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祖辉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
黄祖辉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2 年6月出生, 籍贯:上海。专长于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产业组织与制度研究。现为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卡特)主任;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省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农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等。
人物经历
教育背景
1982年1月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经系。
1986年7月 浙江农业大学农业经济与管理系。
工作经历
1969-1978 黑龙江省北安县引龙河农场,下乡知青
1978-1982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业经济系本科,学士
1982-1983 江苏农学院农业经济系助教
1983-1986 浙江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系研究生,硕士
1986-1998 浙江大学农经系、副教授(1989年起)、教授(1994年起),博士生导师(1996年起),
经贸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前沿、交易费用与制度安排学院院长(1993年起),教务处处长(1995年起),副校长(1997年起)。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卡特)主任,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
学术兼职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省政府经济建设咨询委员会委员;绍兴市、嘉兴市经济建设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企业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国际农业经济学会(IAAE)会员;浙江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理事和应用经济学科组副组长;省委政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浙江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高级顾问;浙江省软科学研究所高级顾问,研究员;浙江省第八届、第九届政协委员;《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村观察》编委。
代表作
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代表作有:“农村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民市民化”,《经济研究》,1989年第3期;“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农民合作:变革态势与启示”,《中国农村经济》, 2000年第8期;“非公共利益性质的征地行为与土地发展权补偿”,《经济研究》,2002年第5期;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与制度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第4期;“The Role of Clustering in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Footwear Industry in Wenzhou”, 《China Economic Review》19 (3): 409–420, September,2008。
学术获奖
“农村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民市民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突出学术贡献奖,2007;“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制度研究”,首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著作奖,2004。
主讲课程
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前沿、交易费用与制度安排。
出版图书
研究方向
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产业组织与制度企业管理、土地经济管理。
主要贡献
科研项目
主要科研项目(2000年起):
1.沿海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与实现途径研究(主持),教育部重大项目(2000-2002).
2.城市化进程中的农业劳动力流动与迁移研究(主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金(2000).
3.农业科技体制转型理论与创新研究(主持),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0-2002).
4.乡镇企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应急项目(2001).
5.WTO与浙江农业竞争力提升研究(主持),省科委(2001).
7.加入WTO后的农业政策调整研究(主持) ,省长基金(2002).
8.联华集团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研究(主持),中国联华集团委托项目(2002).
9.农村税费体制改革研究(主持),省财政厅(2002)。
10.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与案例研究(主持),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项目(2001-2002).
11.浙江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主持),省社科重大项目(2002-2003).
12.建立我国农业行业协会的方案研究(主持)农业部,省农研中心 (2002-2003).
13.农户行为与农业结构调整(子项目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2002-2004).
14.仙居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研究(主持),仙居县(2003).
1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研究(主持)省长基金,国家科技部(2003—2005).
16.政府农业支持政策完善与改革研究(主持)省长基金,省社科基金,省财政厅项目(2003).
17.农夫山泉农业产业化经营研究(主持),农夫山泉有限公司(2003).
18.国家“211”二期子项目:农业产业化与民营经济发展(主持)(2003—2005).
19.扭转工农,城乡,地区差别的对策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004--2005).
20.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思路(主持),国家发改委(2003--2004).
21.我国食品物流系统构建中的组织与制度问题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2004—2006).
22.城乡统筹发展理论与制度创新(主持),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子项目(2004-2005).
23.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理论、思路与对策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04-2006).
24.台州农产品物流体系构建研究(主持),台州市政府(2004).
25.我国土地制度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主持),教育部(2006-2008).
26.浙江省农民就业现状及对策(主持),浙江省人民政府(2007-2008).
27.影响土地流转因素调研(主持),浙江省人民政府(2007-2008).
28.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资料会议费(主持),教育部社科司(2007-2009).
29.中国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研究(主持),教育部社科司(2008-2009).
30.浙江省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主持),杭州市区划办(2008-2008).
31.改革三十年总结(主持),浙江省人民政府(2008-2010).
32.浙江省十县百乡新型农业研究(主持),浙江省人民政府(2009-2009).
33.杭州市与浙江大学共建新农村示范区研究(主持),杭州市发改委(2007-2008).
