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白粉病俗称白毛病,是由瓜白粉菌和瓜单囊壳白粉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黄瓜上的病害。黄瓜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叶柄和茎。黄瓜白粉病是日光温室黄瓜较常见的一种病害,通常在生长中后期发病重,造成叶片干枯甚至提前拉秧。
病原特征
病原为瓜白粉菌(Erysiphe cucurbitacearum Zheng & Chen)和瓜单囊壳白粉菌(Sphaerotheca cucurbitae (Jacz.) Z.Y.Ahao),均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形态特征
病原菌无性时期生粉孢子。
孢子梗圆柱形,不分枝,无色,具隔膜,上部着串生分生孢子。孢子无色,单细胞,前者为桶形,后者为圆柱形,大小24-45微米×12-24微米。偶尔产生闭囊壳,其直径95-122微米、附属丝丝状,一般不分枝;壳内含子囊5-13个,每个子囊含子囊孢子2个、卵形,带黄色,大小18.8-22.9微米×12.5-15.2微米。
生理习性
分生孢子适温15-30℃,相对湿度80%以上。气温升高,湿度适宜, 下午6时至下午3时有微风,适于孢子飞散,尤以中午至下午3时最适。分生孢子发芽和侵入适宜相对湿度90-95%,无水或低湿也可发芽侵入。除黄瓜外,还可危害
西葫芦、
南瓜、
甜瓜等。
为害症状
黄瓜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叶柄和茎,一般不危害果实。发病初期,叶片正面、背面产生白色近圆形的小粉斑,逐渐扩大后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斑,严重时整个叶片布满一层白粉(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期变为灰白色,叶片枯黄、变脆、卷缩,失去光合作用功能。一般在黄瓜下部叶片上先发生,逐渐向植株上部扩展,叶面背面粉斑比叶正面多。叶柄和茎上症状与叶片相似,但白粉量少。有时病斑上出现散生或成堆的黄褐色小粒点,后变黑色(病菌的闭囊壳)。
侵染循环
在中国北方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留在地上,或在花房里的月季花上,或在温室、塑料棚瓜类作物上越冬。中国南方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寄主上越冬或越夏,成为翌年初浸染源。
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落在寄主叶片上,分生孢子先端产生芽管和吸器从叶片表皮侵入,菌丝体附生在表面。从萌发到侵入需24小时,每天可长出3~5根菌丝 5天后在浸染处形成白色菌丝丛状病斑,经7天成熟,形成分生孢子飞散传播,进行再浸染。
流行规律
黄瓜白粉病的发生与温度和湿度有关,温度在15-30℃容易发病。随着湿度的增加,病情流行快、发病重,特别是雨后转晴、田间湿度较大时,或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条件交替出现时会导致病害大流行。高温干旱病菌会受到抑制,发病轻。此外, 肥水不足、植株生长细弱、栽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排水不畅的地块易发病。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喷27%高脂膜乳剂100倍液,间隔7天喷1次,连喷3-4次。防治的原理是:喷后可在叶面上形成一层很薄的分子膜(肉眼看不见),造成缺氧的环境条件,使白粉病菌死亡。随着叶子增长,此分子膜会破裂,所以不影响光合作用。亦可在白粉病刚刚发生时(只有1-2个小斑点),用小苏打500倍液喷雾,间隔3天喷1次,连喷5-6次,不仅效果好,而且还可分解出二氧化碳,提高黄瓜产量。
定植前10天,每立方米用硫黄粉2.3克加锯末4.6克混合后分放数处,点燃后密闭温室熏一夜,温度保持20°C,灭菌效果较好。但黄瓜生长期禁用,防止发生药害。也可用45%百菌清烟剂。
在黄瓜白粉病发病前期或未发病时,用保护性药剂预防控制病害发生蔓延。选用25%
嘧菌酯悬浮剂1500-2000倍液、或50%
醚菌酯干悬浮剂3000-4000倍液、或7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68.75%恶唑菌酮·锰锌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喷雾,间隔7-10天喷1次。当黄瓜叶片出现白粉病症状时及时喷药防治。选用25%腈菌唑乳油2000-3000倍液+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或50%醚菌酯干悬浮剂3000-4000倍液、或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600倍液、或12.5%腈菌唑乳油2000倍液、或12.5%
烯唑醇(速保剂)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间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也可用5%春雷霉素·氧氯化铜粉尘剂、或10%多·百粉尘剂每座面积667平方米温室用量l千克,间隔7天左右喷施1次。
生物防治
发病初期,喷2%抗霉菌素水剂或武夷霉素水剂200倍液,间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