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头海蛇(学名:Hydrophis melanocephalus)是
蛇亚目眼镜蛇科海蛇属下的一种有毒海蛇,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海、澳洲及日本之间的海域,是日本的受保护动物。目前未有任何亚种被确认。
黑头海蛇头小;体前段细长呈圆筒状,后段较粗而侧扁。眼大于眶前鳞;前颞鳞通常单片且较大;下唇鳞2、3片之后的唇缘有一列小鳞。背鳞光滑,覆瓦状排列,中段33~41行,具棱;腹鳞常具二个小结节。头背黑色,前额鳞上有黄色斑纹;体背橄榄色或淡灰色;腹部淡黄色,具黑色斑纹,斑纹于体前部与腹中线会合形成环纹。全长810~1500mm。
黑头海蛇的毒素以神经毒素为主要成分,人类中毒后会出现全身疲惫乏力、肌肉刺痛、活动能力出现障碍、呼吸困难、麻痹等症状,最恶劣情况可能导致死亡。倘若肢体被黑头海蛇所咬,应立即将伤口近心脏一端的肢体紧缚起来,阻缓血液间的毒液运行,而且尽量将毒血抽出,同时尽快求医接受适当治疗。
黑头海蛇主要栖息于热带至亚热带的海域(栖于海岸外约50m以内的礁石水域中),是完全水栖型的蛇类,于陆地上活动困难。它们多于日间出没,以捕食鱼类为主。繁殖方面,黑头海蛇属卵胎生蛇类,雌蛇每年约于十月时生产,每次能诞下约四至五条幼蛇。
虽然大部分海蛇都没有主动攻击人类的倾向,然而黑头海蛇却属于较具攻击性的成员,而且它们遇到人类时,不会采取纯回避的消极态度。每年在日本冲绳一带,均会有数宗黑头海蛇咬死人类的事件,因此在遭遇野生黑头海蛇的时候必须谨慎小心。
黑头海蛇的繁殖形态为
卵胎生,10月左右一次产4~5条幼蛇。据报道于8月间在台湾省安平港捕获的15条标本中,9条已怀孕,解剖3条,共得14个发育良好的胚胎。在台湾海域,其生殖期为8~9月。捕食小鳗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