34.以提高农民生活品质为重点,推进杭州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和对策(主持),(2007-2007).
35.温州鞋业发展战略研究(主持),温州市市级财政资金会计核算中心(2006-2007).
36.我国农业对外开放与农产品贸易发展研究(主持),商务部(2006-2007).
37.于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题调研(主持),浙江省农办(2005-2006).
38.农民教育与就业适应能力研究(主持),浙江省人民政府(2005-2006).
39.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研究(主持),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2005-2005).
40.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拨款)(2000-2002).
41.入世对浙江经济面临的挑战对策三(主持),浙江省科委(2000-2001).
42.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主持),浙江省政府(2000-2000).
43.市场开放条件下杭州市“菜篮子”工程建设与发展对策研(主持),杭州市农业局(2001-2001).
44.农业企业汇率风险反应行为与应对策略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7-2009).
45.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机理实践及政策(主持),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6-2008).
46.江省农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问题研究(主持),浙江省科技厅(2006-2008).
47.中国与埃及农业合作交流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7-2009).
48.浙江省十一五期间推进城乡一体化对策研究(主持),浙江省计委(2004-2005).
49.完善政府农业支持和保护机制研究(主持),浙江省政府(2003-2004).
50.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与政策(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04-2006).
51.浙江省农业科技人才战略研究方案(主持),浙江省省级机关会计核算中心(2004-2004).
52.建设现代农业的对策研究(主持),浙江省规划办(2003-2004).
53.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研究(主持),浙江省社科规划办(2002-2003).
54.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制度改革问题研究(主持),浙江省社科规划办、省社联(2000-2001).
55.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民负担影响研究(主持),浙江省农业厅(2002-2003).
56.改革开放20年浙江农村股份合作制研究(主持),浙江省级机关会计核算中心(2001-2002).
57.农民工信贷调查(主持),国际合作研究项目(2005-2005).
58.农村小额信贷管理研究(主持),国际合作研究项目(2005-2006).
59.安全食品管理研究(主持),外资项目(2003-2004).
60.云南烟草发展战略研究(主持),云南省烟草大理州公司(2004-2009).
61.余姚市老区发展规划研究(主持),余姚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心(2005-2006).
62.阮仕珍珠发展战略(主持),浙江阮仕珍珠股份有限公司(2005-2006).
63.农夫山泉发展战略研究(主持),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2007-2007).
64.新时期浙江农业综合开发战略研究(主持),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2007-2007).
65.杭州大地之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规划(主持),杭州大地之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008-2009).
66.贵州现代烟草农业研究(主持),中国烟草总公司(2008-2009).
67.中华农业大观园概念性规划(主持),杭州大地之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008-2009).
68.浙江长兴经济开发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实施情况(主持),(2009-2009).
69.《杭州市建设工程劳务管理办法》立法后评估(主持),杭州市建设委员会(2008-2008).
70.劳务分包企业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模式的探索(主持),杭州市建设委员会(2007-2007).
71.联华超市集团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策划研究(主持),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2002-2003).
72.发展农业行业协会课题研究(主持),浙江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2003-2004).
73.深化供销社改革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主持),浙江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2003-2003).
出版著作
主要著(译)作:
1.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专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
2.财产、权力与公共选择,译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
3.迈入新世纪的农业与农村,专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
4.Farmer Co-operatives: Evolution,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and Implications, Published by Swedis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Uppsala, Sweden, 2000,9, ISSN 1401—405X.
5.发展经济学的革命,译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
6.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制度透视,专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10月.
7.浙江的股份合作制:理论与实践,专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
8.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制度改革研究,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1月.
9.城市化进程中的农业劳动力迁移问题,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1月.
10.市场化、国际化:新世纪中国农业发展,论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10月.
11.生物技术经济学,译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12.WTO与浙江农业的政策调整研究,专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5月.
13.农业现代化:理论、实践与途径,专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10月.
14.环境保护的公共政策,译著(校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
15.创新农村经营体制的探索与实践---关于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研究,专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
16.谁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农户行为及决策分析,专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3月.
