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卷尾是雀形目卷尾科一属,又称铁练甲、铁燕子、铁林哥、羊蹄刺、榨油郎,体长约30厘米全身蓝黑色而具金属光泽,尾长且分叉较深。幼鸟似成鸟,金属光泽弱,下腹部具近白色的横纹。虹膜暗红色,嘴黑色,脚黑色。
形态特征
黑卷尾雄性成鸟(繁殖羽):全身羽毛呈辉黑色;前额、眼先羽绒黑色(在个别标本的嘴角处具一污白斑点,但不甚明显)。上体自头部、背部至腰部及尾上覆羽,概深黑色,缀铜绿色金属闪光;尾羽深黑色,羽表面沾铜绿色光泽;中央一对尾羽最短,向外侧依次顺序增长,最外侧一对最长,其末端向外上方卷曲,尾羽末端呈深叉状;翅黑褐色,飞羽外翈及翅上覆羽具铜绿色金属光泽。下体自颏、喉至尾下覆羽均呈黑褐色,仅在胸部铜绿色金属光泽较著;翅下覆羽及腋羽黑褐色。
雌性成鸟:体色似雄鸟,仅其羽表沾铜绿色金属光泽稍差。
幼鸟:体羽黑褐色,背、肩部羽端微具金属光泽;自上腰至尾上覆羽呈黑褐色,后者具污灰白色羽端,呈鳞状斑缘;尾羽黑褐色;翅角污灰白色。下体腹、胁和尾下覆羽黑褐,均具污灰白色羽缘;个别标本尾下覆羽基部黑褐,具灰白色羽端长达11毫米,外观呈污灰白色。
雏鸟:巢内雏鸟全身被暗褐黑色绒毛羽。
虹膜棕红色:嘴和脚暗黑色;爪暗角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40-65克,♀42-57克;体长♂235-300毫米,♀243-285毫米;嘴峰♂21-29毫米,♀21-28毫米;翅♂135-152毫米,♀133-144毫米;尾♂133-176毫米,♀129-166毫米;跗蹠♂18-23毫米,♀18-22毫米。 (注:♂雄性;♀雌性)
(注:黑卷尾图册网址)
栖息环境
黑卷尾栖息活动于城郊区村庄附近和广大农村,尤喜在村民居屋前后高大的椿树上营巢繁殖。多成对活动于800米以下的山坡、平原丘陵地带阔叶林树上;在中国西藏则栖息在海拔2000-2500米的针阔混交林缘。
生活习性
平时栖息在山麓或沿溪的树顶上,或在竖立田野间的电线杆上,一见下面有虫时,往往由栖枝直降至地面或其附近处捕取为食,随后复向高处直飞,形成“U”字状的飞行。它还常落在草场上放牧的家畜背上,啄食被家畜惊起的虫类。性喜结群、鸣闹、咬架,是好斗的鸟类,习性凶猛,特别在繁殖期间,如红脚隼、乌鸦、喜鹊等鸟类侵入或临近它的巢附近时,则奋起冲击入侵者,直至驱出巢区为止。
黑卷尾鸣声噪杂而粗糙,似“chiben-chaben”连续鸣叫,此起彼伏相互呼应,特别在清晨黎明时,故村民给以美称“黎鸡”。
黑卷尾在飞翔中能于空中捕食飞行昆虫,类似家燕敏捷的在空中滑翔翻腾,在南方俗称“黑鱼尾燕”。食物以昆虫为主,如蜻蜓、蝗虫、胡蜂、金花虫、瓢、蝉、天社蛾幼虫、蝽象等膜翅、鞘翅及鳞翅类的昆虫。
分布范围
分布于阿富汗、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新加坡、斯里兰卡、泰国、越南。候鸟:关岛、北马里亚纳群岛。
旅鸟: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韩国、阿曼、阿拉伯联合大公国。
中国为吉林以南东部各地至西南、西藏为夏候鸟,云南南部、海南以及台湾为留鸟。
繁殖方式
繁殖在6-7月间。巢以高粱秆、草穗、枯草细纤维、植物纤维、细麻纤维、棉花纤维交织加固而成,织成浅杯状,常置于榆、柳等树巅,细枝梢端的分叉处。6月下旬可看到刚出巢幼鸟停留在巢附近的树上等待亲鸟哺食。雌雄亲鸟均参加孵卵和育雏。黑卷尾巢呈碗状;巢高约70毫米,巢深35毫米,内径90毫米,外径约130毫米。卵产3-4枚,卵壳乳白色,上布褐色细斑点,钝端有红褐色粗点斑。卵径约为24毫米×19毫米。由雌雄亲鸟轮流承担,孵化期16±1天。雏鸟晚成性,刚孵出时雏鸟全身裸露,仅背部和头顶着生有少许绒羽。雌雄亲鸟共同育雏,留巢期20-24天。
亚种分化
(7亚种)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发现记录
2022年8月4日,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开展2022年生物多样性综合调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在青海湖沙岛内观测记录到黑卷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