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唇鹿
鹿科鹿属动物
白唇鹿(学名:Cervus albirostris):是鹿科鹿属动物。体型高大,体长为100-210厘米,肩高120-130厘米,尾巴是大型鹿类中最短的,仅有10-15厘米,体重130-200千克。头部略呈等腰三角形,额部宽平,耳朵长而尖,眶下腺大而深,十分显著,可能与相互间的通讯有关。最为主要的特征是,有一个纯白色的下唇,因白色延续到喉上部和吻的两侧,所以得名,通体被毛十分厚密,毛粗硬且无绒毛,毛色在冬夏有差别。在臀部尾巴周围有黄色斑块,因此当地人也称它为“黄臀鹿”。雄性白唇鹿具角,角的主干扁平,故也称其“扁角鹿”。
动物学史
白唇鹿是中国的珍贵特产动物,在产地被视为“神鹿”。它也是一种古老的物种,早在更新世晚期的地层中,就已经发现了它的化石。它曾经广泛地分布于喜马拉雅山的中部一带,由于古地理的影响,第三纪后期、第四纪初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得以中国青藏高原为中心的地面剧烈上升,高原隆起,森林消失,所以白唇鹿的分布范围也向东退缩,目前分布于甘肃、青海、云南西北部、四川、西藏等地。
迄今为止,这一珍贵物种在国外仅有70年代初由中国赠送给斯里兰卡的1对和80年代初赠送给尼泊尔的1对。在中国,由于白唇鹿与马鹿在产地上互相重迭,在四川西北部和甘肃祁连山北麓,还曾经发现过白唇鹿与马鹿自然杂交,并产生杂交后代的情况,所以有人常误认为它们属于同一物种,其实它们还是有很大差别的,除了唇部为白色,眶下腺较大外,还有角的形状很不相同。白唇鹿的角的眉叉和次叉相距相距较远,而且次叉特别长,位置较高,而马鹿角的眉叉与次叉相距很近。
形态特征
白唇鹿是大型鹿类,与马鹿的体形相似,但比马鹿略小,体长为100-210厘米,肩高120-130厘米,尾巴是大型鹿类中最短的,仅有10-15厘米,体重130-200千克。头部略呈等腰三角形,额部宽平,耳朵长而尖,眶下腺大而深,十分显著,可能与相互间的通讯有关。最为主要的特征是,有一个纯白色的下唇,因白色延续到喉上部和吻的两侧,所以得名,而且还有白鼻鹿、白吻鹿等俗称。
该物种的颈部也很长,臀部有淡黄色的斑块,但没有黑色的背线和白斑。冬季的体毛为暗褐色,带有淡栗色的小斑点,所以又有“红鹿”之称;夏毛颜色较深,呈黄褐色,腹部为浅黄色,所以也被叫作“黄鹿”。体毛较长而粗硬,具有中空的髓心,保暖性能好,能够抵抗风雪。雄兽肩部和前背部的硬毛还常逆生,形成“皱领”的模样。雄兽的蹄子大而宽,较为短圆,雌兽的蹄子则较尖而窄。
只有雄兽头上长有淡黄色的角,角干的下基部呈圆形外,其余均呈扁圆状,特别是在角的分叉处更显得宽而扁,所以又有扁角鹿之称。眉叉与主干呈直角,起点近于主干的基部。主干略微向后弯曲,第二叉与眉叉的距离大,第三叉最长,主干在第三叉上分成2个小枝,从角基至角尖最长可达130-140厘米,两角之间的距离最宽的超过100厘米,分叉有8-9个,各枝几乎排列在同一个平面上,呈车轴状。
栖息环境
白唇鹿是一种生活于高寒地区的山地动物,分布海拔较高,主要活动于3500-5100米的森林灌丛、灌丛草甸及高山草甸草原地带,尤以林线一带为其最适活动的生境。有垂直迁移现象,由于食物和水源关系或者由于被追猎,它们还可作长达100-200千米的水平迁移。不过在一般情况下,它们比较固定的徘徊于一座水草灌木丰盛的大山周围。是栖息海拔最高的鹿类,那里气候通常十分寒冷,从11月至翌年4月都有较深的积雪。
生活习性
喜欢在林间空地和林缘活动,嗅觉和听觉都非常灵敏。由于蹄子比其他鹿类宽大,适于爬山,有时甚至可以攀登裸岩峭壁,奔跑的时候足关节还发出“喀嚓、喀嚓”的响声,这也可能是相互联系的一种信号。它还善于游泳,能渡过流速湍急的宽阔水面。
群体通常仅为3-5只,有时也有数十只、甚至100-200只的大群。群体可以分为由雌兽和幼仔组成的雌性群、雄兽组成的雄性群以及雄兽和雌兽组成的混合群等三个类型,雄性群中的个体比比雌群少,最大的群体也不超过8只,混合群不分年龄、性别,主要出现在繁殖期。白唇鹿夏季基本上在高山草原上度过,冬季要避开积雪多的高山草原而向灌木林移动。但是由于青藏高原草场的近80%是牦牛、绵羊、山羊的放牧地,所以,为了避开与这些家畜和牧民的接触,白唇鹿出现了季节性的移动,来到家畜到不了的海拔5000米以上甚至更高的地域,以及湖中的岛屿、被湿地包围着的地域以及悬崖上的草地等地方。
冬季则迁移到海拔较低的草地。它的食物主要是草本植物,特别是草熟禾、苔草、珠芽蓼、黄芪等,也吃山柳、高山栎等树木的嫩芽、叶、嫩枝和树皮,食物种类多达80种以上。主要在早晨和黄昏时觅食,也有舔食盐分的习惯,尤其是春季和夏季。它在野外的天敌有豺、狼和雪豹等。
分布范围
青藏高原特有种,分布青海、甘肃及四川西部、西藏东部。四川分布自南坪向南至汶川,向西经宝兴、九龙至木里一线的川西北青藏高原延伸部分,约计28个县;甘肃分布于西部肃南、肃北及祁连山东部甘南玛曲县;青海分布于祁连县以西的祁连山地区到昆仑山与唐古拉山之间的玉树州;在西藏可可西里仅分布于东南部沱沱河沿到乌兰乌拉山东端之间,保护区外围通天河岸、杂日尕那等地有分布。
繁殖方式
