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耳冢
《陆机传》章节
《晋书·陆机传》原文
注释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亦作“黄犬书”、“黄犬寄书”、“黄犬传书”。
就:按照
反:同“返”,返回
官:做官.
名:命名.
亟:急.
驰:奔.
掉:摆动
就:踏上
卒:死
驿路:即驿道,古代的交通大道
出处
《晋书·陆机传》:“初机有俊犬,名曰黄耳,甚爱之。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机乃为书以
翻译
晋朝的陆机养了一条狗,它名叫“黄耳”,陆机在京城做官,很久没有家中的音讯。一天陆机开玩笑地对狗说:“你能把家信带回去并拿回消息吗?”狗摆动尾巴很高兴。陆机立即写信,用竹筒放书信,绑在狗的脖子上。狗经过交通大道,早晚快速地奔跑,家人看见书信,又回信给陆机。狗马上跑上大路,翻山越岭,奔跑着前往京城。两地之间有千里之遥,别人往返需要五十天,而狗才用了二十天左右。后来狗死了,陆机埋葬它,给它取名为“黄耳冢”。
故事情节
晋人陆机少年时,特别喜欢打猎。当时有人送给他一只快犬,名字叫“黄耳”。陆机后来到洛阳做官,便将黄耳时常带在身边。黄耳聪慧异常,能听懂人说话。一次陆机曾经把黄耳借给一个三百里外的朋友,因为黄耳认识道路,一天时间就跑回了家。陆机因为久居京城洛阳,很久没有收到家书了,有一天他就开玩笑地对黄耳说:“家里很久没来家书了,你能替我去送信吗?”黄耳摇尾表示愿意。陆机就写了一封家书,装在一个竹筒中,系在黄耳的脖子上。黄耳沿着驿道向苏州方向奔去。饿的时候黄耳到草中觅食充饥。遇到大河便依偎在渡河的人身旁,讨别人的欢心。渡河的人喜欢它,就呼唤它上船。船一到岸,黄耳便跳下船急奔而去。黄耳赶到苏州陆机的家里,用嘴咬着装信的竹筒示意陆机的家人。陆机的家人打开竹筒看完家书后,黄耳似乎还有所求。陆机家人写了回信后又装在竹筒内,系在黄耳脖子上之后,黄耳就又往洛阳方向奔去。常人步行来回往返需要50天时间,黄耳只用了15天就取回了陆机的家书。后来黄耳死后,被送回陆机的老家苏州安葬,黄耳的坟距离陆机的家有200步远,当时村里的人都把此坟称之为“黄耳冢”。
作者介绍
陆机(261~303年),字士衡,吴郡华亭人(今上海松江),西晋文学家、书法家,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曾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世称“陆平原”。后死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书·陆机传》),与弟陆云俱为我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他的《文赋》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著名作品。其实陆机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我国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后世评价
古往今来,无论中外,狗,一直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替人类担负着多种工作,包括关键时刻为人们传递信件。算来,用狗传书还是咱中国人的发明。早在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人用狗来递送情报,几乎与中国悠远的邮驿史同步。《述异记》就记载了晋代“黄耳送信”的故事,《松江府志》亦有记“黄耳冢”:在府城南。机有快犬日黄耳。性黯慧。能解人语。随机入洛。久无家问。机作书。以竹筒系犬颈。令驰归。复得报还洛。后葬此。由此在中国民间广传为《忠狗送信》的故事。如今上海到洛阳的公路距离超过1000公里,“黄耳”在一千多年前只用半个多月的时间跑个来回应该当得“神速”而字,堪称最早的“快递员”了吧!到了唐代,诗人李贺还为之在《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一诗中提及:“犬书曾去洛,鹤病悔逊秦”。元代张翥也在《余伯畴归浙东简郡守王居敬》中赞道:“家信十年黄耳犬,乡心一夜白头乌。”
更多版本
《晋书》本传
初,机有骏犬,名曰黄耳,甚爱之。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笑语犬曰:“我家绝无书信,汝能赍书取消息不?”犬摇尾作声。机乃为书以竹筒盛之而系其颈,犬寻路南走,遂至其家,得报还洛。其后因以为常。——房玄龄等《晋书·列传第二十四·陆机》
译文:当初,陆机有一只良狗,名叫黄耳,陆机非常喜爱它。后来陆机寄寓在京师洛阳,好久没有通家信,有一天便笑着对黄耳说:“我很久不能和家里通信,你能帮忙传递消息吗?”这只狗竟摇着尾巴连连发出表示答应的声音。陆机就写了一封信,用竹筒盛着绑在黄耳的颈上,黄耳寻找道路往南跑,把信送到了陆机的家里,还把家人的回信带回洛阳。到后来,黄耳就经常在南北两地奔跑,为陆机传递书信。
任昉《述异记》
陆机少时,颇好游猎,在吴豪盛客献快犬名曰黄耳;机后仕洛,常将自随。此犬黠慧能解人语,又尝借人三百里外,犬识路自还,一日至家。机羁旅京师,久无家问,因戏语犬曰:“我家绝无书信,汝能赍书驰取消息不?”犬喜摇尾,作声应之。机试为书,盛以竹筒,系之犬颈。犬出驿路,疾走向吴,饥则入草噬肉取饱。每经大水,辄依渡者弭耳掉尾向之,其人怜爱,因呼上船。裁近岸,犬即腾上,速去如飞。径至机家,口衔筒作声示之。机家开筒取书,看毕,犬又向人作声,如有所求;其家作荅书内筒,复系犬颈。犬既得荅,仍驰还洛。计人程五旬,而犬往还才半月。后犬死,殡之,遣送还葬机村南,去机家二(《广记》引作五)百步,聚土为坟,村人呼为“黄耳冢”。
译文:陆机年轻的时候,很喜欢游玩打猎。他家是吴郡的豪门大族,门客献给他一只跑得很快的狗,名叫“黄耳”。陆机后来到洛阳做官,常把这只狗带在身边。这只狗非常机灵,能听懂人话。陆机曾把他借给住在三百里之外的某人,这条狗(居然)认识道路,自己跑了回来,只用一天时间便跑到家。陆机寄居在京城,很久没有家中的书信,于是对这只狗开玩笑说:“我家断绝了书信,你能不能带着我的书信跑回去取消息?”狗高兴地摇动尾巴,吠叫着表示应答。 陆机就试着写了一封信,用竹筒装着,系在狗的颈子上。狗走出家门在驿路上一路奔跑到吴地……径直到陆机的家,口衔竹筒叫着,要家人取看。陆机家人打开竹筒取出书信,看过之后,狗又向家人吠叫,好像要求家人回信。陆机家人就写了回信放置竹筒内,又系在狗的颈子上。狗得到回信之后,又从原路奔回洛阳。算计人的行程还要五十天,可是黄耳往返才用了半个月。后来狗死了,陆机就用棺木将它运回村中安葬,离陆家两百步,堆土作坟。村中的人都叫黄耳坟。
《古小说钩沉》
陆机少时,颇好游猎,在吴豪盛御览引有此字客献快犬名曰黄耳;迳至四字类聚引作先到机家,口衔筒作声示之。机家开筒取书,看毕,犬又向人作声,如有所求;其家作答书内筒,复系犬颈。犬既得答,仍驰还洛。计人程五旬,而犬往还裁半月。后犬死,殡之,遣送还葬机屯南,去机家二广记引作五百步,聚土为坟,屯人呼为“黄耳冢。”类聚九十四御览九百五广记四百三十七事类赋注二十三初学记二十九草堂诗笺十四节引——鲁迅《古小说钩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11 13:35
目录
概述
注释
出处
翻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