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褐林鸮
鸱鸮科角林鸮属动物
黄褐林鸮(学名:Strix aluco)是鸱鸮科、林鸮属的一种鸟类。体长36-40厘米,体重325-716克。雌性通常比雄性更大、更重。脸部呈浅红褐色或深浅黄色,略带红褐色。眼睛周围的半圆形和窄环呈浅黄色。面部皱褶有密集的斑点,边缘呈深棕色,在面盘上形成一个非常狭窄的深色边缘。喙呈淡橄榄黄色,眼睛很大,虹膜呈蓝黑色。上体呈浓郁的黄褐色或栗色,有深色条纹、斑驳和蠕虫状纹。下体呈白色或浅黄色。翅膀呈黄褐色、浅黄色或黑棕色,浅黄色区域有棕色斑点。尾羽呈黄褐色至栗色。
形态特征
黄褐林鸮体长36-40厘米,翼长248-323毫米,尾长148-210毫米;体重325-716克。雌性通常比雄性更大、更重。脸部要么呈浅红褐色,要么呈深浅黄色,略带红褐色。眼睛周围的半圆形和窄环呈浅黄色。面部皱褶有密集的斑点,边缘呈深棕色,在面盘上形成一个非常狭窄的深色边缘。喙呈淡橄榄黄色,眼睛很大,虹膜呈蓝黑色。
上体呈浓郁的黄褐色,有时呈栗色,有深棕色和黑褐色的条纹、斑驳和蠕虫状纹,以及浅棕色、黄褐色或浅黄色的斑驳。浅黄色斑点带从面盘的中央上边缘向后和向外穿过冠部。与这些带相邻的黑棕色斑点通常会突出这种图案。肩部的尖端和边缘呈白色,形成参差不齐的苍白“支架”。
下体呈白色或浅黄色。翅膀呈黄褐色、浅黄色或黑棕色,浅黄色区域有棕色斑点。尾羽呈黄褐色至栗色,外部羽毛呈深褐色。所有尾羽的尖端呈灰白色或浅黄色。翅下呈奶油色,带有暗褐色的水洗,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上有灰棕色条纹。翅下覆羽的尖端有红褐色的水洗,有浅棕色条纹,初级覆羽尖端为宽黑棕色,在翅膀弯曲附近形成深色半圆形标记。腿上有羽毛,白色,有一些棕色斑点。爪子呈黑色,基部呈肮脏的白色。
其他的变型个体中:红褐色或灰色取代了棕色。
栖息环境
黄褐林鸮是一种栖息在开放和半开放树林中的鸟类。通常在阔叶林地和森林以及开阔的公园地带繁殖,但偶尔也会栖息在针叶林中。栖息地多种多样,包括落叶林和混交林,尤其是地貌变化较大的部分、公园和灌木丛、河岸森林、森林环境中的岩石地区等。尽管林地是它们的首选栖息地,但它们的适应能力很强,甚至在伦敦和柏林等拥有大型树木繁茂的公园和花园的城市中定居。
生活习性
行为:一般在夜间活动,但有时在白天活动。在树木周围飞行敏捷,翅膀拍动相对较快。它们还可以在开阔的空间上用展开的翅膀滑翔,也可以盘旋。是一种声音很大的鸟,尤其是在秋季、冬季和早春晴朗平静的夜晚。在巢穴防御中可以非常具有侵略性。
声音:正常的“歌声”——雄性熟悉的叫声有多种功能:它是领地叫声、求偶叫声以及给雌性带来食物时使用的宣告叫声。它由一声长长的“呼”、一个停顿、一声突然而柔和的“哈”组成,通常紧接着是一个漫长而响亮的最后摇摆不定的短语“hu hu hu ho oo”。有时,雌性会发出与交配的雄性相似的叫声,然而,雌性的叫声不如雄性的清晰,最后一个短语具有更多的哀号性质,近似哇-哇-呼,有时将其描述为刺耳的声音,正常鸣叫声的沙哑版本。
联系称呼kewick及其变体是雌性最常用的话语,但雄性也使用它。在春天,雌性可能会用一种二重唱来回应雄性的叫声。当雌性从巢中发出这种呼叫时,雄性通常会很快做出回应,将猎物带给雌性,大声宣布自己的到来。当将猎物带给羽翼未丰的幼鸟时,父母也会发出类似的呼叫作为联系呼叫。幼鸟会用叽叽喳喳的叫声来回应。在求爱期间和领地争端中也听到过许多其他的叫声。刺耳的咕威哭声显然表达了攻击性。
食性:黄褐林鸮几乎完全在夜间狩猎,通常安静地等待在栖息处,观察和倾听。在发现猎物在草丛中移动后,它们会滑落或落在猎物身上,并在撞击的瞬间伸出翅膀覆盖受害者,受害者通常会立即被强大的脚和爪子杀死。有时也会用喙击打受害者头骨底部。黄褐林鸮会在灌木丛中拍打翅膀来吓飞鸟类。它们还会从栖息处捕捉鸟类,偶尔还会捕捉蝙蝠。正在孵化的鸟类,如黑鸟、山鹬和鸽子,已被从巢中取出。
捕获的猎物包括兔子、鼹鼠、小鼠、鼩鼱、田鼠和其他啮齿动物。它们还吃蚯蚓、昆虫(尤其是甲虫)、鸟类、青蛙、鱼、蜥蜴、软体动物和甲壳类动物。食丸颗粒的长度通常为30-70毫米,宽度为18-26毫米,干燥后通常质地疏松,呈灰色。
分布范围
