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脸牡丹鹦鹉(学名:Agapornis nigrigenis):体长13-14厘米,体重38-40克。这种鹦鹉鸟体为绿色,额头、前额为红棕色;眼睛和鸟喙之间、脸颊、喉咙为黑棕色;头部后方和颈部为暗黄绿色;胸部上方为橘红色,到了胸部下方渐渐变为黄绿色;腹部和尾巴内侧覆羽黄绿色,尾部为浅绿色;眼睛外有一圈粗宽的白眼圈,鸟喙红色,虹膜棕色。
形态特征
黑脸牡丹鹦鹉体长13-14厘米,体重38-40克。这种鹦鹉鸟体为绿色,额头、前额为红棕色;眼睛和鸟喙之间、脸颊、喉咙为黑棕色;头部后方和颈部为暗黄绿色;胸部上方为橘红色,到了胸部下方渐渐变为黄绿色;腹部和尾巴内侧覆羽黄绿色,尾部为浅绿色;眼睛外有一圈粗宽的白眼圈,鸟喙红色,虹膜棕色。幼鸟体色较暗,鸟喙带有黑色。
栖息环境
黑脸牡丹鹦鹉主要栖息于生长合欢属植物的灌木丛林、丛棘平原和介于600-1000米开阔的草地;偏好在河谷区活动。栖息地面积约为2500平方公里。1974年的研究表明,黑颊爱情鸟主要分布在赞比西河周围的树木繁茂的地区。这些树林只有几米宽,然后变成干燥的大草原。画廊森林对其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树上的空洞提供给该物种筑巢,河水给它们提供了沐浴的场所。
生活习性
栖息地通常离水源区很近,平常一小群到数十只左右一起活动。在繁殖季会组成20-100只左右的群体,生性非常吵杂;会大批聚集于农耕区,觅食黍类、玉米和谷类作物等;有季节性迁移的习性,平常是游牧性质的鸟种,活动的地点完全视食物充足与否而定。
黑脸牡丹鹦鹉每天至少需要喝两次水,季节是决定日常活动的关键因素。 在非繁殖季节,这个物种聚集在大群多达800只,在清晨和傍晚饮水和进食时达到最高峰。主要以一年生草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种子为食,包括小米和高粱等作物,但也会寻觅各种其他植物性食物,如叶子、花蜜、果肉、无脊椎动物、树皮和苔藓,时常吃一些含盐份高的土壤。
分布范围
分布于赞比亚西南部,在赞比西河和卡夫埃河流域的旱季有两个族群可区分。这一物种的未经证实的记录也存在于博茨瓦纳、津巴布韦和纳米比亚的卡普里维地区(Caprivi region)。
繁殖方式
黑脸牡丹鹦鹉在野外的繁殖季为11-12月,在维多利亚瀑布区为9月;人工豢养的黑脸牡丹鹦鹉繁殖难度并不高,繁殖期大多在春季开始,可以提供20×20×30厘米的厚木巢箱。要提供筑巢所需的材料(如稻草、树枝、纸张)等,供其筑巢,也可群养繁殖,全年均能繁殖。一次产4-6枚卵,常有未受精的情形发生,孵化期约18-23天,有时雌鸟在第2枚卵生下后才开始孵卵,幼鸟约1个月后羽毛长成,育雏期间需提供足量的食物供亲鸟喂食,亲鸟如缺乏足够矿物质可能会拔幼鸟的羽毛,建议可于2星期左右或更早将幼鸟移出手养。如果缺乏矿物质,亲鸟会有拔去幼鸟身上羽毛的倾向,照顾得宜的话一年他们可以繁殖数次,但是为了亲鸟的健康一年最好不要超过两次。
亚种分化
单型种,无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虽然有证据表明对野生捕获的黑脸牡丹鹦鹉的需求非常低,但仍然是该物种野生种群下降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20世纪30年代在野生捕捞鸟类贸易中实施的禁令继续得到执行。黑脸牡丹鹦鹉保护的当前主要目标是减少对现有水源的干扰并创建额外的永久性饮水场所。 希望这将鼓励物种返回其原生存范围内的区域。 保护主义者的另一个优先事项是继续与农业社区互动,特别是在学校,以促进当地居民对的黑脸牡丹鹦鹉的保护。 从长远来看,还必须定期监测黑脸牡丹鹦鹉种群,为未来的保护措施提供信息。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易危(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