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颊麦鸡(Vanellus gregarius):鸻科、麦鸡属的一种鸟类。体长30厘米,翼展70-76厘米,体重150-250克。翅形尖长,第1枚初级飞羽退化,形狭窄,甚短小;第2枚初级飞羽较第3枚长或者等长。三级飞羽特长。尾形短圆,尾羽12枚。体羽橄榄棕色,具有非常明显的亮白色眼眉。
形态特征
黄颊麦鸡体长30厘米,翼展70-76厘米,体重150-250克。体羽橄榄棕色,具有非常明显的亮白色眼眉,连接前额和颈背。眼尾有黑色的细纹。顶部和背部中心黑色,腹部为黑色和栗色。长腿黑色。非繁殖期的成鸟在眼眉处有浅黄色杂毛。腹部苍白。雌性的颜色没有雄性那么强烈,尤其是在腹部。幼鸟与成鸟的衰羽很相似,但它们的上体羽毛有浅黄色边缘和深色末端线,胸部有浓密的棕色条纹。
黄颊麦鸡与
白尾麦鸡的不同之处在于其黑色的腹部和较短的腿。头部和面部的饰物对比更鲜明。
栖息环境
黄颊麦鸡在迁徙时,喜欢生长矮草的沙质平原、干燥的草地、休耕地和耕地。在它们的冬季栖息地,在被烧焦的草原和大草原、废弃的庄稼、用作垃圾填埋场的牧场和已经收割的小米田。它们喜欢的栖息地通常位于取水点附近。它们也可以在干旱的荒地、耕地以及留茬农田中看到。在筑巢期间,黄颊麦鸡主要生活在由灌丛和覆盖着山艾的草原之间的过渡地带。在阿拉伯,它们经常出现在海岸线的沙漠中。
主要繁殖在针茅草原和蒿草草原之间的过渡地带,靠近水体的裸露盐碱地。巢穴优先放置在腐叶丰富且植被稀少的蒿属地区。可以避免植被茂密的草原,但是雏鸡更喜欢裸地比例低和高大植被比例高的区域,这对于提供掩护以躲避捕食者很重要。
生活习性
迁徙
该物种是迁徙的。在3月或4月初离开越冬地,从4月中旬到达其繁殖范围。它们以3-20对的小群体进入繁殖地,并在8-9月开始向南迁移,有时最晚在11月返回冬季栖息地。在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坦迁徙前,数千只鸟会聚集在一起,但迁徙本身通常以15-20只鸟的小群形式发生。在叙利亚,它们每年从2月中旬到3月下旬到达,然后在秋季再次到达。于9月至10月到达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越冬地,并于10月下旬到达苏丹。越冬地通常有几到几十只黄颊麦鸡的小群,尽管偶尔也有超过100只的大群记录。
行为
白尾麦鸡是一种相当合群的鸟,总是待在5-6只的小群中。第一年的白尾麦鸡聚群20-100只或更多的个体,尤其是在春季迁徙期间,此时大多数鸟类已经穿上了它们迷人的婚礼制服。它们的活动、飞行和行为具有鸻科鸟类的典型特征。
食性
白尾麦鸡主要以昆虫为食,包括直翅目、鞘翅目和蛾类幼虫,包括蚱蜢、甲虫、蝗虫和蛾幼虫。第一年的白尾麦鸡也吃蜘蛛。少量的植物物质,如种子、叶子和花朵,通常是菜单的补充。在胃里经常有小石头,偶尔也能发现脊椎动物的骨头和软体动物的壳。饮食随季节变化。在冬季,昆虫和无脊椎动物占主导地位。
分布范围
繁育地: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中亚区)、伊朗。
非繁殖地: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苏丹。
旅鸟:阿富汗、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乔治亚州、伊朗、约旦、黎巴嫩、巴勒斯坦、卡塔尔、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留鸟:伊拉克、以色列、阿曼、俄罗斯(欧洲区)、沙特、叙利亚和阿联酋。
疑似灭绝: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和吉尔吉斯斯坦。
游荡(非繁殖地):也门。
游荡(旅鸟):奥地利和巴林。
游荡(季节性不确定):白俄罗斯和马尔代夫。
游荡:比利时、保加利亚、塞浦路斯、捷克、丹麦、埃及、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爱尔兰、意大利、科威特、卢森堡、马耳他、摩洛哥、荷兰、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塞舌尔、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索马里、西班牙、瑞典、瑞士和英国。