17.Food Safety,论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
18.中国“三农”问题:理论、实证与对策,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19.为什么是义乌?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
20.中国《三农问题》研究文丛(第一辑),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
21.转型期中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专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
22.我国生鲜蔬菜物流体系研究-制度、组织与交易效率,专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
23.中国《三农问题》研究文丛(第二辑),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
24.求索中国特色现代农业之路,专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
25.转型发展与制度变革——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专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
26.农产品营销管理体系建设--对浙江农业宏观管理体制创新的思考,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
27.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理论\u5b9e践与政策,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
发表论文
1.对住宅建设与住房制度改革的思考,浙江经济,1998年第10期.(2)
2.当前我国农户家庭经营中的交易途径与合约方式——浙江省173户水稻生产农户的调查与分析,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1)
3.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2)
4.建立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培养合格农科人才的实践与探索,高等农业教育,1998年第2期.(2)
5.农户粮田规模经营效率:实证分析与若干结论,农业经济问题,1998年第11期.(1)
6.农地产权结构和我国的家庭农业,农业经济问题,1998年第5期.(1)
7.资源优势理论及其对我国乡镇企业的启示,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9年第2期.(2)
8.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绩效,经济研究,1999年第12期.(2)
9.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基本模式,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年第1期.(2)
10.农业资源外部经济理论体系初探——兼论外部经济理论在我国农业资源管理中的运用,农业技术经济,1999年第5期.(2)
11.茶叶交易方式变迁及其经济意义,茶叶,1999年第1期.(2)
12.论农户家庭承包制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1)
13.股份合作企业产权制度分析,浙江学刊,1999年第2期.(2)
14.浙江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践与对策,浙江学刊,1999年第5期.(1)
15.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经济研究参考,1999年33期.(2)
16.农业资源的外部经济,经济研究参考,1999年A5期.(2)
17.产业组织结构与市场交易方式选择──我国茶叶交易方式变迁的案例分析,商业研究,2000年12期.(2)
18.试论现阶段我国粮食保护政策及其改革,管理世界,2000年4期.(2)
19.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最新改革举措,农业经济问题,2000年6期.(2)
20.农业产业化经营:干部心态、政府行为与政策启示,农业经济,2000年1期.(2)
21.农业现代化模糊综合定级法研究——以浙江省新昌县为例,农业技术经济,2000年6期.(2)
22.农民合作:必然性、变革态势与启示,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8期.(1)
23.新世纪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1期.(1)
24.茶叶产业组织制度创新研究,中国茶叶,2000年2期.(2)
25.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模式选择,农业科技管理,2000年5期.(2)
26.长乐林场林地综合效益评估,山地学报,2000年4期.(2)
27.非农化和城市化:浙江现代化战略的重点,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5期.(1)
28.转基因农产品国际贸易游戏规则初探,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1年6期.(2)
29.现代生物技术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机遇、挑战与政策框架,农业技术经济,2001年2期.(1)
30.农户家庭经济结构变迁及其根源研究——以1986~2000年浙江10村固定跟踪观察农户为例,管理世界,2001年4期.(2)
31.关于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中国软科学,2001年8期.(2)
32.马克思的土地肥力观述评,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2期.(2)
33.明天的农业:激励、制度、基础设施和创新——国际农业经济学家协会(IAAE)第24届国际会议综述,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6期.(2)
34.以兔业合作社为龙头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昌兔业合作社的实践与启示,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4期.(2)
35.高校跨学科人文社科研究中心运作模式探索——浙大“卡特”的实践与启示,高等农业教育,2001年11期.(2)
36.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制度透视及其对中国的政策含义,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5期.(2)
37.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模式选择,科技导报,2001年2期.(2)
38.浙江省农技推广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兼论我国农技推广体制的改革,农业科技管理,2001年5期.(1)
39.MIGRATION OF SURPLUS AGRICULTURAL LABOR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TRANSITION,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2001年2期.(1)
40.抓住机遇,加快浙江农业结构调整,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2期.(1)
41.农地股份合作制:土地使用权流转中的制度创新,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5期.(1)
