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组是地质学术语,孟宪民、许杰等最初所建的黑山灰岩,仅为现称的黑山组中部灰岩分层(或夹层),花友仁(1959)及中国地层委员会(1959)扩大了孟、许氏划分的上下界限及范围,指澄江组之下,落雪组之上的板岩夹灰岩,并称为黑山板岩或黑山板岩组。1962年王可南改称黑山组。
上部与下部均为黑色炭质板岩,下部夹蓝灰色粘板岩,在上下板岩中间(中部)主要为深灰色薄-中层状泥质灰岩、白云岩夹薄层板岩。中部灰岩与上部板岩之间常夹有基性火山沉积砾岩及
凝灰质砂岩,底部常有层状铜矿。板岩含微古植物Trachysphaeridium, Asperatopsophosphaera, Pseudozonosphaera, Sicyomipha, Scaphita 等属。厚250~1786m。该组仅分布于东川一带。滇中区称鹅头厂组,大体为黑山组的同时异相,均为含铜层位。岩性特征略有差异,目前暂予保留。与下伏落雪组、上覆青龙山组(绿汁江组)均为整合接触,厚1000~35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