一海”。
历史沿革
1952年至1970年,仁寿县陆续在黑龙滩风景区修建了小水库、山平塘、山湾塘。
1969年8月,乐山地革委派工作组来到仁寿县,帮助仁寿县进行水利规划。
1970年2月,仁寿县革委决定修建蓄水9000万立方米的回龙寺水库。
1970年3月,乐山地革委要求仁寿县革委,向地革委报告修建回龙寺水库的具体方案。同年,仁寿县水电局提出,将回龙寺水库改为黑龙滩水库,增加蓄水至3.6亿立方米。
1970年5月,四川省革委通知仁寿县,同意修建黑龙滩水库。
1970年10月1月,仁寿县人民开始修建黑龙滩水库。
1972年1月25日,黑龙滩水库大坝宣告建成。
1972年3月13日,黑龙滩水库实现首次开闸放水。
1974~1975年,水库进行除险加固。
1985年,黑龙滩水库宣告竣工,最大蓄水3.6亿立方米。
11993~2008年,水库进行除险加固。
位置境域
黑龙滩水库是岷江中游支流鲫江上游的一座大(2)型水库,大坝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黑龙滩镇,距仁寿县城5千米。黑龙滩水库大坝控制流域面积185.5平方千米,占鲫江流域面积的35.2%。库区位于成都平原东南边缘,龙泉山余脉二峨山西麓。水域面积23.6平方千米,最大蓄水3.6亿立方米。
水文特征
黑龙滩水库为年调节水库。水库校核洪水位485.13米,设计洪水位484.03米,防洪高水位483.74米,正常蓄水位482.13米,防洪限制水位480.13米,死水位466.13米。水库总库容3.60亿立方米,正常库容3.00亿立方米,调洪库容1.22亿立方米,防洪库容1.02亿立方米,兴利库容2.36亿立方米,死库容0.64亿立方米。水库形态为山丘型,水面面积23.6平方千米。
2020年12月,黑龙滩水库达到湖库Ⅰ水质标准。
流域特征
地质
黑龙滩水库东南为深丘峡谷,西北系浅丘台地,以第四系侏罗系红色黏土岩和砂质黏土岩为主。
地貌
黑龙滩水库,拥有7峡7坝85座群岛,湖岸线长310千米,南北长25千米,水面23.6平方千米,大坝高53米,长271米。
气候
黑龙滩水库库区属亚热带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7.2摄氏度,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022毫米,多集中在6—8月,多年平均年入库径流量6678万立方米,多年平均年输沙量56.6万吨。从都江堰灌区东风渠四期干渠取水1.10亿立方米。
资源状况
水资源
黑龙滩水库,最大蓄水量3.6亿立方米,基本蓄水量3亿立方米,担负着
仁寿县及周边区县120万亩农田灌溉和200多万人口饮用水供给。
植被资源
黑龙滩水库,植被覆盖率98%,森林覆盖率68%,库区植被为阔叶林为主。
主要景点
大坝
大坝高53米,长271米,系用27万立方米条石砌成的弧形重力巨坝,巍峨磅礴,雄伟壮观。坝侧建有
郭沫若手书的“黑龙滩水库”三角碑及石刻浮雕。是景区游、购、娱、吃、住、行中心。
壁虎崖
虎崖观景台,视野宽阔,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龙崖观
龙崖观位于黑龙滩五里桥,有天下一绝美誉,观里有“怪石墨竹”传奇故事。
蟠龙岛
蟠龙岛位于景区中部,四面环水,毗邻中心区,与报恩寺相望,面积17.5平方米。岛上建有游山道、驭龙亭、观景亭、书画院、猴园;刻有著名书画家
冯建吴先生的手迹“蟠龙岛”,沿东面峭壁还刻有高17米,长18米的巨龙头和40米龙身。
报恩寺
报恩寺位于景区第一峰陈大山,三面环水,建于1989年,由山门殿,千手观音殿、山神殿、大雄宝殿、钟鼓楼组成,2001年在主峰陈大山完成13层高39.96米,76尊佛像的佛牙舍利塔,是县境内佛教朝圣的最佳处。
三大湾
三大湾位于景区腹心地带,大型岛屿之一。该岛形貌奇特,弯多水深,岸线曲折,与西部丘陵一桥相连。岛上有花果山、风披山、阿弥伦佛山、小连山、草坪山、小蓬莱山等,山山相连,岛岛相望,环境幽静,树木葱郁,被省林业厅命名为“省级森林公园”。
青龙咀
青龙咀位于主航线上,岛上有省林科院试验场引种世界各地300多种珍稀林木花卉,混交繁茂,四季景色,多彩多姿,常年鸟语花香,环境优美,惹人留恋。
太乙坝
太乙坝位于景区北端,由龙岩、大佛、五里桥和大梁子组成。传说太乙真人斩恶龙岩驻足于此而得名“太乙坝”。大梁子山(岛)面积85公顷,是景区85岛之最,临水岩壁上刻有长10余米无头巨龙,有明万年间镌刻的“龙壁”二字.旁有唐代镌刻的弥勒佛像和碑文;佛像两旁石上分别是泼水现竹和泼水现字奇观。
价值意义
综述
黑龙滩水库是都江堰灌区东风渠五期工程(又称黑龙滩灌区)的骨干囤蓄水库,功能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供水、发电、养殖等综合效益。
灌溉
设计灌溉仁寿县7.07万公顷、乐山市井研县0.995万公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6.15万公顷。可供眉山市新城区、仁寿县城区和灌区125万人、100多万头牲畜生活生产用水,年供水量约1950万立方米。
社会生活
水利工程
黑龙滩水库枢纽建筑物主要有大坝、溢洪道、泄空洞、引水渠及输水隧洞。大坝为浆砌条石弧形重力坝,拱弧半径500米,坝顶高程455.33米,最大坝高53米,坝顶长271米,坝顶宽6.6米。溢洪道为开敞式4孔,净宽8米,安装弧形钢质闸门,最大泄流量764立方米每秒。引水渠从东风渠四期干渠勤劳闸取水,渠长3.6千米,取水流量35.0立方米每秒。输水隧洞前设有挡水坝,坝高14米,为均质土坝,坝上设塔式放水闸,隧洞长98.7米。库区内共有副坝14座,其中9座为浆砌条石重力坝,5座为土石坝。
移民安置
黑龙滩水库淹没耕地1098.4公顷,迁移9852人。移民安置实施以农业为主的方针,在本县范围调剂耕地(含划拨公有地)进行安置。
参考资料
黑龙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眉山市委员会.2017-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