42.浙江粮食购销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利条件与成败关键,浙江学刊,2001年3期.(1)
43.试论入世后我国环保机械企业融资与公司治理问题,商业研究,2002年12期.(2)
44.西部投资的经济学分析和政策选择,商业研究,2002年24期.(2)
45.中国农民如何叩开市场之门——市场进入的“五动”模式分析,商业研究,2002年24期.(2)
46.加入WTO真的就是“自由贸易”了吗?——对国际贸易与政府管理思想的理论综述,财经论丛,2002年5期.(2)
47.农产品流通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价格理论与实践,2002年6期.(2)
48.流域水环境管理的经济学思考——以太湖流域为例,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6期.(2)
49.农民合作组织认识误区辨析,经济学家,2002年3期.(1)
50.非公共利益性质的征地行为与土地发展权补偿,经济研究,2002年5期.(1)
51.土地承包款不宜因税费改革而取消,农业经济问题,2002年1期.(1)
52.从不完全合约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方式,农业经济问题,2002年3期.(1)
53.国外农业行业协会的发展、组织制度及其启示,农业经济问题,2002年10期.(1)
54.农业现代化评论综述——内涵、标准与特性,农业经济,2002年11期.(2)
55.我国转基因农产品国际贸易标签管理:现状、规则及其对策建议,农业技术经济,2002年1期.(2)
56.对称信息、不确定性决策下的农业生物技术政府管理,中国软科学,2002年9期.(1)
57.产业竞争力的测评方法:指标与模型,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4期.(1)
58.农民收入问题:基于结构和制度层面的探析,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4期.(1)
59.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对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的探讨,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3期.(1)
60.农业现代化进程与农业科技关系透视,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11期.(2)
61.项目融资在国外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城市开发,2002年4期.(2)
62.新经济与农业生存问题,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2期.(2)
63.加速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政策选择,高等农业教育,2002年4期.(2)
64.美国食品召回制度及其对我国食品安全的启示,科学.经济.社会,2002年4期.(2)
65.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模式探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3期.(2)
66.An exchange rate determination model for central banks interventions in financial markets,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2002年4期.(2)
67.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农户迁移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6期.(1)
68.如何提升浙江的农业竞争力,今日浙江,2002年20期.(1)
69.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五问,浙江经济,2002年1期.(1)
70.公司相机治理中的控制权转移与演进,财经论丛,2003年1期.(2)
71.发达国家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变化及启示,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4期.(1)
72.我国居民收入不平等问题:基于转移性收入角度的分析,管理世界,2003年3期.(1)
73.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公司绩效和治理结构,经济研究,2003年4期.(2)
74.美国食品召回制度及对我国食品安全的启示,经济纵横,2003年1期.(2)
75.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经济问题,2003年5期.(1)
76.美国湿地政策的演变及其启示,农业经济问题,2003年11期.(2)
77.价格竞争力还是附加值竞争力——产品单位价值判断法,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年2期.(2)
78.价格竞争力还是附加值竞争力——产品单位价值判断法,统计与决策,2003年3期.(2)
79.农户、政府及转基因农产品——对我国农民转基因作物种植意向的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4期.(2)
80.经济发达地区就地转移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农户意愿的调查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5期.(2)
81.技术进步对我国农民收入的影响及对策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12期.(1)
82.美国公司并购演变:特征、原因与启示,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1期.(2)
83.美国农业灾害保险的革新及对我国的启示,技术经济,2003年11期.(2)
84.风险资本多阶段投资策略的价值分析,新疆农垦经济,2003年4期.(2)
85.食品安全特性与政府支持体系,中国食物与营养,2003年9期.(2)
86.经济学的新分支:行为经济学研究综述,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2期.(1)
87.农业现代化与科技发展的关系,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15期.(2)
88.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政府责无旁贷,今日浙江,2003年7期.(2)
89.重塑农业对社会的贡献——国际农业经济学家协会第25届大会综述,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1期.(2)
90.浙江农民市民化——农村居民进城决策及进城农民境况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1期.(1)
91.建立我国农业行业协会的思路与方案研究,浙江学刊,2004年1期.(2)
92.国外环境经济理论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2期.(2)
93.美国农业灾害保险的革新,世界农业,2004年4期.(1)
94.进城农民在城镇生活的稳定性及市民化意愿,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2期.(1)
95.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来自浙江省的案例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6期.(2)
96.拉丁美洲超市新鲜果蔬采购体系的变迁,世界农业,2004年6期.(1)
97.茶叶安全性消费特性分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3期.(1)《中国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2004年10期转载.