通常每年10-11月是白唇鹿的发情期。此时雄兽常高声嘶鸣,发出“眸棗(zǎo)眸”的咆哮声,由4-5个音节构成一个连续声,粗壮而低沉,昼夜不停,并且用蹄子或角刨动地面,在地面上打滚,往身上沾泥土。发情的雄兽没有固定的栖息地点,四处奔走,寻找发情的雌兽。一般一只雄兽可以占有数只雌兽。雄兽之间的格斗也很剧烈,常常使角折断。雄兽在发情期间,食欲不振,几乎不食不饮,颈部肿胀而变租,性情凶猛,完全处于兴奋状态,所以在交配期前后变得十分瘦削。
雌兽的怀孕期为8个月,到第二年的5-7月产仔,每胎产1仔,偶尔产2仔。刚出生的幼仔全身具有斑点,1个月以后斑点逐渐消失,3岁后达到性成熟。寿命约20年。雌鹿3岁即可参与繁殖,而雄鹿一般要到5岁才能参与交配。每年长茸、脱角一次。鹿茸产量较高,是名贵中药材。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4年11月17日——易危(VU)。
种群现状
白唇鹿没有全球种群数量的估计。该物种以低密度零星分布,中国甘肃和青海估计约有2,000只,四川和西藏自治区有4,000只(Wu pers. comm.1990年)。Wang(1998年)估计总数量约为7,000只(Liu和Yin1993年仅假设西藏自治区内有5,800 只)。该物种通常生活在高海拔、偏远的栖息地,并且似乎有很大的、不可预测的范围。因此,如果不进行大量和严格的努力,就很难对丰度进行可靠的估计。
在21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上半叶,有传闻表明白唇鹿的数量可能正在增加,至少在青藏高原的某些地区是这样(例如Harris和Loggers 2004年)。
已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加以保护,一些地区已有效地控制住了捕猎。由90年代初的不超过50头到1997年的80-89头。现有白唇鹿的保护区有四川新陆海保护区、甘肃盐池湾保护区。
2003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发现白唇鹿世界最大野生种群,总数逾5000头。
白唇鹿分布区域多属牧区,而畜牧业的扩大,间接导致草场退化,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它们的活动、以及食物基地,也对种群的分布情况产生严重的影响,在青藏高原边缘地带,如四川盆地西缘和甘肃等山地,白唇鹿的分布已呈岛状,社群间缺少基因交换,遗传逐渐衰竭,是威胁白唇鹿野外生存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保护野生的白唇鹿,中国在青海、甘肃、四川等地已经有很多饲养场进行白唇鹿的驯养,其中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养鹿场饲养最多,达到数百只。此外,还有很多分散的饲养者。很多地方已经能够实现放牧,不仅可以减少饲养费用,而且还能提高繁殖率。
2020年1月,四川省甘孜州白玉县麻绒乡马门村的村民拍到了一群白唇鹿溪边喝水休息。
2020年5月10日,四川摄影师在该省甘孜州炉霍县境内东日贝绒采风时,突遇百余只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白唇鹿,场面十分壮观,摄影师急忙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精彩瞬间。
2022年3月24日,在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内拍摄了野生白唇鹿群。
2022年8月,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工作人员在青海省玛沁县境内的三江源地区开展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时,发现近百头白唇鹿种群。
2023年5月,在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拍摄到一群白唇鹿横向穿过雅鲁藏布江。
2023年9月消息,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无人机飞巡监测中,跟踪拍摄到100多只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白唇鹿集体活动,大多数为成年鹿,在高山间觅食。
2024年2月,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黄河乡生态管护管理站负责人加羊多杰在境内一处黄河冰面上拍摄记录了一段震撼的视频画面:超过400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唇鹿迁徙行走在黄河冰面上,犹如一支列队整齐的行军队伍。
2024年5月22日,在西藏昌都江达县邓柯乡巴龙村境内,记者拍摄到了白唇鹿活动画面。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4 10:28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