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腹鹪莺
扇尾莺科鹪莺属的鸟类
黄腹鹪莺(学名:Prinia flaviventris):体长13厘米,是一种体型略大而尾长的橄榄绿色鹪莺。喉及胸白色,以下胸及腹部黄色为其特征。头灰,有时具浅淡近白的短眉纹;上体橄榄绿色;腿部皮黄或棕色。换羽导致羽色有异。繁殖期尾较短,雄鸟上背近黑色较多,雌鸟碳黑色;冬季粉灰。虹膜浅褐色,上嘴黑色至褐色,下嘴浅色,脚橘黄色。
形态特征
黄腹鹪莺的额、头顶暗灰色或石板灰色,到枕和后颈逐渐变为灰绿色或橄榄绿色,头侧暗灰色,眼先和眼周淡皮黄色或皮黄白色,自鼻孔升至眼后,有时眉纹不明显或缺失。其余上体橄榄绿色,腰和尾上覆羽较浅淡。尾长呈凸状,外侧尾羽依次向外逐渐缩短,尾羽淡褐色具淡棕色羽缘,有时具不明显的暗色横斑和白色尖端。两翅褐色,飞羽外翈羽缘暗黄色。紧靠内侧飞羽和覆羽颜色同背。颏、喉和上胸白色,略沾皮黄色,胸、腹和尾上覆羽黄色,冬羽尾羽明显较夏羽长,头顶和头侧灰橄榄色,上体淡橄榄褐色或棕灰褐色,下体较白和较淡黄。其余和夏羽相似。
虹膜橙黄色,嘴夏季黑色,冬季褐色,跗蹠和趾暗黄色或橙黄色。
大小量度:体重♂6-8克,♀6-7克;体长♂103-128毫米,♀106-134毫米;嘴峰♂11-12毫米,♀11-12毫米;翅♂41-45.5毫米,♀37-44毫米;尾♂65-66毫米(冬季70-81毫米),♀48-72毫米;跗蹠♂19-21毫米,♀18-22毫米。(注:♂雄性;♀雌性)(华南亚种)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山脚和平原地带的芦苇、沼泽、灌丛、草地,也栖于河流、湖泊、水渠和农田地边和村寨附近的稀树草坡、小树丛、灌丛和草丛。
生活习性
留鸟。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偶尔也结成3-5只的小群。多在灌丛和草丛下部活动和觅食,因而不易见到,但有时也上到灌丛和芦苇上部,然后又很快落下,不做远距离飞行,飞行有力,两翅扇动沉重,常常发出振翅声响,活动时尾常上下摆动,或垂直翘到背上,并不时发出像猫一样的叫声。繁殖期间雄鸟亦常站在高的灌木枝头或草茎顶端鸣唱,时而垂直升到空中3-4米,进行飞行表演,伴随着两翅扇动而发出“啪、啪”声响,然后又斜着落到栖木上。性活泼而大胆,不甚怕人。
叫声弱而哑的schink-schink-schink声及似小猫轻柔咪叫声twee twee。鸣声为急促的连声tidli-idli-lia,重音在最后的下降音符上,有过门声chirp。
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蜘蛛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偶尔也吃植物果实和种子。
分布范围
分布于文莱达鲁萨兰国、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新加坡、泰国和越南。
繁殖方式
繁殖期4-7月。通常营巢于杂草丛间或低矮的灌木上。巢呈梨形或卵圆形,开口在顶端,实际呈深杯状。主要由芦苇叶和草叶构成,内垫有细的草叶和草茎,巢多固定在芦苇或草茎上,距地高0.3-1米。巢的大小为内径6.5-8.0厘米,高11-16厘米,巢口直径3.8-4.3厘米。雌雄亲鸟共同孵卵轮流承担,孵卵期为15天。雏鸟晚成性,雌雄共同育雏。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30 20:15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