98.我国灌溉管理制度与其环境的冲突及整合,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6期.(2)
99.茶叶安全性认知与价格支付的分析,茶叶,2004年2期.(2)
100.技术进步影响农民收入的原因分析,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15期.(1)
101.浅议企业集体创新能力理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4期.(2)
102.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控制权变更市场效应的实证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04年3期.(2)
103.农产品质量营销:理论与实证分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8期.(1)
104.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经济地理,2004年4期.(2)
105.中国粮食供求变化趋势预测:基于区域化市场均衡模型,经济研究,2004年8期.(1)
106.“农改超”与城市居民的农产品购买行为分析,浙江学刊,2004年5期.(1)
107.转基因产品安全性所引发的贸易争端与对策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4期.(2)
108.我国农户参与灌溉管理的产权制度保障,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12期.(2)
109.家庭资本:家族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源泉,上海管理科学,2004年5期.(2)
110.公共利益、征地范围与公平补偿——从两个土地投机案例谈起,经济学(季刊),2004年4期.(2)
111.对浙江国际竞争力排名大幅提升的冷思考,浙江经济,2004年16期.(2)
112.浙江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与劣势——2004年度IMD国际竞争力分析与启示,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1期.(1)
113.影响转型期中国农村贫困率指标的因素的分解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1期.(2)
114.中国超市经营生鲜农产品和供应链管理的思考,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年1期.(1)
115.农产品反倾销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3期.(2)
116.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的现实走向:制度、立法和国际比较——农民合作组织的制度建设和立法安排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2期.(2)
117.人均GDP3000美元后的浙江和谐社会建设,今日浙江,2005年9期.(2)
118.茶农行为对茶叶安全性的影响分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期.(1)
119.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与制度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4期.(1)《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2005年第7期转载《新华文摘(全文转载)》2005年第7期 .
120.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政策,2005年4期.(1)《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2005年8期.
121.解读浙江国际竞争力,今日浙江,2005年11期.(1)
122.我国农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研究综述,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2期.(1)
123.浙江省IMD国际竞争力的优劣分析,政策瞭望,2005年3期.(1)
124.区域环境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及其评价——以浙江为例,技术经济,2005年7期.(2)
125.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研究——基于收入来源角度的分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4期.(1)
126.从“民工荒”看农民工权利问题,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9期.(2)
127.超市经营生鲜农产品的目标与行为分析,商业时代,2005年29期.(2)
128.对农村妇女外出务工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在杭州市农村务工妇女为例,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9期.(1)《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2006年1期转载.
129.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1981—2003年数据的实证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10期.(2)
130.中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制度安排,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4期.(1)
131.农村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基于村庄微观角度的一个分析框架,管理世界,2005年3期.(1)
132.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农产品和食品贸易关系的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1期.(2)
133.温州鞋业企业国际化状况的调查与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1期.(2)
134.国外空间经济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经济评论,2006年1期.(2)
135.人均GDP 3000美元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以浙江为案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1期.(2)
136.基于能力和关系的合作治理——对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的解释,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1期.(1)
137.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以浙江省为例,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年1期.(2)
138.农业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发展与趋势,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4期.(2)
139.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与评价,科学学研究,2006年2期.(2)
140.我国大豆期货价格协整关系与引导关系的实证研究,农业经济,2006年4期.(2)
141.农业税减免后乡镇政府的治理现状及原因——基于东部地区一个经济欠发达县的调查分析,调研世界,2006年5期.(2)
142.生态旅游区认证等级综合评价,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1期.(1)
143.经济发展与城乡统筹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以浙江省为例,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5期.(2)
144.我国大豆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06年3期.(2)
145.转型中的供销社——问题、产权与演变趋势,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3期.(2)
146.中小企业的国外市场进入模式与演进——以浙江省为例的若干分析,财贸经济,2006年6期.(2)
147.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两岸协同发展之探讨,技术经济,2006年5期.(2)
148.浙江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与启示,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2期.(1)《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2005年6期转载;原发表《温州论坛》2005年第3期;《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年4期转载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149.农合组织:农业现代化的新选择,中国合作经济,2006年7期.(1)
150.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与对策,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4期.(1)
151.韩国“新村运动”的实践及启示,浙江经济,2006年3期.(2)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6年第06期全文转载.
