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耀燊
中医外科学家
黄耀燊,中医外科学家。从医50余年,救治过许多危急疑难病症。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破伤风、急腹症、毒蛇咬伤的研究与临床实践方面,均有贡献。于中医人才的培养,亦有显著成绩。
人物简介
黄耀燊出身中医世家,其父黄汉荣是广州地区负有盛名的中医伤寒派医家,又是有名的骨伤科专家。他幼承庭训,立志从医,尽得家传之秘。他天资聪颖,学习勤奋,幼年时就能背诵《汤头歌诀》、《伤寒论》、《药性赋》、《医学三字经》等医学书籍。15岁时负笈于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广州中医学院前身)深造。在学习期间,他如饥似渴地钻研中医理论,以“勤奋”和“好问”而闻名全校,并受当时的名医刘赤选、梁翰芬、陈任枚、卢朋著等熏陶,学业日益增进。193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受聘于广东顺德县乐从墟同仁医院。在那里,他虚心好学,勤奋进取,广采百家之长,并自学现代医学基础知识。在实践中,医术日臻高明。他同情、体贴病人,受到病人及其家属的信任,求医者甚众。之后,他又辗转越南西贡、香港、广州等地行医。
人物经历
1915年12月16日 出生于广州市(原籍广东省南海县)。  1934年 毕业于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
1934—1937年 任广东顺德县乐从墟同仁医院医生。
1937—1938年 任广东中医院医生。
1938—1939年 在香港、越南西贡开业行医。
1939—1951年 在广州开业行医。
1951—1953年 任广东中医院副院长,兼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教师。
1953—1956年 任广州市维新联合诊所所长。
1956—1993年 历任广州中医学院金匮教研组教师,外伤科教研组副主任、主任,外科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教授,附属医院院长、顾问等职。
1993年12月7日 病逝于广州。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中医及中医教育事业的发展。黄耀燊立即投入其中,积极工作。1951年起,他先后担任广东中医院副院长,广州维新联合诊所所长。1956年广州中医学院成立,即调该院任教,历任教研室主任,附属医院院长、顾问等职。曾任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广东分会外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广东分会顾问等职。
技术成就
疮疡治疗
黄耀燊长期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他治学严谨,善于熟读,精思。在学习中不分门户,不偏一家,团结西医,并虚心向他们学习,撷采众长,着力探索,力求创新。 在对疮疡的治疗方面,黄耀燊善于视证情处方遣药,灵活运用消、托、补三大法则,力求速效。如有一疔疮走黄的中年男性患者,初起面生小疮,搔破挤压后,即恶寒不适,前医治疗无效,转请黄耀燊诊治。其时见患者面目浮肿,疮虽小而痛剧,且疮顶黑陷,周围皮肤瘀黯,按之稍硬。畏寒已罢而壮热烦渴,汗出,神志不清,大便秘结,小便短赤。黄耀燊诊察后认为,本例疔疮走黄是因火毒炽盛,外表虽见面部小疮,实则形小根深热重,热毒传入血分,内攻脏腑,发展为走黄,属里,实证,由于搔破挤压而诱发。前医按内科外感论治,投以解表清热之剂,未能控制。其实,患者恶寒为阳胜夺阴之寒,非外感之恶寒。随治以凉血清热解毒法,用犀角地黄汤加味。两剂服后热退神清,疮敛;再数剂善后,痊愈。经过反复实践,他就内外科辨证之别,用药之异,总结出以下3点:①解表药:内科病常以恶寒为表证,用解表药物取效;外科疮疡初起,虽用表散之药,但其目的不在于发汗,而在于疏通经络以达到消肿散结。②血分药:外科疔疮走黄与血分有关。在治法上除用清热解毒药外,需兼用活血、凉血药,使其消散。但内科表证,常忌血分药。此为两者用药之根本不同。③药量:外科与内科亦异,外科一般药量较重,否则不能驱除病邪。
急腹症治
