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鹄号蒸汽轮船是中国自己
设计建造的第一艘
蒸汽机明轮船。在
安庆内军械所由
徐寿、
华蘅芳设计建造,于1865年(
清同治四年)建成,
曾国藩赐名“黄鹄”,长17米,航速6节,自重25吨。造价白银八千两。
机舱设在前部,蒸汽机为单缸,缸长二尺,
缸径一尺;锅炉长十一尺,炉径二尺三寸许,炉管四十九条,长七尺二寸,管径一寸五;转轴长一丈二尺八寸,直径一寸八。关于黄鹄号的具体尺寸、下水时间有多个版本,存在争议。
1840年,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闭关的国门。一批有识之士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掀起了一场救国图强的
洋务运动。1865年4月,由徐寿、华蘅芳等人设计、自己制造的第三艘
蒸汽轮船徐寿,字雪村,江苏
无锡开原乡钱桥社冈人,生于清朝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徐寿幼时学过经史,研究诸子百家,见解独到。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以及明清以来“学以致用”思想的影响,他一反那些认为科技是“雕虫小技”、“奇技淫巧”的
传统观念,而肯定科学技术对社会大有裨益,转而研读格致之学。徐寿博览我国古代自然科学著作,并与同乡华蘅芳去上海,从外国传教士开办的
墨海书馆中买回《
博物新编》等一批西方科技书籍自学。经过20多年的刻苦学习,徐寿掌握了化学、物理、机械、数学、医学等多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并能“穷源究委”、“皆通其奥”,他尤其在数学、化学及力学方面有着极深的造诣。
华蘅芳,字若汀,中国清末数学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江苏
无锡县荡口镇人。出生于世宦门第,少年时酷爱数学,遍览当时的各种数学书籍。青年时游学上海,与著名数学家
李善兰交往,李氏向他推荐西方的
代数学和
微积分。1861年为曾国藩擢用,和同乡好友徐寿(字雪村)一同到
安庆内军械所,绘制机械图并造出中国最早的轮船“安庆”号。他曾三次被奏
保举,受到
洋务派器重,一生与
洋务运动关系密切,成为这个时期有
代表性的科学家之一。
1864年,
太平天国的南京被清军攻陷,
曾国藩便把内军械所由安庆迁到南京,轮船的研制也就移到南京继续进行。徐寿等人根据小火轮船试制的经验,大轮船采用
明轮推进,并改低压蒸汽机为高压蒸汽机。一年以后(1865),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艘机动轮船终于全功
告成。
据1868年8月31日上海《
字林西报》报道,这艘船载重25吨,长55华尺;蒸汽机为双联卧式蒸汽机复机,单式汽缸,倾斜装置,汽缸直径1华尺,长2尺;锅炉为
苏格兰式回烟
烟管汽锅,长11尺,直径2尺6寸;
锅炉管49条,长8尺,直径2寸;主轴长14尺,直径2.4寸。船舱在主轴后面,机器都集中在船的前半部。这艘轮船所用材料除了“用于主轴、锅炉及汽缸配件之铁”购自外洋,其它一切器材,包括“雌雄螺旋、
螺丝钉、活塞、
气压计等,均由徐氏父子之亲自监制,并无外洋模型及外人之助”。
该船试航于
扬子江,在不到14小时内逆流行驶了225里,时速约16里;而返回时顺流仅用了8小时,时速约28里。当曾国藩长子
曾纪泽去北方省父时,这艘轮船将他的坐船托至
高邮,他对轮船的性能甚为满意,遂将轮船命名为“黄鹄”号。“黄鹄”号是中国人自行研制,并以
手工劳动为主建造成功的中国第一艘机动轮船,它的建造揭开了中国近代
船舶工业发展的帷幕。
我国第三艘
蒸汽机轮船是“黄鹄”号,它于1865年由徐寿、
华蘅芳设计制造,比欧洲国家蒸汽机轮船要晚。“安庆”号试航时曾经轰动一时,但由于多种原因,并未正式投入实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