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裳(1044一1130)字冕仲,号演山、紫玄翁,延平(今福建
南平)人。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举进士第一,累官至
端明殿学士。黄裳是
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
演山先生文集》、《
演山词》等,词作以《
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黄裳少时随父,
宦游经过
桐庐。黄父见这里山川毓秀,民风淳朴,四周环境清幽,景色怡人,是一个安心读书的好地方,就把他寄寓到阆苑禅定院读书。后黄裳隐居阆苑山仙人洞(今
阆仙洞)苦读十载。致仕后,黄裳提举临安
洞霄宫,受到昔日好友仙洞寺住持惠文和尚邀请,返回阆仙洞,为惠文和尚留下了《阆仙洞》一文以纪念。同时又写下了《阆仙洞十题》。在《阆仙洞十题》诗中,黄裳对昔日隐居地——仙人洞内的石龙、石佛、石鼓、天池、傍洞、巨蟾、碧鸡、青栗等景物一一赋诗歌咏,天桥即是其中一景。
黄裳笃信道家,其诗充满着道家的玄秘之语,其意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不能逐字逐句地去对应解释。诗中天桥横跨阆仙洞顶,为阆仙洞最为显著的一道风景。黄裳认为此天桥是连接人间与仙界之桥,跨过此桥,便可成为地行之仙,逍遥于人世间。他高度赞美了天桥凌空飞架的壮观之姿,人世间虽然桃花流水,春风无限,可有谁知,过此桥之东西便是洞天福地的阆苑仙境呢?知此,莫若黄裳也。
江西
崇仁县文博所获悉,该县发现一处宋代古墓,考古人员在该县
许坊乡黄坊村锅形山发现了
北宋词人、文学家黄裳的墓葬。经过考证,黄裳的墓葬原在
抚州宜黄县,
清道光十八年因宜黄迁县而
改葬崇仁县黄坊村锅形山。后来,黄裳墓葬被盗,其崇仁县黄坊村的后裔进行了重修(2013年),崇仁县黄坊村有“黄氏宗祠”,所奉始祖即黄裳,村民还保存有黄裳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