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瑞采
土壤学家
黄瑞采,著名土壤学家,农业教育家。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工作60余年,编写了大量教材,培养了大批土壤科技人才。在土壤地理、土壤发生分类、土壤微形态和农田生态特别在变性土等领域进行了长期的卓有成效的研究。
生平简介
黄瑞采,原籍湖南省长沙市,1907年3月10日出生在江苏南京市。1914—1923年在南京第四师范附小、金陵小学和金陵中学学习。青少年时代的黄瑞采家境清寒,学习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23年因学制调整,转入南通七中,192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进入金陵大学,攻读水土保持学科。他学习勤奋,每年均获奖学金。大学期间,适逢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实现救国救民的理想,黄瑞采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与同学共同创办了“中华自强学会”。1925年,为声援五卅运动,反对帝国主义,黄瑞采离开金陵大学转入东南大学农学院继续学习。 1926年,黄瑞采前往广东汕头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历任文书、连指导员、营教导员等职。国共分裂后,大革命的失败和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传入,使他深感要实现救国救民的愿望,必须弘扬科学,走“科学救国”之路。1927年秋,他再次进入金陵大学农学院,192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获校方颁发的“金钥匙奖”。 大学毕业后,黄瑞采在中央大学农学院森林系任助教。次年,应邀回金陵大学执教,讲授水土保持学、测量学、气象学等课程,同时兼管学校气象站工作。他主讲的气象学课程,内容充实,理论联系实际,深受同学们赞誉。 1935年,黄瑞采借助同学间相互资助的方式,自费去美国留学,先后在加利福尼亚州和明尼苏达州大学研究院专攻土壤学,1937年获硕士学位。 七七事变发生后,黄瑞采放弃了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毅然返回祖国,在金陵大学任教。1937年底,随金陵大学内迁成都华西坝。他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工作,对学生的学业要求比较严格,教导学生为国分忧,珍惜来之不易的仪器和设备,为金陵大学农艺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抗日战争时期,黄瑞采时刻不忘用所学知识报效祖国,在成都平原进行了水稻施用化肥、烟草整地质量和坡地水土保持等试验;对川、桂、陕、甘、宁、青、新疆等省进行了土地利用和土壤资源考察。1945年,为了加强同行间的学术交流工作,与李连捷、朱莲青、张乃凤、陈恩凤等共同发起创立中国土壤学会,黄瑞采当选为第一届理事会理事,1947年当选为理事长。 1947年黄瑞采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在英国伦敦杰罗山土壤植保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先后完成了“土壤中多糖类的提取法及其对增进土壤团粒的效用”等4个课题。1948年回国,继续在金陵大学执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瑞采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工作。1950年先后参加东北土壤及土地利用考察,皖南森林土壤综合调查。1952年院系调整后,黄瑞采以其丰富的学识和多年办学经验,为南京农学院土化系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同年,他带队赴琼、雷地区圆满地完成了海南岛东北片和雷州半岛的考察任务,为建立华南橡胶基地,发展我国橡胶事业作出了贡献。1956年和1964年,他两次参加国际土壤学大会并宣读了论文。1958年参加并指导了全国第一次土壤普查。 1972年,南京农学院迁至扬州与苏北农学院合并,改名为江苏农学院。黄瑞采任该院教授、土化系副主任。这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他仍坚持科研工作,在江苏省里下河地区从事土壤改良培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切实有效的措施。1979年,南京农学院又与江苏农学院分开,迁回南京。黄瑞采继续在知识的田野上辛勤耕耘。 黄瑞采于1949年加入九三学社。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还先后当选为江苏省九三学社第一、二届委员;南京市第二届人大代表;江苏省政协第三届委员,第四、五届常务委员。
教学成就
黄瑞采从事土壤学教学和科研工作60余年,先后发表专著、论文70余篇,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土壤学专门人才。他先后讲授过水土保持学、气象学、土壤学、肥料学、土壤地理学等12门课程,亲自编写出土壤学、区域士壤学等7种教材。1984年他已高龄,在冠心病经常复发的情况下,仍亲自给全系研究生开设高级土壤学,并自编教材主讲土壤发生分类学。在教学过程中,对每节课都认真备课,拟订教案,并亲自绘制教学图表。他讲授课程能提纲挈领,重点突出,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50年代时,全国缺乏统一的土壤学教材,黄瑞采勇挑重担,经过2年的努力,于1958年编写出版了《土壤学——土壤学基础及土类各论》。该书受到土壤学界的普遍重视和好评,成为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的重要参考书。
