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服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黎族服饰是流传于海南省的以黎族传统的纺、染、织、绣四大工艺为基础,利用海岛棉、麻、木棉、树皮纤维和蚕丝等织造缝合而成的民族服饰,其演变历史达数千年之久。在传统黎族服饰中,黎族妇女常穿直领、无领、无纽对襟上衣,有的地方穿贯头式上衣,下穿长短不同的筒裙,束发脑后,插以骨簪或银簪,披绣花头巾,戴耳环、项圈和手镯。男子传统装束一般结发于额前或脑后,上衣无领、对胸开襟,下着腰布(吊襜),部分美孚黎男子上衣与女子无多大分别。
起源发展
在远古时期,黎族先民就学会了制作服饰。黎族服饰的始祖是树皮布。在海南岛新石器文化遗址中,有大量陶纺轮、石环、石珠、陶耳坠等物出现,表明当时人们能制作各种形式的装饰品,已懂得手工制布且已从事纺织。在海南省三亚市英州乡古楼村(今陵水黎族自治县英州镇古楼村)临海的沙丘、通什市(今五指山市)西北一带的小山丘上、琼中县境内以及文昌县两边坡和昌田坡等旧石器遗址都曾出土过陶器纺轮。在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洪玛坡遗址(太坡镇尼下村东2公里的洪玛坡)还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有肩石拍,另外在陵水县、白沙县也发现了石拍。
这些出土的文物表明,在远古时代,海南岛就有了制作服饰的工具,黎族先民已懂得使用石拍工具制作原始服饰树皮衣。秦汉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黎族先民的服饰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据历史文献记载,古代黎族先民普遍喜爱穿短衣、筒裙。《汉书》中记载:“自合浦徐闻南人海,得大州,东西南北方千里,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略以为儋耳、珠崖郡,民皆服布如单被,穿中央以贯头。”“贯头”即贯头衣,穿时从服布中的洞由头贯之。汉代儋耳、珠崖郡民穿的贯头衣应是后世黎族筒裙服饰的最初形态。
至唐宋时期,黎族的衣饰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此时,黎民的衣服已由贯头衣发展为筒裙。《旧唐书》中云:“南平僚者,男子左衽,妇人横布两幅,穿中而贯其首,名日‘通裙’。”到了唐代,黎族先民“僚”服饰已不再是单一的贯头衣,而是出现了男女区别的现象。在黎族先民中,男子喜穿衣襟向左掩的“左衽”,妇人则喜爱穿“通裙”(即现在的筒裙)。
明清时期,黎族男女喜欢穿花布衣、花简裙。明顾界在《海槎余录》中载:“黎俗男女身穿花厚布衣。”明田汝成的《炎徼纪闻》载:“黎妇人戴箬笠祢衣,有裙而无挎。以色丝和吉贝、杂织为锦。”这一时期,黎族筒裙称为“黎筒”。可见,明清时期,黎族男子流行穿短衣、简裙,黎族女子仍然盛行穿筒裙。
椎髻跣足是古代黎族具有的服饰文化现象。“椎髻”即把头发绑在头上,结成类似锥形的发髻,发髻既有警于头首的,也有髻于头后的。跣足,就是光脚的意思。
到了宋代以后,黎族不仅保持着椎髻跣足的习俗,而且还对发髻有了审美意识,喜欢用色布、银钗、鸡毛、梳子等装饰发髻。据《太平寰宇记》载,琼州黎族男子“髦发,首插梳”。宋代黎族头部装饰多种多样,反映了黎族对美的追求。
明清时期,黎族地区仍重视头部的装饰。《天下郡国利病书》载:“男子髻堆额前,用牛骨为簪拴之,饰以鸡毛。妇女髻垂。”这一时期,色布、鸡毛、金银、牛骨、银钗等仍是黎族喜爱的头部装饰品。此外,黎族还喜欢用帽、笠等装饰头部。
民国时期,黎族男子的服装主要是上衣开胸、无纽扣,仅用一条绳子捆住或不着上衣;下服为“丁”字形的腰布,也称包卵布,有的也穿一种是开叉的裙子,上窄下宽。但是由于受汉族的影响越来越深刻,黎族各个支系男子的服装也发生了变化。从资料来看,黎族妇女的服装主要还是以传统原始的服装宽衣或贯头衣和筒裙为主。即使黎族妇女穿着汉式的上衣,下衣也必须是穿她们自己裁制的筒裙。和男装相比,妇女服装的汉化程度没有男装深刻,还保留了很多原始的传统状态。黎族儿童在小时候男女都是赤身裸体的,大约到九岁或十岁左右他们才会穿上一些比较简单的民族服装。
