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故城
明代朱栴诗作
《黑水故城》是明代朱栴所作的一首诗。
作品原文
黑水故城①
日落荒郊蔓草寒②,遗城犹在对残阳。
秋风百雉藓苔碧③,夜月重关玉露凉。
枯木有巢栖野雀,断碑留篆卧颓墙④。
绕城黑水西流去,不管兴亡事短长⑤。
作品注释
①这首诗选自《宣德宁夏志》。“黑水故城”是朱栴删修的西夏八景之一。原诗题下注:“即赫连所筑统万城。”东晋义熙三年(407年),匈奴赫连勃勃占领高平(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是年六月,勃勃自认为是华夏第一朝夏朝夏后氏之裔胄,便决定以“夏”为国号,正式建立起大夏政权,他自称大夏天王、大单于,建元龙升。赫连勃勃在他的势力达到最鼎盛的时候,准备建都城,修宫殿,以显示自己的威势。义熙九年(413年),勃勃征发民众10万人,在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地区修筑都城。为了确保城墙坚固,筑城之士皆要蒸熟。城墙基厚30步,上宽10步,高6丈余。城郭立四门,东曰“招魏门”、南曰“朝晋门”、西曰“服凉门”、北曰“平朔门”。城内宫墙高3丈余,也用蒸熟土筑成。宫中台榭高大,殿阁雄伟,装饰极其侈丽。筑城时,都要用铁锥刺土试其城墙坚硬程度,只要铁锥刺进一寸,即令其重筑,并将原筑城工匠诛杀,把尸体筑入墙内,故城墙坚硬得可以磨砺刀斧。城池宫阙建成后,勃勃取“统一天下,君临万邦”之义,命名“统万”,史称统万城。公元430年,大夏被北魏灭亡,改统万城为夏州。隋时梁师都据此称帝,后降唐。唐末党项拓跋思恭镇夏州,宋时为西夏地。元时州废。到了960多年后的明朝,只剩下颓垣残壁、蔓草丛生的统万城(即夏州),便成了明代旧西夏八景之一。因该城在黑水(今陕西横山县西北长城外无定河北岸支流淖泥河)之南,故称黑水故城。
②蔓草寒:《乾隆宁夏府志》作“蔓草黄”,此从《宣德宁夏志》。蔓草,蔓生的杂草。
③百雉:雉,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百雉,谓三百丈长的城墙。
④篆:指断碑上用篆体字铭刻的碑文。颓墙:坍塌的城墙。
⑤短长:是非,优劣。犹如“说长道短”的意思。
作者简介
朱栴(1378~1438),号凝真。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四月十三日册封为庆亲王,封地宁夏。因当时宁夏粮饷不足,暂住古韦州城(今宁夏同心县韦州镇)。建文三年(1401年),奉命迁王府于宁夏(今银川市)。死后谥曰“靖”,故称“靖王”或“庆靖王”。朱栴天资聪颖,学问广博,长于诗文、草书。著有《(宣德)宁夏志》等著作。
参考资料
宁夏古代风光诗选.网易博客.2011-05-20
宁夏古代风光诗选.网易博客.2011-05-16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7 19:14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作品注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