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短脚鹎
鹎科短脚鹎属鸟类
黑短脚鹎是鹎科短脚鹎属鸟类。体长22-26厘米,嘴鲜红色,脚橙红色,尾呈浅叉状。羽色有两种色型,一种通体黑色,另一种头、颈白色,其余通体黑色。有10个亚种分化。
形态特征
黑短脚鹎羽色变化较大,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前额、头顶、头侧、颈、、喉等整个头、颈部均为白色(东南亚种),有的白色一直到胸(四川亚种);其余上体从背至尾上覆羽黑色,羽级具蓝绿色光泽,翅上覆羽与背同色,飞羽和尾羽黑褐色;下体自胸或自腹往后黑褐色或黑色,尾下覆羽暗褐色具灰白色羽缘。另一种通体全黑色或黑褐色,上体羽缘亦具蓝绿色光泽,有的背和下体较灰。
虹膜黑褐色,嘴鲜红色,脚橘红色。
大小量度:体重♂41-67克,♀44-63克;体长♂216-276毫米,♀213-255毫米;嘴峰♂23-28毫米,♀21-24毫米;翅♂113-132毫米,♀106-126毫米;尾♂96-120毫米,♀95-108毫米;跗蹠♂17-21毫米,♀17-21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冬季主要栖息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树林中,夏季可上到海拔1000-2000米,有的地方(如云南玉龙山)甚至进到海拔2500-3000米的中高山地带,垂直迁徙现象极明显。通常生活在次生林、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及其林缘地带,冬季有时也出现在疏林荒坡、路边或地头树上。
生活习性
迁徙:主要为留鸟,部分在长江以北地区繁殖的种群为夏候鸟,冬季迁到南方越冬。
习性: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有时亦集成大群,特别是冬季,集群有时达100只以上,偶尔也见和黄臀鹎混群。性活泼,常在树冠上来回不停地飞翔,有时也在树枝间跳来跳去,或站于枝头。偶尔也见栖立于电线上,很少到地上活动。善鸣叫,有时站在树顶梢鸣叫,有时成群边飞边鸣,鸣声粗厉,单调而多变,显得较为嘈杂。
食性:主要以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植物果实、种子等植物性食物,属杂食性。动物性食物主要有蜂、天牛、象甲、甲虫、蝗虫、蚂蚁、蝽象等鞘翅目膜翅目直翅目鳞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植物性食物主要为浆果、榕树果、乌桕种子等。
分布范围
世界
现存(留鸟):阿富汗、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泰国和越南。
现存(季节性不确定):孟加拉国、中国香港和马来西亚。
中国
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北至陕西南部、湖北、湖南、安徽,东至江苏、浙江、福建、台湾等东南沿海各省,南至广西、广东、海南岛,西至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东南部。
繁殖方式
繁殖期4-7月。营巢于山地森林中树上,巢多置于乔木树水平枝上,距地高15-18米。巢呈杯状,主要由细枝、枯草、树皮、树叶、苔藓等植物材料构成,内垫有松针和细草茎叶,巢外还有蛛网。每窝产卵2-4枚,卵呈卵圆形,卵的颜色变化较大,从白色、淡红色到粉红色,被有紫色、褐色或红褐色斑点。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全球种群数量尚未确定,但该物种被描述为普遍非常普遍,而中国和美国的全国种群规模估计约为10,000-100,000个繁殖对。 中国台湾有100,000-1,000,000个繁殖对。趋势判断,如果没有任何下降或严重威胁的证据,则认为物种数量稳定。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06 22:24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