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酢浆草
酢浆草科酢浆草属植物
黄花酢浆草(Oxalis pes-caprae L.):多年生草本植物,全体有疏柔毛;根具肉质鳞茎状或块茎状地下根茎。茎匍匐或斜升,多分枝。叶互生,掌状复叶有多叶,倒心形。叶互生,指状复叶,通常有3小叶,花黄色,萼片5,覆瓦状排列;花瓣5,覆瓦状排列。果为室背开裂的蒴果,果瓣宿存于中轴上。种子具2瓣状的假种皮,种皮光滑。有横或纵肋纹;胚乳肉质,胚直立。
形态特征
黄花酢浆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5-10厘米。根茎匍匐,具块茎,地上茎短缩不明显或无地上茎,基部具褐色膜质鳞片。叶多数,基生;无托叶;叶柄长3-6厘米,基部具关节;小叶3,倒心形,长约2厘米,宽2-2.5厘米,先端深凹陷,基部楔形,两面被柔毛,具紫斑。伞形花序基生,明显长于叶,总花梗被柔毛;苞片狭披针形,长2.5-4毫米,宽约1毫米,先端急尖;花梗与苞片近等长或稍长,被柔毛,下垂;萼片披针形,长4.5-6毫米,宽1.5-2毫米,先端急尖,边缘白色膜质,具缘毛;花瓣黄色,宽倒卵形,长为萼片的4-5倍,先端圆形、微凹,基部具爪;雄蕊10,2轮,内轮长为外轮的2倍,花丝基部合生;子房被柔毛。蒴果圆柱形,被柔毛。种子卵形。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草池、河谷沿岸、路边、田边、荒地或林下阴湿处等,喜向阳、温暖、湿润的环境,夏季炎热地区宜遮半荫,抗旱能力较强,不耐寒,中国华北地区冬季需进温室栽培,长江以南,可露地越立,喜阴湿环境,对土壤适应性较强,一般园土均可生长,但以腐殖质丰富的砂质壤土生长旺盛,夏季有短期的休眠。在阳光极其灿烂时开放。
分布范围
原产南非,世界各地及中国作为观赏花卉引种,北京、陕西、新疆等地有栽培。
繁殖方法
球茎
黄花酢浆草的连体茎可以分离为母球茎、芽球茎、叶球茎3种。这3种球茎中母球茎具有直接分生球茎的能力,直径2-2.5厘米,具残留叶痕,在叶痕处着生有潜伏芽,可先后萌发长成球茎。芽球茎为母球茎上生长的幼球,球体直径约为0.5-0.8厘米。叶球茎是由芽球茎生长的长出叶片的带叶球茎,可开花,约1.2-1.5厘米,当其生长发育后即成为母球茎。据试验,单球茎的繁殖系数高,平均每个单球茎可获得球茎15-17个左右。母球茎、叶球茎单体露地栽植成活率相差无几,但以叶球茎的繁殖系数最高。根据试验,不同时期栽培的黄花酢浆草成活率无太大差异,只是球茎大小和种类差异明显。一般情况下,黄花酢浆草繁殖以春秋为主。为增加繁殖系数,在分球茎繁殖的基础上,也可将球茎根据大小切成2-6瓣繁殖。栽培两年的球茎,每株可繁殖20-30株,成活率高,生长快,一个月左右就可开花。
分株
首先选取长势较好的植株,即根茎有许多小的分支,将其从盆中取出,不要去除根部的泥土。用手将植株掰成数丛,依据根茎上的芽眼决定丛的大小,通常每丛保留3个以上的芽眼。若叶片较多,可直接摘除。在阴凉处将伤口晾干后,将分好的植株放入砂质土壤中,保持温度在13-18℃,很快就会生根长叶的。
播种
酢浆草的种子较小,所以要在室内盆播。首先准备一个口径大一点的花盆(用泡沫箱子代替也行),将种子均匀的洒在土表,盖上1-2厘米的土即可。播种后盖上一层塑料膜,保证盆内的湿度。播种后10-12天即可发芽,长出小苗后可以移栽到花盆中,一个花盆可以栽种3-5株。
栽培技术
病虫防治
酢浆草生长茂密,下部通风透光差,高温度湿易发生白粉病,叶子发黄霉烂,可喷三唑酮,托布津等杀菌剂。另外,5月初红蜘蛛开始为害。由于酢浆草叶浓密,防治困难,所以必须以防治为主。4月温度升高时开始喷施杀螨剂,不能在红蜘蛛大发生时才防治。
经济价值
用于庭园栽培,常作,观赏植物。酢浆草属的特征是含有草酸,其叶子及花朵有一些酸味,吃点可以提神。但是若大量摄取,则会变得有毒,影响正常的消化。历史上曾经从酢浆草属中会抽取草酸钙结晶,用来治疗疾病及作为食盐。
参考资料
黄花酢浆草.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5 20:14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