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阳关,位于浚县城南4公里的角场营村外,现存一高约6米的台地。以地呈圆形,面积1.3平方公里,台下便是黄河故道;台地与古金提相连。其地表散存有唐宋以来的砖瓦残片。据当地人讲,五十年代初于台下挖土井进,曾掘出沉船枯木。该台又俗称“四女台”。经方物工作者考证,这里就是古代黎阳城的门户——黎阳关遗址。
黎阳关位于古黄河北岸,与对岸的滑台(今滑县)隔河相望。千百年间,它不仅是兵家角逐中原的重要关塞之一,也是商贾客旅出人黎阳(今浚县)南行大梁(今开封)的交通要道.历史文化名城浚县之所以能在两千多看间没治建制,延续发展,黎阳关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黎阳关最初是一个渡口,称黎阳津,北齐时才建关设谥。据《
北史·阳斐传》载,北齐天保年间(约公元555年)“石济河溢,桥环,阳斐移津于白马,中河起石,两岸造关城,累年乃就。”自此,这面是黎阳关,对面称白马关。北周时正式称黎阳关,五代时又称黎阳口,金代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改道南徙后,关津自然废止。
黎阳关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历史上曾起着重要的军事要塞作用。在有关黎阳关的战事中,有两次最为著名。一次是晋隆安二年(398年)后燕慕容德率户4万、车7000自邺(今安阳北)向滑台迁徙,行至黎阳津,狂风大作,拓跋魏追军降至,三军惊恐,欲退黎阳城,谁知天公作美,当晚黄河结冰,军民踏冰渡河。等到魏军赶到时,河水融化,魏军无奈,只好“望河兴叹”,而慕容德却暗暗庆幸,遂改黎阳津为“天桥津”。
再一次就是宋金之战。宋时,黄河上曾架有浮桥。北宋末,金兵南犯,黎阳关成了京都屏障。靖康元年(1126)正月初二,金兀术攻克汤阴后,兵临浚州(今浚县)。当时宋朝内侍梁方平所部驻扎在黄河北岸,见金兵来到,仓促溃逃,南岸守桥兵丁望见金兵旗帜,即烧浮桥,结果将梁方平的逃兵淹死数千人。梁方平不战而逃,唯有其部将韩世忠力战金兵,血染黄河,最后杀出了重围。金兵占据浚州后,乘小船渡过了天堑黄河,追击宋军,直捣京师。
黎阳关缘何又称“四女台”?相传,当初筑台建关时,因黄河水势凶猛,基石无法扎牢。巫仙占卜,说是需将四名贞女垫进台基,才能保证平安建造。黎阳县令的两位女儿得知此事后,深明大义,不让骚扰民众,自告奋勇,情愿以生命来换取黎阳关的建成。河对岸的滑县县令膝下无女,只好在民间认了两个干女儿。奠基那天,四女面对滚滚波涛,含泪与亲人诀别,跳入水中,分站四角,让民工用沙石将自己的躯体筑进了台基,黎阳关才顺利建成。这仅仅是一个民间传说。故事能流传至今,寄托了人们对黎阳关的追念以及对建关人的崇敬。
《
元和郡县志》卷八滑州白马县:“黎阳津一名
白马津,后更名黎阳津……高齐文襄征颖城,仍移百济关于此,即造桥焉,改名曰白马关,周又改名黎阳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