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列当
列当科列当属植物
黄花列当(学名:Orobanche pycnostachya Hance)是列当科、列当属植物。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株高10-40(-50)厘米,全株密被腺毛。茎不分枝,直立,基部稍膨大。叶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干后黄褐色。花序穗状,圆柱形,长8-20厘米,顶端锥状,具多数花;苞片卵状披针形,花萼长1.2-1.5厘米,2深裂至基部,每裂片又再2裂,小裂片狭披针形或近线形。雄蕊4枚,花丝着生于距筒基部5-7毫米处,长1.2-1.4厘米,基部稍膨大并疏被腺毛。蒴果长圆形,干后深褐色,长约1厘米,直径3-4毫米。种子多数,干后黑褐色,长圆形,长约0.35-0.38毫米,直径0.27毫米,表面具网状纹饰,网眼底部具蜂巢状凹点。花期4-6月,果期6-8月。
形态特征
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株高10-40(-50)厘米,全株密被腺毛。茎不分枝,直立,基部稍膨大。叶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干后黄褐色,长1-2.5厘米,宽4-8毫米,连同苞片、花萼裂片和花冠裂片外面及边缘密被腺毛。花序穗状,圆柱形,长8-20厘米,顶端锥状,具多数花;苞片卵状披针形,长1.6-4.8(-2)厘米,宽4-6毫米,先端尾状渐尖或长尾状渐尖。花萼长1.2-1.5厘米,2深裂至基部,每裂片又再2裂,小裂片狭披针形或近线形,不等长,长4-6毫米。花冠黄色,长2-3厘米,筒中部稍弯曲,在花丝着生处稍上方缢缩,向上稍增大;上唇2浅裂,偶见顶端微凹,下唇长于上唇,3裂,中裂片常较大,全部裂片近圆形,边缘波状或具不规则的小圆齿状牙齿。雄蕊4枚,花丝着生于距筒基部5-7毫米处,长1.2-1.4厘米,基部稍膨大并疏被腺毛,向上渐变无毛,花药长卵形,缝线被长柔毛。子房长圆状椭圆形,花柱稍粗壮,长约1.5厘米,疏被腺毛,柱头2浅裂。蒴果长圆形,干后深褐色,长约1厘米,直径3-4毫米。种子多数,干后黑褐色,长圆形,长约0.35-0.38毫米,直径0.27毫米,表面具网状纹饰,网眼底部具蜂巢状凹点。花期4-6月,果期6-8月。
生长环境
海拔:生于海拔250-2500米的沙丘、山坡及草原上。
温、湿度:黄花列当耐严寒,其分布区的气候具有湿、风大、气温低的特点。在长白山产区,1月平均气温为-2019℃,7月平均气温为10-14℃;在大兴安岭产区,则夏季干凉,冬季严寒,而且昼夜温差大,常达20℃以上,年降水量为800~1100毫米。
光照:黄花列当为长日照植物,耐阴。
土壤:喜生于典型的针叶林土壤。黄花列当寄生在桤木属植物的根部,常随寄主生于岩石缝隙或陡峭的山坡上,因此耐瘠薄。生长在溪流两岸和山地凹形坡地集水区的赤杨灌丛或绿苔水藓和落叶松林下,东北赤杨或水冬瓜赤杨的地表层根部。主要生长在接近赤杨主根部排水较好的高台处,此处土壤疏松、排水较好,土壤湿度25-50%左右,而在低凹易积水区则无黄花列当生长,可见,黄花列当喜欢阴湿的空气环境,而对土壤则要求疏松、冷润。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蒙古、朝鲜、韩国和俄罗斯(赤塔、哈巴罗夫斯克、滨海边疆区);在中国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河南、山东和安徽。
生长习性
出苗期为7月上旬,5天左右即可开花,有的出土后即已开花;7月下旬果实成熟,其种子随风飘散或经雨水冲刷而流入地下进入土壤根系之中,其植株在地下生活时间约1个月左右。
主要价值
以全草及根入药,含有列当甙、草苁蓉醛和草苁蓉内酯等,根茎富含甘露醇和生物碱等。具有补肾、强筋、止泻、壮阳作用;人肾经,性温,味甘,无毒。主治肾虚腰膝冷痛、阳痿、遗精、肠炎、腹泻、神经官能症。保护黄花列当对研究列当科分类系统和保存种质资源均有一定的意义。
保护现状
保护等级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无危(LC)。
列入《内蒙古自治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已被列为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吉林省一类保护植物。
种群现状
黄花列当是比较珍贵的濒危药用植物,在中国分布较窄,零星分布于长白山亚高山带及大兴安岭。历经人们过量的挖掘,致使数量急剧减少,分布范围也较为狭窄,大有绝灭的危险。为了扩大该物种的繁衍,以后应全力保护种源并发展人工培植。
保护措施
长自山虽已划为自然保护区,但滥挖黄花列当的现象却常有发生。应积极采取保护措施,向群众宣传保护黄花列当的意义,并划出轮采区,挖大留小,加强管护。
大力开展人工繁殖,扩大药源,以减少对野生资源的采挖。但黄花列当为寄生植物,其生态环境和寄主的生物学物性特殊,对生长条件要求很严,不易在异地生活。人工驯化栽培试验处于初步摸索阶段,尚无成功经验。应积极研究黄花列当生长发育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寄生机理,探索人工栽培的途径。
参考资料
黄花列当.植物智.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5 16:20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