152.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转移效果分析——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考察,南开经济研究,2006年4期.(2)
153.近年来农村组织及其关系的研究综述,中国农村观察,2006年4期.(2)《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2006年11期转载 .
154.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影响的实证研究——增长、国内投资和就业,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5期.(2)
155.比较优势与制度安排,公共管理学报,2006年4期.(2)
156.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机制、内容与政策——来自“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模式的启示,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6期.(2)
157.动态化公共物品供求视角下的农技推广服务,科学学研究,2006年6期.(2)
158.循环经济及其在农业上的发展应用研究综述,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年6期.(2)
159.论生鲜农产品物流链的类型与形成机理,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11期.(1)
160.农村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一个分析视角:基于农民企业家报酬的考察,管理世界,2006年1期.(1)
161.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于城乡统筹考虑的一个思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年1期.(2)
162.动因和决定因素:外商直接投资理论研究评述,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期.(2)
163.农业增长和经济发展:全球化视角的观点,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7期.(2)
164.全球化进程中的农业经济与政策问题——国际农经学者协会第26届大会综述,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1期.(1)
165.荷兰经验对我省发展现代农业的启示,今日浙江,2007年6期.(1)
166.浙江发展现代农业面临创新和突破,今日浙江,2007年6期.(1)
167.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市场机制分析及政策启示,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2期.(2)
168.基于和谐社会的社会组织构建意义及作用空间——一种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理论导刊,2007年5期.(2)
169.失地农民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期.(1)
170.中小企业进入国外市场模式研究述评,技术经济,2007年6期.(2)
171.全球化和食品体系转型,江西食品工业,2007年2期.(2)
172.我国大豆期货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商业研究,2007年7期.(2)
173.研究我国农业保护政策的新作,财经科学,2007年8期.(2)
174.高校科技发展路径研究,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10期.(2)
175.创新、动态比较优势与经济竞争力提升,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5期.(2)
176.产业链协同整合实证研究——一个循环经济的视角,技术经济,2007年9期.(2)
177.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浙江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实证检验与政策含义,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5期.(2)
178.非农化经营与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财经研究,2007年10期.(2)
179.小农户参与大市场的集体行动——以浙江省箬横西瓜合作社为例的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9期.(1)
180.产学研合作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基于浙江省湖州市的个案研究,浙江学刊,2007年5期.(2)
181.中国农户的信贷需求:生产性抑或消费性——方法比较与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7年3期.(1)《农业经济导刊》2007年第8期转载.
182.研究合作社,发展合作社——评马彦丽的专著《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解析》,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6期.(1)
183.新时期革命老区发展要有新思路,人民论坛,2007年23期.(1)
184.小额信贷的目标上移:现象描述与理论解释——基于三省(区)小额信贷项目区的农户调查,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8期.(2)
185.温州鞋业集群的形成:进入壁垒是如何突破的,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4期.(2)
186.农业保险的政策性目标与消费群体的狭窄性:一个悖论的分析——以浙江省为例,中国软科学,2007年12期.(2)
187.长江三角洲农村妇女流动的决定因素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期.(1)
188.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8年1期.(2)
189.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兼论土地流转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2期.(1)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2008年第6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7期转摘:P66-68.