在开展急腹症治疗的研究中,从理论到实践,黄耀燊从治疗急性阑尾炎的实践中体会到,急腹症是六腑的病变,舌苔对病邪的反映很敏感,能反映出病邪的深浅,病情的轻重,尤其是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舌苔变化,可反映出治疗效果及病情的预后。他总结出“舌苔一日未净,邪热一日未清”的规律。并指出,即使病人的自觉症状消失,只要舌苔不化,便极易复发,因此治疗必须彻底。尤其对一些难化的湿滞粘腻之邪,不能过早停药,可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里攻下的药物中适当佐以芳香化湿之品。对急性阑尾炎病变的后期,临床上常可碰到一些难于消散的包块。黄耀燊认为,这是本病初病在腑,久病入络之故。据此,他提出久则通络的治疗原则,在清热解毒的方药中选用有较强活血散瘀、软坚散结作用的药物,使难于消散的条索状硬结,渐渐吸收。
胆道和胆石病
胆道系统感染和胆石病的诊治,黄耀燊同样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反复研究了《伤寒论》、《金匮要略》、《外台秘要》诸书中治疗黄疸的论述,并通过临床的实践,确认茵陈、大黄、栀子、黄柏、芒硝等为治黄要药。而本病常见寒热往来,大便秘结,为少阳,阳明俱病,故选用表里双解的大柴胡汤与上述药物配伍,分型论治,每获良效。如一女青年患胆囊炎胆石病5年,反复发作。本次发作右上腹肌紧张,胆囊区有明显的压痛及跳痛,口苦、口渴、尿少黄浊、大便6天未解,诊断为湿热型胆石症,给服湿热型胆石汤。第二天腹痛加剧,全腹硬满,高热不退,烦躁,寒战,全身晦黄,尿色如茶。此时患者已转入脓毒型,改投脓毒型胆石汤,药后24小时,大便通下,腹痛减轻,其他症状亦快然而失。一周内郁湿化热症状相继改善,并先后从大便排出指头大小之结石5颗,最大者为2.2厘米×1.5厘米×1.3厘米,后改用瘀滞胆石汤调治痊愈。黄耀燊认为,本病大多属里实热证,应以通为用。对病机为气滞血瘀闭而热者,以下为主,以清为辅;热而闭者,则以清为主,以下为辅。又如一中年妇女患重症急性胆管炎中毒性休克,虽经手术引流,抗休克等抢救治疗,但术后胆汁引流不畅,黄疸加深,持续高热全身皮下大片瘀斑,肉眼血尿,大便潜血卌。黄耀燊认为这是肝胆实热,热毒熏蒸,血络损伤所致,遂治以《伤寒论》茵陈栀子柏皮汤和《温病条辨》犀角地黄汤加减,使病情转危为安。这是他精通医理,融伤寒温病于一体,科学地应用于临床的又一例证。通过众多的临床实践,黄耀燊对胆石症的病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认为,胆性刚,喜疏泄,从而提出胆病无补法,应以通为补的观点,即使对久病或过服清利药物而致脾肾亏虚的病人,仍不能放弃舒肝利胆的药物。这一观点对临床显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危重症及疑难病
黄耀燊对危重症及疑难病的医治亦具有丰富的经验。早在抗日战争期间,黄耀燊就曾不顾个人安危,只身深入广州霍乱流行地区,进行抢救。当时他根据患者严重脱水、神情淡漠、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等表现,鼓励病人大量饮用盐开水,并予四逆汤。病情危急者,嘱病人一边煮药一边喝药,不必待药煮好再喝。他这一治疗方法与当今大量静脉输入生理盐水或口服补液,抗休克的疗法是完全一致的。经他治疗,许多危重病人得救,在人们中间一时传为佳话。1976年夏,一被银环蛇咬伤的男青年,昏迷11天,停止自主呼吸30天,不能进食,极度消瘦虚弱,并曾一度出现呼吸和泌尿系统的霉菌感染。虽采取许多救治措施而不见显效。黄耀燊应约会诊,他果断地应用大量藿香、葫芦茶等芳香化湿、辟秽化浊之品,使感染得到控制。后来,患者又出现肉眼血尿,黄耀燊分析认为,血尿与应用抗生素有关,于是果断停用,全用通利通淋、凉血止血的中药治疗。仅3天,血尿停止。继续用中药调理,终于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1978年春,一位广泛肠粘连引起肠梗阻的患者,在连续两次手术后,出现麻痹性肠梗阻,加之伤口感染,腹胀如鼓,骨瘦如柴,气息奄奄,病性危重,特邀黄耀燊会诊。他诊后认为,经连续两次手术耗损,病人元气大伤,病情已由初起的里实热证转化为虚寒里实证,若再投苦寒通里药,必致病情恶化。随取温中补虚之法,用《伤寒论》中的大建中汤。其中红参10克(另炖),经胃管给药。首剂后腹痛大减,二剂后出现肠鸣,继之能排气、排便,腹胀消减,连服数剂,病情逐渐好转,痊愈出院。从本例可以看出黄耀燊临床辨证之准确,用药之精当。急腹症的治疗本以通为主,而他对本案例的辨证却不囿于苦寒通下,而施以温通之法,收到很好的效果。
所获荣誉