据20世纪50年代黎族社会调查资料表明,当时农村的年轻一代已普遍接受汉装,年纪较大的男子(40岁以上)还保留有本民族的上衣,但已不穿“吊檐”(前后各挂一块布的裙子)和“包卵布”,改穿汉式长裤或短裤。妇女服饰在质料方面已改用买来的布料制成上衣,筒裙仍是自织。许多人还穿上买来的各式衬衣和裤子,只有比较边远地区的中老年妇女仍穿着黎族服饰。
改革开放(1978年)后,大部分黎族男女青年多改穿汉族服装,只有在较边远地区的中老年妇女仍然穿黎族服装。时代的发展对黎族男子的服装影响很大,但对黎族妇女服装的影响较为缓慢,黎族妇女服装仍保留着本民族的特色和地方特点。
制作工艺
款式
黎族服饰的品种有黎锦黎单、简裙、头巾、花带等,图案特点是运用直线、平行线、方形、三角形等构成富有装饰价值和独特民族风格的奇花异草、飞禽走兽和人物的图案花纹,有的还嵌缀金丝银箔、云母片、羽毛、贝壳、穿珠、铜钱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各民族交往的频繁,黎族服饰也在变化。其中最明显的是将无领直口和贯头上衣改为挖口上衣领,或者将直身、直缝、直袖改为使腰身、袖口有缝(折间),或者改无钮为饰钮,后来又改为琵琶钮,直到将对襟改为偏襟。
黎族男子装束与服饰,虽因居住地域环境以及生活习惯和语言的差异而各不相同,但不如妇女服饰那样类型繁杂,内容丰富,图案精致。男子装束和上衣差别不太大,而下服就有明显的地区差别。
男子服饰,主要由上衣、腰布和红、黑头巾组成。男子上衣开胸、无钮、无扣,仅有一条绳子绑住。衣的背后下部边缘多有无边穗。“丁”字形的腰布过去称为“包卵布”,古称“犊鼻裤”。犊鼻裤过去多是素织,少量织有花纹、花边和刺绣。犊鼻裤有些地方绣上简单的花纹图案,有些地方则是没有任何的花纹。另一种下服为开衩裙子,这种裙子没有任何花纹图案的裙子,主要聚居在昌化江流域的美孚方言男子所穿。裙子式样,上窄下宽,用绳子绑腰。其他地方都没有这种服饰。
黎族妇女服饰,主要有上衣、下裙和头巾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都织绣着精致的花纹图案。上衣有直领、无领、无钮对襟衫或者贯头衣。贯头上衣皆由三至五幅素织的布料缝成,适于刺绣加工,故衣襟多是绣花。女裙,称之为筒裙,通常由裙头、裙身带裙腰、裙身和裙尾缝合而成,但也有少于或多于四幅;由于各幅都是单独织成,因而适合于织花、绣花和加工,所以简裙花纹图案比较多,复杂。有些简裙为了突出花纹图案,又在沿边加绣补充,提高图案色彩,故称为“牵”。妇女筒裙,由于织花的经纬密度高,大大加强了筒裙的牵度,因而经久耐穿,又具有特色。
样式
不同的支系和不同的地区的黎族服饰有比较明显的差异。五大支系“侾”“杞”“润”“美孚”“赛”在服饰上有共同点,但也有明显的差别。
侾(或“哈”方言)分布于海南岛南部沿海,西部和偏内陆山区、即三亚、陵水、乐东、东方、昌江、白沙、五指山等市县,保亭、琼中两个黎族苗族自治县也有少量分布。“侾”在黎族中人数最多,不同地区服饰又有差别。有的地区,妇女上衣对襟无领,用线系扣,衣的前摆长,后摆短,对襟两边和衣下有花纹,襟前左右花纹上端各系有铜钱和小花球,摆端往往系铜铃,挂流苏。衣背正中有一道垂直的红线或白线,把衣服分为左右两边。下身穿过膝中花筒裙,筒裙花纹以小方格几何图案为主。头发梳髻于脑后,不戴头巾,两耳戴沉重的大小多个金属圈或耳环,乃至使耳下垂至肩部。有的地区妇女上身着开襟矮领黑上衣,下身穿长花筒裙,达小腿中部,包黑头巾,戴小耳环;男子,上穿麻衣,下着三角包布。
“杞”,分布于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和五指山市、乐东黎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东方市、三亚市、陵水黎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也有少量分布。妇女上身着菱形胸挂,因地区不同有黑白之分,分穿对襟青、蓝色无领或矮领上衣,长袖口白布镶边间有两条红道,衣对襟处下部两边有专作装饰用的金属扣饰。背部绣各种五彩的动、植物花纹,花样繁多,两侧衣兜上绣各种彩色植物和几何花纹。下身穿色彩艳丽的紧身过膝中花筒裙,筒裙花纹有人物、动物、植物和几何图案,内容丰富。有的织后再用彩绒绣边;有的只织出各色花纹;还有的地区用绒绣。头系黑色长巾,部分地区妇女系的黑色头巾两端用红黄线织出菱形方格花纹并挂以流苏。穿着节日盛装时,妇女戴小耳环,颈饰扁形或圆形金属项圈以及蓝色或白色料珠串成的多道项圈,胸挂银牌,手脚戴银圈,行走时周身闪光,叮当作响。
