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女性主义
基于黑人女性的女性主义运动
黑人女性主义(Black feminism),是基于黑人女性独特经验的女性主义。发端并主要活跃于欧美国家
历史
黑人女性主义探索黑人女性追求自由、平等和正义的独特经验。其发展历程与欧美女权运动和美国黑人种族政治几乎同步,与两者构成对立共生的辩证关系
在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第一波欧美女权运动中,黑人女性积极参加妇女选举权运动废奴运动,涌现出M.W.斯图尔特、哈莉特·塔布曼、M.C.特雷尔、M.M.白求恩、A.J.加维等社会活动家。S.特鲁斯的《我不是女人吗?》(1851)、A.J.库珀的《来自南方的声音》(1892)和I.B.威尔斯的私刑研究作品等被视为黑人女性问题的经典著述。这些先驱揭示出黑人女性遭受性别、种族和阶级等多重压迫,与黑人男性和白人女性的诉求既有共性,又有差异,从而在认识论和社会运动等方面为黑人女性主义的勃兴奠定了基础。
在20世纪60~80年代第二波欧美女权运动和美国黑人民权运动中,黑人女性的边缘化问题日趋尖锐,以T.C.班巴拉主编的文选《黑人女性》(1970)为标志,黑人女性主义运动正式拉开帷幕。1973年,美国全国黑人女性主义组织(NBFO)成立。次年,康巴希河团体发布《黑人女性主义声明》。T.莫里森、A.洛德、A.沃克、M.华莱士等作家和知识分子通过写作与教学,致力于构建黑人女性的知识与话语主体地位,抵制欧美主流女性主义的文化霸权,同时反抗性别歧视和其他形式的剥削与压迫。B.史密斯、B.胡克斯、A.戴维斯、P.H.柯林斯、K.克伦肖等学者对黑人女性主义的理论化贡献卓著,其中交织性理论影响最大。
影响
黑人女性主义植根于黑人女性的独特经验,但力图摆脱身份政治的窠臼,反抗一切形式的压迫机制,带动了有色人种女性主义、第三世界女性主义和后殖民女性主义等更大范围的文化革新运动。
参考资料
黑人女性主义.《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30 14:29
目录
概述
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