黄耀燊在中医教学、医疗、科研的园地里辛勤耕耘50余载,获得丰硕的成果。他屡获科研成果奖,著述亦颇丰硕。由他主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破伤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中西医结合治疗毒蛇咬伤3项研究获得1987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前两项还获得1979年广东省科学大会奖,他研究创制的治疗骨科疾患的中成药“骨仙片”,先后获广东省、广州市科技成果奖。1985年他在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指导研制出治疗胆道疾病的“舒胆胶囊”。1989年,在其助手的协助下,研制出治疗胆道系统感染和胆石病的电脑诊疗系统。他早年创用的“双柏散”,对治疗各种痈疮及跌扑损伤等有显著疗效,50年代已开始在临床普遍使用。
1956年被评为广州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1982年和1983年连续被评为广东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1983年被评为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1984年被评为全国卫生标兵,同年又被评为全国民主党派、工商联为四化服务先进个人;1989年被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侨联合会授予全国优秀归侨、侨眷知识分子荣誉称号。
社会评价
黄耀燊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善于育人。他经常告诫学生,作为一个医生,技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医德,要同情病人,体贴病人,才能赢得病人的信任。早年,黄耀燊在个体行医时,就曾经常赠医送药给无钱求医的患者。现在,尽管他已年逾古稀,身兼临床、教学、科研、行政等方面的工作,并患有多种疾病,但对求医者,仍是来者不拒。对求医者,不分亲疏,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一般群众,都一视同仁。黄耀燊为人诊治疾病一向耐心诊察,缜密分析,且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黄耀燊积极工作,克己奉公的品德,亦为人们广为称道。在他研制的“骨仙片”投产后,药厂给他送来了近10万元的合理报酬,他将这笔款悉数交给医院,用以改善职工的生活条件。他说:“能用这些钱去改善一下教职工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我心里就舒坦多了。”
黄耀燊不仅是一位中医界的著名学者,而且是一位为人耿直,作风正派,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关心国家大事和人民群众疾苦的社会活动家。他多次通过赴港、出国治病的机会,宣传我国对外开放的政策,结识了一批同行和知名人士。同时,以精湛的医术,赢得广泛赞誉。为扩大中医的影响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为扩大中医的影响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前几年,黄耀燊在诊病过程中了解到,许多中小学老师由于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到医院排队挂号看病,他呼吁各医院应该为就近的中小学老师优先看病,并每年为他们免费体检。这一倡议得到卫生部门的大力支持。近年来,他不顾年迈体弱,利用担任中国农工民主党地方领导职务之便,多次带头组织广州地区农工民主党中的医学专家送医送药,为革命老区人民服务。
主要论著
1 黄耀燊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外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2 黄耀燊副主编.高等医药院校中医专业教材——中医外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3 黄耀燊副主编.全国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
参考资料
佛山中医 杏林根深.佛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27 19:15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