“润”,亦称本地黎,分布于白沙黎族自治县的牙叉镇(含原白沙镇)、元门镇、南开乡、金波镇等。
“美孚”,分布于东方市的东河镇、江边乡、大田镇、昌江黎族自治县的石碌镇、七差乡、十月田镇、乌烈镇、保平镇等地。妇女身着平领黑色、蓝色开襟上衣,用红线系扣,衣背中间有一道横条几何形人纹图案。头系黑布交扎于脑后,头巾在前额左右两侧各有白色相间两道。下身穿五光十色华丽的宽大长花简裙,简合口褶在前面,长及脚面。筒裙花纹以人纹为主要题材,兽类、蛙类、鱼类等动物花纹为辅助题材,也有几何图形。
“赛”,分布于保亭黎族自治县的加茂镇、六弓乡及什玲镇、保城镇的少数村落,陵水黎族自治县的本号镇(含祖关镇)、陵广镇、文罗镇等。由于与汉族交往频繁,传统服饰发生了很大变化。妇女服饰与汉族服饰有相似之处,头系长黑巾飘于身后,身着各种浅色高领镶边右大襟上衣。下身穿长筒裙,达小腿部。简裙花纹简单,多为成组细小的几何形花纹,有的为彩条花纹。
用料
黎族服饰主要是利用海岛棉、麻、木棉、树皮纤维和蚕丝织制缝合而成。远古的时候,有些地方还利用楮树或见血封喉树的树皮作为服装材料。这种服饰材料,是从山上砍下树剥下树皮,经过拍打去掉外层皮渣,剩下纤维层,然后用石灰(螺壳烧成的灰)浸泡晒干而成。黎族祖先利用这种树皮纤维缝制成的衣服、被子、帽子等,称为“树皮布”服饰。黎族服饰过去绝大部分是自纺、自织、自染、自缝的,其染料以山上采集植物为主,矿物为辅。
图案
黎族服饰图案,有以下几类:
(1)天象类,有雷公、泉水、山川、云雾、彩虹、日、月、星辰等,其中的雷公是黎族信仰中的天神,因此有着突出的反映。
(2)植物类,有竹、藤、树、槟榔、荔枝、椰子、花草等,这些植物既是黎族取之不尽的生产、生活资料,有些又为黎族所迷信。如榕树是社树,山猪草是可以引诱野猪的灵物,荔枝树可以逢凶化吉。因此为人们所酷爱,织于黎锦之上。
(3)动物类,有鹿、牛、马、猪、山猪、狗、龙、鸟、凤、鱼、蛙、龟、虾等。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自然反映到纺织品中来。
(4)人文类,有人物、山栏地、房屋、火把、汉字等。人物有男有女、有长有幼,还有恋人、歌舞。
这些是比较流行的图案,从黎族支系而言,各个支系又有所侧重。哈方言多小方格纹、草纹、星月,乐东县九所地区纺织艺术很高。美孚多几何纹、古灯纹、竹竿舞等。润方言多动物纹。赛方言有水波纹、藤纹、昆虫纹等。杞方言有大方格纹、彩虹纹、古人跳舞等形象。
色彩
黎族服饰的色彩主要表现在服饰图案上,多以黑色或者深蓝色为基本色调,以红、黄、绿、白相间,紫、棕、粉红、咖啡为辅助色,有深色也有浅色,有对比色彩也有调和色彩。
妇女的上衣,比较注重色彩的搭配,通常,衣服的每一部分都有一种颜色作为基调(以赭色为主,红色次之),以此作为同其他颜色的配合,如红与黄,红与绿,赭与黑,赭与灰、绿等的配合。这种搭配在黎族妇女筒裙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黎族妇女的简裙由上、中、下三大幅布横向连接起来,三幅布的色彩表现也不一样。上幅布的色彩、花比较简单,常用深蓝、赤、褐、三色横花纹织成的几何图案。中幅布最小,但色彩却比上幅布丰富。运用黑白和深蓝为多,主要是利用黄绿的细线将黑白蓝颜色的花纹分成方格。下幅布最大,色彩也最多,大都用暖红色为基底,以黑色、银灰色为点缀。也有与红色并排用黄色为基底,以黑色和白色作为点缀的。黎族妇女对色彩的大胆运用,使得明明是深颜色的强烈对比。
文化特征
古代黎族在服饰文化方面存在多种服饰特征。通过对黎族服饰进行分析,可以从中看出黎族服饰具有的文化内涵。
(一)古代黎族服饰是黎族适应自然环境的表现
古代黎族服饰具有的文化特征与黎族所处地区自然环境密切相关,黎族服饰是黎族对自然环境适应的表现。海南地区天气的异常炎热、多雨潮湿。黎族居住在高温多雨的自然环境下,穿短衣和裙子,可以起到散热的效果。据前人研究,头部尤易为自然中的寒暑湿热所侵袭。生活在高温多雨气候下的黎族选择了椎髻,可使头部最大限度地散热,有利于在高温条件下保持适宜的体温。此外,黎族地区常年地面潮湿,光着脚行走比穿鞋更方便。在社会发展水平普遍处于较低的时代,古代黎族服饰是黎族适应自然环境的需要。
(二)古代黎族服饰是黎族族群认同的文化符号