190.区域产业转移中的地方政府博弈,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3期.(2)
191.民营企业承接国际生产性服务业转移研究——以浙江省为例,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2期.(2)
192.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述评,中国农村观察,2008年1期.(2)
193.新一代流动劳动力的特征及流动趋势——来自甘肃省10个样本村的调查与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8年2期.(2)
194.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研究述评,高等农业教育,2008年6期.(2)
195.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轴的新农村建设研究——基于1029位农村居民的调查分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4期.(1)
196.区际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稳定性,技术经济,2008年7期.(2)
197.浙江农民就业现状与对策思路,浙江经济,2008年15期.(1)
198.30年农村改革回顾与改革的深化——基于浙江省的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8期.(3)
200.城乡区域协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8期.(1)
201.科学认识和发展农业合作组织,浙江经济,2008年20期.(1)
202.农民工就业代际差异研究——基于杭州市浙江籍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10期.(1)
203.中国梨果产业价值链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7期.(1)
204.解决我国农业保险缴费瓶颈的一种尝试:现代易货交易,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6期.(2)
205.着力推动农民合作社成长,中国集体经济,2008年24期.(1)
206.中国特色体制转型道路析论——兼论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发展模式,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6期.(1)
207.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职能弱化现象透视——以浙江省为例,中国软科学,2005年8期.(1)
208.银企金融交易:信息不对称及其对策,中国软科学,2003年2期.(1)
209.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和变化趋势,农业技术经济,2009年1期.(1)
210.梨果供应链中不同组织的效率及其对农户的影响——基于浙江省的实证调研数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期.(1)
211.中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11期.(1)
212.基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视角的社会保障问题探析,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11期.(1)
213.The Role of Clustering in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Footwear Industry in Wenzhou, China Economic Review 19 Review 19 (3): 409–420, 2008 (SSCI journal).(1)
214.交易费用与农户契约选择:来自浙冀两省15县30个村梨农调查的经验证据,管理世界,2008年9期.(1)
215.中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11期.(1)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09年3期转载。
216.集聚经济与中国工业生产率的增长_基于DEA的实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11期.(2)
217.新农村建设应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轴心——基于1029位农村居民的调查分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12期.(2)
218.中越农地赋税政策比较及其启示,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3期.(1)
219.基于AHP的县域高效生态农业综合评价——以浙江富阳市为例,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2期.(2)
220.基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视角的社会保障问题探析,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2期.(1)
221.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和变化趋势,农业技术经济,2009年1期.(1)
222.梨果供应链中不同组织的效率及其对农户的影响——基于浙江省的实证调研数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期.(1)
223.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历史__基于农地供求关系视角的分析,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1期.(1)
获奖记录
1.经济发达地区农户粮田规模经营内在机理与政策思路, 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99年10月.
2.浙江省九十年代农村劳动力利用与转移的对策研究,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6年10月.
3.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发展对策,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1年10月.
4.交易费用、组织控制与我国农业组织的创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99年被国家基金委评为优等成果项目.
5.财产、权力与公共选择,浙江省社会科学成果优秀奖,2002年10月.
6.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制度改革,首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专著奖),2004年12月18日北京.
7.包玉刚基金获得者(1992,12-1993,12,瑞典农业大学经济系高级访问学者);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997);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员(编号[97]1003号);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培养人员(2002);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获得者(2001).
8.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制度透视,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浙江省人民政府,2004年12月.
9.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制度改革研究,首届“农村发展研究奖”,中国农村发展基金委,2004年12月.
10.发挥供销社在统筹城乡发展中重要作用的建议 ,浙江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应用研究类研究报告三等奖 ,浙江省人民政府,2006年3月.
11.非公共利益性质的征地行为与土地发展权补偿,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教育部,2006年12月.
12.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民市民化,浙江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突出学术贡献奖,浙江省人民政府,2008年3月.
13.《谁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农户行为及决策分析》(专著),浙江省社科联第二届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浙江省社联,2008年12月.
个人事迹
一个出生在大上海的城里人,因上山下乡来到北国边陲农村,原本陌生的“三农”问题开始占据他生命的空间。从此,他开始站在农民的立场思索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33年来,他发表“三农”研究论文200多篇,专(译)著10部,先后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0项。他在国内最早提出“农民市民化”概念和政策主张,最早在“两会”上提出“暂停征收农业税”建议,还在理论和立法层面,推动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条例》。他就是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祖辉。人称“三农教授”。
魂牵梦绕北大荒
1969年6月,一列呼啸的列车,将17岁的黄祖辉从上海送到黑龙江北安县引龙河国营农场良种场。在这里,黄祖辉留下了无数人生的印记:第一次体验食不果腹,第一次感到精疲力尽,第一次觉得前途渺茫,面对一眼看不到头的麦垄,手持镰刀,累得直不起腰的他不得不思考: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出路何在?