1982年,黄瑞采组织一批专家、教师,翻译出版了《土壤的本质与性状》一书,为国内有关大专院校师生和科技人员提供了一本内容丰富,能反映当代土壤学各分支学科水平的参考书。
1984年,为了配合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他及时介绍了国际上关于土壤发生分类各学派的思想;介绍了世界各大洲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教科文组织等有代表性的土壤分类制,特别是美国的“土壤系统分类”。1986年,黄瑞采与周传槐合作,编辑出版了60万字的《土壤的发生分类与资源评价》专著,作为从事土壤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土壤普查、农林牧业土壤农化试验研究科技人员和有关专业院校师生的重要参考文献。
治学态度
黄瑞采治学严谨,在编写和编译专著时,总是认真对待,一丝不苟。他博览群书、文献和资料,反复考证,去粗存精,写成之后还要逐句逐字推敲,甚至亲自抄写和校对。审阅论文,除仔细阅读、严格把关以外,对有疑问的个别词句和数据,亲自去图书馆查阅有关文献进行验证,甚至请教有关学科专家。这就是他的论著在学术界享有崇高声誉的原因所在。
土壤研究
变性土
(Vertisol)是美国土壤系统分类(1975年)正式提出来的。由于这种土壤的粘土矿物以蒙脱石为主,在干湿交替的气候条件下有异常显著的膨胀与收缩现象,严重地影响农业生产、工程和管理。197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教科文组织编制的世界土壤图上,将我国鄱阳湖洞庭湖等地区的某些低地土壤划为变性土。黄瑞采根据多年积累的渊博知识发现图中有关中国变性土的地理分布有问题,并认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和教科文组织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的划分,应当尊重我国的意见。当时国内还缺乏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需要提出自己的见解,1979年,黄瑞采在国内率先发起开展变性土的研究工作。同年,在成都召开的中国土壤学会第四次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上,黄瑞采发表了《淮北老黑土与美国腐殖质黑粘土的比较》论文,首次在国内提出砂姜土是变性土的观点。并于80年代初,先后在南京召开的国际水稻土会议和在印度召开的第十二届国际土壤学大会上发表了《我国某些暗色粘性水稻土的分类和利用》、《中国变性土和变性土型土壤的地理分布》等论文。这项工作从一开始就引起美、印、苏丹等国同行科学家的兴趣,其成果于1982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通过将近10年的研究,共发表论文8篇,其中有3篇曾在有关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黄瑞采对我国变性土和变性土型土壤的地理分布规律、变性土的基本类型及其主要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变性土主要分布在豫、皖、鲁、苏、鄂等省的砂姜黑土地区及琼、雷、闽东南玄武岩台地和广西、云南等地,纠正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和教科文组织编写出版的世界土壤图中关于中国变性土主要分布在鄱阳湖和洞庭湖流域等地的错误。
白浆土
的形成发育问题历来是土壤学家争论的热点。50年代起,黄瑞采开始进行白浆土的研究,并于1960年在《土壤》杂志上发表了《江苏淮北地区白浆土》一文。为了进一步搞清苏、鲁交界地区白浆土的成因,1985年起他加强了白浆土起源的研究。通过3年工作,证明了苏、鲁交界地区的白浆土,其上部土体是晚更新世末至全新世初干冷环境中洪积——冲积物,而下部土体是残余的、具有不同起源历史的古土壤,以翔实的资料、鲜明的观点丰富了我国白浆土的形成学说。
母质土
2020年关于二元相不同地质时期形成的母质土壤起源问题,国内土壤学界多采用野外考察、逻辑推理的方法,但往往缺少实验证据。现用的矿物重砂分析,由于取样和分析误差,往往结果不太精确。黄瑞采在研究白浆土过程中,根据各种地质营力作用下石英砂颗粒表面残留有特定的形貌特征的原理,在国内首次运用石英砂颗粒表面超微结构的特征来推断其成因,为研究土壤发生学提供了新的、更有效的方法。土壤年代是土壤发生学中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我国多采用C14断代分析法,该法要求供研究的土壤有一定量的有机碳或石灰结核,对于像白浆土这一类有机碳含量少且又无石灰结核的土壤则不适用。黄瑞采在白浆土起源研究中引进了石英颗粒表面热释光谱法,为我国今后进一步进行类似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患病学习
1984年夏,去东北哈尔滨参加中国林学会森林生态学术会议和中国土壤学会森林土壤分类学术讨论会后,由于旅途疲劳导致冠心病复发,虽经治疗,但健康状况日益恶化,1985年4月再次住进医院。在医院,危险期一过,他就着手工作。白天查阅文献,修改研究生论文,审阅稿件。晚上为了不影响同室病人的休息,竟躲进病房内不足4平方米的卫生间里继续看书。他总是这样自觉地忘我工作和学习,除了出差开会和身体不适外,每天伏案工作8个小时以上,在他的书桌上总是堆着一摞一摞的书。他这种活到老,学到老,工作到老,永远进取的精神,使医院的医生、护士深受感动。
1989年,黄瑞采双眼白内障病情加重,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视力仅为0.1。在几乎失明、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下,他仍然顽强地工作着:编写新的专著——《土壤微形态学》。在他的学生们的帮助下,通过耳听、口授的方法,经过一年半左右,终于完成了这部近40万字的专著,并于1991年正式出版。