服饰是一个民族外在识别的重要标志。作为一个族群外显的文化符号,服饰是维系族群认同和别异的有效手段和方式,它不仅标识人们的性别、年龄、身份、地位,还具有社会控制作用,可以规范社会中的人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折射出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意识和交际习俗。黎族的短衣、筒裙、椎髻跣足、戴耳坠、文身等服饰文化特征是黎族认同本民族、区别于异族的重要特征。不仅如此,黎族服饰还是黎族族群内部认同的方式。黎人“当额作髻,髻有金银钯或牛骨簪,其纵插者生黎也,横插者熟黎”,发髻的装饰是黎族中生黎与熟黎各族认同的标志。
此外,还可从服饰上区别黎族人民不同的身份等级。一般的黎族百姓“(男)皆椎髻跣足,插银铜锡钗;妇人高髻,钗上加铜环”。这是为官黎族与普通黎族服饰的区别。在文身方面,黎族有“良家之女方绣,婢媵不得绣”的规定,文身是黎族女子身份的象征。可见,黎族服饰不仅是黎族区别于异族的文化特征,也是黎族族群内部自我区别的标志。
(三)古代黎族服饰是黎族妇女智慧的产物
古代黎族妇女在黎族服饰制作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黎族妇女凭借自己的智慧,通过制作服饰创造出了本民族的服饰文化。
古代黎族女子擅长纺织,在服饰纺织中占重要地位。在黎族民间故事中,就有“丹雅公主剪布对折成桶(筒)裙、带项戴铁圈和铁链战恶鬼”“黎家老母绣花裙”等关于纺织的故事。纺织是黎族妇女主要的事务。黎族服饰从贯头衣发展为简单的简裙,再进一步发展为“五色烂然”、色彩鲜艳的短衣、黎筒,都是黎族妇女智慧的结晶。
此外,黎族纹饰也多是出自妇女之手。黎族妇女成年后,便置酒会邀请女伴,通过“自施针笔”的方法给自己纹饰出花卉、飞蛾等形状各异的文身。这些文身是黎族妇女对自身美的追求,也是黎族妇女才能的体现。
历史价值
黎族传统服饰植根于黎族的社会生活,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显示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在海南黎族社会发展历史、民俗、宗教信仰、生产生活等的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海南黎族传统服饰内容丰富,形式优美,工艺考究,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和历史价值,在中国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具有唯一性,不可替代性。以黎族地区当地特产为原料的服饰面料生产,以天然植物为染色原料的织染方法,记忆黎族特有民族性格的黎锦技艺,尊古承先的氏族符号,对于现代的服饰文化而言,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应用价值。
非遗传承
2006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8年6月,黎族服饰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2年,在拥有大量的调查采访及实物资料基础上,由海南省民族研究所组织编写的《黎族服饰》正式出版。
2016年,海南省制定并发布了《黎族服饰系列地方标准》。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黎族服饰项目保护单位海南锦绣织贝实业有限公司评估合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黎族服饰项目原保护单位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海南省民族研究所。
参考资料
黎族服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风俗习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0 13:33
目录
概述
起源发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