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背胡狼雄性略大于雌性。头体长96-110厘米,肩高38厘米,东非种群体重7-13.5千克 ;南非种群体重6.8-9.5千克。是一种长腿,中等大小的
犬科动物,带有类似
狐狸状的尖口吻。背部的黑色和银色马鞍标记为该物种提供了独特的外观和名称。黑色皮毛从脖子后面延伸到尾巴。身体的其余部分主要是红褐色到棕褐色,体侧和腿部变得更红。它们有一条浓密的大尾巴,尾尖黑色。有一双大而尖的耳朵。长腿融合了前肢的骨骼,使其成为一名出色的跑步者,并使其能够长时间保持每小时12至16公里的慢速跑步。
黑背胡狼栖息于陆地生物群落,包括稀树草原或草地灌丛森林。栖息地从小城市到大城市的郊区到
纳米布沙漠都很不一样。它们往往在年降水量在100-200厘米之间的干旱地区更为常见。此外,在生活在开阔的草原,农业耕植区,人类发展为这个物种提供了额外的食物来源。
黑背胡狼是一种一夫一妻制的领地动物,其社会组织与
金豺极为相似,是适应性极强的社会性高度发达的动物。基本社会单位是一对配偶,通过粪便和尿液来标记领地范围和界线,群体成员共同保卫。黑背胡狼的领地可达10.6平方公里。它们是一种机会主义的清道夫和捕食者,食用既丰富又容易获得的食物,并且捕食它自己的猎物。
饮食通常包括爬行动物、鸟类及其卵、植物、贻贝和鱼类等海岸垃圾,腐肉甚至人类垃圾。还以无脊椎动物和中小型哺乳动物为食。利用其巨大的能够活动的耳朵检测在跳跃之前它们并捕捉不知情的猎物。主要是夜行动物,在人为干扰低的地区活动延伸到日光。
原产地:安哥拉、博茨瓦纳、吉布提、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莱索托、莫桑比克、纳米比亚、索马里、南非、南苏丹、苏丹、斯威士兰、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乌干达和津巴布韦。
黑背胡狼生活在非洲。 该物种生活在两个分开的区域,相距约900公里。 一个地区包括南非、纳米比亚、博茨瓦纳和津巴布韦在内的非洲大陆南端。 另一个地区位于东部海岸线,包括肯尼亚、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这种分离可能因地理原因而存在。坦桑尼亚北部的
奥杜威峡谷(东非大裂谷的一部分)位于两个种群之间。该地区自然环境非常干旱,使大多数生物的生活条件极其困难。
胡狼属犬科,家庭为“一夫一妻”制,雄兽和雌兽结成伴侣后将
厮守一生。交配季节5-8月份,雌性孕期60天左右,每胎产仔1-9只。幼仔2岁后独自生活。在当年出生的黑背豺幼体中,有三分之一的个体将留在母亲的身边,并与母亲一起度过下一年的
繁殖季节。因此经常会形成由3-5只成体组成的群体。其中的非繁殖个体便充当帮手,帮助生育的双亲保护和抚育幼体。帮手为家庭所提供的帮助是多方面的。当幼体在地下洞穴中出生以后,第一次出洞活动是在发育到第3-4周的时候,但它们对授乳的母亲有很大的依赖性,直到第8-9周时才断奶,此后还要依靠成体为它们带回食物,直到3个月后才能独立进行捕猎。在这段时间内,帮手们将对幼体的正常发育发挥重要的作用,它们既可以通过将食物直接反吐来饲喂幼体,又可以作为保育员看护和保卫幼体,以及清理
巢穴等。由于当地生活的
鬣狗是黑背豺幼体的主要天敌,所以当黑背豺的双亲离巢外出时,帮手的存在便使幼体所面临的危险性大大减少。此外,帮手们还经常与幼体一起玩耍,这样有助于幼体通过玩耍学习狩猎的技能。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黑背胡狼可携带狂犬病、
犬细小病毒、
犬瘟热,犬腺病毒、犬埃里希体和
非洲马瘟等疾病。
埃托沙国家公园的黑背胡狼还会携带
炭疽病。黑背胡狼是主要的狂犬病媒介,并且与流行病有关,这种流行似乎每4-8年发生一次。津巴布韦的黑背胡狼能够独立于其他物种维持狂犬病。虽然口蹄疫疫苗对黑背胡狼有效,但狂犬病的长期控制仍然是流浪狗不接受相同免疫接种的地区的一个问题。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4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