分布于阿富汗、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安道尔、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比利时、波黑、保加利亚、中国、克罗地亚、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格鲁吉亚、德国、希腊、匈牙利、伊朗、伊拉克、以色列、意大利、约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黎巴嫩、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摩尔多瓦、黑山、摩洛哥、荷兰、北马其顿、挪威、巴基斯坦、巴勒斯坦、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俄罗斯、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叙利亚、塔吉克斯坦、突尼斯、土库曼斯坦、土耳其、乌克兰、英国和乌兹别克斯坦。
繁殖方式
黄褐林鸮全年都待在它们的筑巢区域内,配对关系终生不变。它们通常是一夫一妻制,但有些雄性是一夫多妻制的。第一次领地之争早在10月和11月就发生了,雄性决定领地,雌性决定筑巢洞。从秋季到冬季的过渡以领地的最终建立和预繁殖行为为标志。雌性和雄性越来越倾向于栖息在一起。求偶觅食从冬季12月至翌年2月开始,逐渐以未来的筑巢地点为中心。在欧洲,黄褐林鸮通常在3月中旬开始繁殖。
在求爱期间,雄性栖息在雌性附近,左右摇摆,然后上下摇摆,先抬起一只翅膀,然后抬起另一只,最后同时抬起。它的羽毛膨胀起来,使雄性看起来几乎是圆形的,然后紧紧地压缩。与此同时,雄性轻声咕哝着,有时沿着树枝侧行30厘米左右,然后又回来。它可能会沉迷于拍打翅膀,在追赶雌性时会发出尖叫、喵喵叫、呻吟和嘎嘎声。雌性可能会吹气并颤动羽毛。
黄褐林鸮会在天然洞或树上的巢箱中筑巢,但偶尔也会在旧建筑物的壁架和烟囱中发现巢穴。它们还会使用乌鸦、喜鹊、雀鹰或秃鹰的旧巢,有时还会使用松鼠的洞穴。它们还会在悬崖上或光秃秃的壁架上使用乌鸦或秃鹰的巢穴。黄褐林鸮每窝产2-6枚卵,但有时只产一枚。卵几乎呈圆形,呈纯白色,尺寸约为46.7毫米×39毫米。通常,它们每隔48小时产卵一次,由雌性单独孵化28-29天。当雏鸟孵化后,雄性会带来更多的食物,要么到巢里,要么给附近等待的雌性。一旦雏鸟长到6-7天,雌鸟可能会离开巢穴,只为了捕猎,否则会留在雏鸟附近。28-37天后幼鸟就会长出羽毛。幼鸟在离开巢穴后三个月内依赖父母提供食物。当年轻的黄褐林鸮逐渐学会照顾自己时,它们也建立了领地。
领地大小取决于地形和猎物的可用性。领地范围可以从封闭林地的12公顷,到生活在植被较少的山毛榉林中的65-75公顷,到挪威的102公顷,那里的猎物密度远低于英格兰或比利时。黄褐林鸮通过“歌曲”、威胁行为或飞行小冲突来积极保卫自己的领地,对抗邻居。猫、狐狸和狗等掠食性哺乳动物也被赶出巢穴附近。有时,带着雏鸟的雌性黄褐林鸮可能会攻击接近巢穴的人类,即使是在白天,甚至可能会用爪子伤人吸血。
黄褐林鸮在一年内达到性成熟,因此可以在其生命的第一年繁殖。在中欧,一只黄褐林鸮的寿命为18岁零7个月,而在英国,一只被关在人工饲养的黄褐林鸮则存活了27年。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ver3.1——无危(LC)。
种群现状
在欧洲,黄褐林鸮的繁殖种群数量估计为535,000-939,000对,相当于1,070,000-1,880,000只成熟个体(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5年)。欧洲种群平均占全球范围的80%,因此对全球种群规模的初步估计是1,400,000-2,400,000只成熟个体,尽管这一估计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因此,该群体被置于1,000,000-2,999,999只成熟个体的范围内。
趋势理由:在没有任何下降或重大威胁的证据的情况下,认为种群数量保持稳定。欧洲物种数量趋势未知(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5年)。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3 10:08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