疑似灭绝和游荡:蒙古。
疑似灭绝且来源不明:尼日利亚。
灭绝与游荡:中国和乌克兰。
繁殖方式
白尾麦鸡在水域附近筑巢,在裸露或植被非常稀疏的盐沼中筑巢。巢是一个简单的浅窝,产卵初期,除了一些植物枝外,没有任何装饰。随着孵化的进行,材料(植物、卵石和碎片)开始在初始巢周围堆积。产卵从4月中旬持续到5月底,在北部持续到6月初。交配是一雄一雌制,但就在季节开始之前,由6-10只鸟组成的小群鸟降落在开阔的田野里,雄性与雌性进行求爱。这些部队是半繁殖地的,它们在附近定居,距离另一个群体20-50米。每组包含3-20对。每对夫妇都有自己的领地,也会在另一种水禽如
领燕鸻附近筑巢。
每窝产卵2-5枚。一个季节通常只产一窝,但如果意外失去了最初的窝卵,会两再次生产替代窝。孵化期不超过23天,由雌鸟进行。雏鸟的羽毛从浅粉红色到奶油色不等,上面有各色斑点。脸颊均匀呈奶油色,下侧和颈背呈浅褐色。飞行需要37-40天。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8年ver3.1——极危(CR)。
列入中国《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二级。
列入伊朗极度濒危动物。
种群现状
2006年在哈萨克斯坦对黄颊麦鸡进行的调查,估计在145,000平方千米的区域内有376对繁殖对。在整个育种范围内推断该种群密度可能产生5,600个繁殖对的总种群规模,即11,200只成熟个体,大致相当于总共16,000-17,000只个体。这一总数与2007年10月在土耳其的3,200只的记录以及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边境最近的统计数字一致,据估计有6,000-8,000只正在该地区活动(Donald等人,2016年)。2015年,欧洲种群估计有0-10对,相当于0-20只成年个体。
趋势理由:黄颊麦鸡经历了非常迅速的下跌和区间收缩。在哈萨克斯坦北部,1930-1960年间下降了40%,随后在1960-1987年间进一步减半。然而,在哈萨克斯坦中部(以Korgalzhyn为中心)进行的实地调查表明,种群趋势现在稳定并可能开始增加(例如,Korgalzhyn周围恒定调查区的巢穴数量从2005年的85只增加到2006年的107只和2007年的113只;1985年,哈萨克斯坦东北部巴甫洛达尔周围10,000平方千米的恒定区域内,类似的巢穴数量为67个,1991年为55个,以及2007年的140个。然而,尚不确定这是否是整个物种范围内的一致趋势,截止2015年,在过去的27年中全球下降>50%,仍然被谨慎怀疑(三代中),由于潜在的严重威胁,预计未来三代的下降幅度更大。进一步的实地调查可能会提供数据,导致这些估计的修正。在欧洲,估计人口规模在27年内减少了80%或更多年(三年代)并在9年(一代)内减少25%或更多。
主要威胁
迁徙期间和越冬地的非法狩猎可能是对黄颊麦鸡的主要威胁。2005年至2012年的数据表明,成年黄颊麦鸡存活率低可能是迁徙路线沿线已知的狩猎压力造成的,这似乎是最关键的物种数量统计率。
尽管最近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解释下降幅度的其他关键因素仍知之甚少。在繁殖地,黄颊麦鸡以前可能受到草原转变为耕地的威胁,加上大量本地有蹄类动物放牧的减少,以及后来大量家养放牧动物的消失来自国家资助的集体农场。然而,自从苏联解体以来,大面积的耕地被废弃并正在恢复为自然草原栖息地,家畜群已经集中在村庄周围(它们的永久存在导致草地比广阔的草原更短在苏联制度下以半游牧方式放牧的牛群),而火灾的增加(由于对火灾的控制减少)也可能导致适宜栖息地的增加。这些因素可能是近年来数量可能增加(至少在哈萨克斯坦部分地区)的原因。
巢穴集中在村庄附近的重度放牧区可能会增加人类干扰及绵羊、山羊以及可能的其他牲畜践踏的威胁。由于在食草动物密度高的地区筑巢而导致的低卵存活率被认为是该物种衰退的原因之一。该物种可能会受到其繁殖和越冬范围内日益干燥的气候的影响,但尚不清楚这是否有益于或威胁到这种半沙漠物种。农业扩张和集约化、过度放牧和草原栖息地的丧失都对该物种使用的中途停留地构成威胁。随着栖息地的变化,一个灌溉项目将水从Atatürk大坝分配到Ceylanpinar周围的田地,可能对该物种产生负面影响(Fisher,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