1978年,黄祖辉考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习农业经济。在这里,他接受了系统的理论学习。入校不久,他就和同学合作在权威刊物《经济研究》发表论文《应重视国营农场的经营管理》。此后,他到浙江农业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到国外大学进修。当厚重的农村生活积淀与扎实的农经理论相遇,一个农经学家破土而出了。
学者是社会的良知
2004年6月某日,记者初识黄祖辉时就见识了他的良知和勇气。这一天,浙江省农业厅召开一个规划论证会,如果按潜规则,这种场合,大家都是会正面肯定,即使提意见和建议,也会委婉表述。而轮到黄祖辉,他却对规划直言批评,与会学者无不面面相觑。论证会组织者跟记者咬耳朵:这家伙真不识相,以后不请他了!
在黄祖辉看来,学者是社会的良知,不论面对何种强权、利诱都应坚持真理,捍卫正义。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伊始,浙江的粮食发展战略是“完全自给”,但黄祖辉认为,浙江应适时调整粮食发展战略,从“完全自给”到“基本自给,大进大出”。重重责难随之而来,黄祖辉被戴上“不重视粮食生产”的帽子受到批评。但20年后,黄祖辉的观点最终被认可,浙江成为全国第一个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试点省份。1989年,黄祖辉撰写了《农村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民市民化研究》,在《经济研究》上刊发。他在国内最早提出进城农业劳动力“市民化”的概念以及户籍制度改革在内的一系列政策建议。当时,这些观点和建议并没有受到重视。但此后,随着统筹城乡发展和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明确提出,他的观点逐渐成为主流共识。2007年,黄祖辉的这一成果在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评审中荣获“突出学术贡献奖”。这份迟来的荣誉,无疑是对他敢于挑战的褒奖。
黄祖辉不仅敢于挑战陈规,更能敏锐地察觉到社会问题。1992年,他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文。在黄祖辉等一大批专家学者的分析、呼吁、推动下,转型升级终于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黄祖辉是睿智的。回首30年的研究生涯,人们惊奇地发现,“三农”领域的许多问题,黄祖辉其实都早已提出独到的分析和判断。
搭建开放性研究平台
黄祖辉认为,“三农”研究以前走的是技术经济的路线,研究人员普遍关注的往往是某个具体问题。随着“三农”研究越来越趋向宏观、综合,例如新农村建设,不仅要解决生产发展、农民转移等相关问题,也涉及到规划、环保、文教、医疗卫生、社保等诸多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只靠一个农经学科是解决不了整体问题的。1999年,教育部正式批准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简称“卡特”)为人文社会科学首批重点研究基地。这为黄祖辉搭建开放性研究平台,整合学术资源创造了十分难得的有利条件。
黄祖辉决定“以基地为平台,以‘卡特’为品牌,以项目为纽带,以学术为根本,以制度为保障。”打破学科间老死不相往来的藩篱,将各路英豪都整合到“卡特”,共同进行课题研究。2004年,黄祖辉主持《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理论、思路与对策研究》,这是浙江大学申请到的第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后,黄祖辉组成了一个20多人的研究团队,其中包含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农学等诸多学科专家,经过4年多的联合攻关,系统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总体构想、基本思路和具体对策。出版了《中国“三农”问题研究文丛》达26部之多,该课题以免于鉴定形式结题。此后,大量重大科研项目频频落户“卡特”,其中包括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以及大量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教育部和浙江省重大项目等。2009年,全国62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卡特”一举拿下两个;全国180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学科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卡特”独占三席;三年一度的国际农经学者大会,“卡特”有4篇论文在激烈竞争中入选。经过十多年运作,“卡特”的运行机制日趋成熟,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的成果在“卡特”问世,一大批研究人员在“卡特”茁壮成长,在国务院学位办的学科评估中,“卡特”连续登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榜首。在此基础上,黄祖辉利用“卡特”的学术影响,开展决策咨询,先后向中央和浙江省委、省政府提供“三农”决策咨询报告、提案40多篇。(农民日报记者 蒋文龙 本报记者 叶辉)
参考资料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5 23:01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