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羊关藏族乡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下辖乡
黄羊关藏族乡,隶属于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地处平武县境西北部,北与白马藏族乡接壤,东与阔达藏族乡、木皮藏族乡比邻,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小河、施家堡二乡相接,南接水晶镇。总面积198.97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黄羊关藏族乡户籍人口1517人。
历史沿革
宋属木瓜寨,属龙州三寨长官司。
明设黄羊关百户。
清属王氏土长官司。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黄羊关特编乡。
1949年,更名又新乡。
1950年,恢复土司、番官、头人制,设黄羊关大部落。
1956年,设黄羊乡,属藏区。
1959年,乡改公社。
1961年,属水晶区。
1981年,改黄羊关藏族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
行政区划
2011年末,辖黄羊关、曙光、红星、龙池、山园、草原6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0年6月,黄羊关藏族乡辖4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曙光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黄羊关藏族乡地处平武县境西北部,北与白马藏族乡接壤,东与阔达藏族乡、木皮藏族乡比邻,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小河、施家堡二乡相接,南接水晶镇。总面积198.9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黄羊关藏族乡地形分为山地、河谷。境内最高点位于猫儿山,海拔4000米;最低点位于黄羊关村,海拔1200米。气候气候特点是日照短,雨量充沛,无霜期短,四季分明,春迟秋早,夏凉冬寒,夏秋多阴雨。多年平均气温12.7℃。1月平均气温2.2℃,极端最低气温-9.3℃(1955年1月6日);7月平均气温22℃,极端最高气温37.1℃(2002年7月14日)。年平均降水量806毫米,极端年最大雨量1163毫米(1981年),极端年最少雨量478毫米(1986年)。
水文
黄羊关藏族乡属涪江支流黄羊河水系。黄羊河由北向南流经全境,在黄羊关村出境。境内河道长31千米。
自然灾害
黄羊关藏族乡自然灾害主要有泥石流、地震、旱灾、风灾、冰雹等。最严重的一次地震发生在1976年8月16日,震级7.2,死亡15人。
自然资源
黄羊关藏族乡矿藏资源主要有硫铁矿和铅锌矿,具有一定开发价值,集中分布在草原、黄羊关、龙池村一带。水能量最优可开发量2.2万千瓦。森林资源丰富。
人口
2011年末,黄羊关藏族乡辖区总人口1538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510人。另有流动人口28人。总人口中,男性810人,占52.7%;女性728人,占47.3%。总人口中,汉族1009人,占65.6%。2011年,人口出生率8.45‰,人口死亡率8.4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8人。
2017年末,黄羊关藏族乡常住人口1490人。
2018年末,黄羊关藏族乡户籍人口1484人。
截至2019年末,黄羊关藏族乡户籍人口1517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黄羊关藏族乡财政总收入114万元,人均财政收入741元。
2018年,黄羊关藏族乡有工业企业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个。
农业
黄羊关藏族乡耕地面积5200亩,林地10.2万亩。
黄羊关藏族乡粮食作物以洋芋、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683吨。
黄羊关藏族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3400头,年末存栏2100头;牛饲养量550头,年末存栏450头。2011年,生产肉类237吨,畜牧业总产值600万元。
交通运输
2011年,黄羊关藏族乡新修公路1条,长14.7千米。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黄羊关藏族乡有乡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个,乡、村级图书室6个。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黄羊关藏族乡有小学1所,在校生60人,专任教师1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黄羊关藏族乡有乡卫生院1所,门诊部1个;病床10张,专业卫生人员4人。
社会保障
2011年,黄羊关藏族乡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6户,人数74人,支出6.48万元,比上年增长11%,月人均73元;城市医疗救助9人次。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人,抚恤事业费支出8100元,比上年增长38%。年末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853人,参保率70%。
邮政电信
2011年末,黄羊关藏族乡有邮政代办点1个。
历史文化
因白马番人的黄羊部落而得名。马白语称“呷纽”。《明史》称“黄羊关”。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7 17:5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