直至老年,黄瑞采仍致力于开拓新的学科。从70年代起,他提倡用生态系统的观点认识和研究土壤。1979年发表了《关于土壤生态系统的研究与问题》一文。1980年亲自担任南京农业大学农田生态研究室主任。他和他的助手吴珊眉、丁瑞兴、刘德辉、孙玉华和历届硕士生、博士生,经过近10年的工作,其观点已逐渐被学术界所接受。
1958年起,黄瑞采就致力于土壤微形态的研究并培养研究生。1964年在第八届国际土壤学大会上发表了《江淮平原某些土壤微形态比较》一文。1979年,他又著文宣传该分支学科的研究动态,并在南京农业大学重建土壤微形态实验室。1982年起率先开设土壤微形态学课程,并编写出版《土壤微形态学》专著。1988年,由博士研究生潘根兴作为代表参加在美国召开的国际土壤学会第八届土壤微形态委员会会议,并提交了《中国东部某些白土石英砂表面形态与其起源关系》等4篇论文。
晚年,黄瑞采冠心病经常发作,为了了解掌握第一手信息,1982年高龄时,在助手帮助下,亲自赴海南岛、雷州半岛和珠江三角洲考察变性土。时隔三年,黄瑞采又去小兴安岭考察东北土壤。途中只要有土壤剖面,不管山高路险,必亲临现场。乘车途中,黄瑞采观察沿途的地貌、植被、土壤并在汽车上记笔记,用无声的行动,影响着周围的同志。半个多世纪以来,任凭风云变幻,黄瑞采的心总是系在祖国的大地上,系在土壤科学事业上。他虽久卧病榻,精力日衰,行动不便,阅读书写艰难,但仍念念不忘为祖国土壤科学事业的发展继续添砖加瓦。1990年他撰写了《关于我国应用土壤系统分类》一文,借以引起同行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充分体现了他的永远进取的精神,值得人们学习。
人物简历
1907年3月10日 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
1923年 毕业于江苏省南通七中。
1926—1927年 参加北伐战争
1929年 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森林系,获学士学位。同年任中央大学助教。
1930—1935年 历任金陵大学农学院助教、讲师。
1935—1937年 先后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明尼苏达州大学研究院攻读土壤学,获硕士学位。
1937—1946年 历任金陵大学教授,土壤组主任、农艺系主任。
1945年 参与发起并成立中国土壤学会,当选为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1947年 当选为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同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英国伦敦杰罗山土壤植保研究所从事土壤研究工作。
1948—1952年 任金陵大学教授,土壤教研室主任、农艺系主任。
1952—1972年 任南京农学院教授,土化系主任。
1959年 任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1972—1979年 任江苏农学院教授,土化系副主任。
1979年以后 历任南京农学院(1984年后改为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土化系主任、名誉主任。
1950—1983年 先后当选为中国土壤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副理事长。
1981—1985年 任中国农学会土壤肥料研究会名誉会长。
主要论著
1 黄瑞采.土壤学——土壤学基础及土类各论.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58.
2 黄瑞采,周传槐.土壤发生分类及资源评价.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86.
3 黄瑞采.土壤微形态学——发展及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4 黄瑞采.西川土壤观察记.农林新报,1939(17—19):1—16.
5 黄瑞采.陕甘水土保持考察报告.农林新报,1941,18年卷(10—12):8—17.
6 黄瑞采.广西土壤与农林之关系.广西农业,1942,3(1—2):61—85.
7 黄瑞采.新疆之土壤及水土保持.边政公论,1944,3(10):22—37.
8 黄瑞采,裴保义黄宗道.水稻肥料试验九年总结.中国农学会会报,1948(188):1—12.
9 黄瑞采.东北的土壤和土地利用.全国土壤肥料会议会刊,1950:60—67.
10 黄瑞采.关于华南土壤发育和分布规律的认识.土壤学报,1953,2(3):137—147.
11 黄瑞采,戴朱恒,陈邦本等.庐山区土壤的特征.土壤学报,1957,5(2):117—133.
12 黄瑞采,张俊民,赵其国等.云南昆洛公路沿线土壤地理考察报告.土壤专报,1959,35:1—52.
13 黄瑞采.江苏淮北地区白浆土.土壤,1960(3):1—4.
14 黄瑞采,马同生.江淮平原某些土壤微形态比较.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5(3):295—297.
15 黄瑞采.土壤有机质的微形态研究.土壤农化参考资料,1977(2):33—39.
16 黄瑞采.土壤条件与植物生长(第十版)一书的书评Ⅰ.土壤发生,分类与土壤管理.土壤农化参考资料,1978(3):33—36.
17 黄瑞采.西欧土壤生成、分类及其应用和存在问题.土壤地理土壤分类论文集,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1979:196—211.
18 黄瑞采.从物质实体和生态系统来研究土壤.土壤学进展,1979(3):1—19.
19 黄瑞采.现代土壤学分支——土壤微形态学.土壤通报,1979(3):1—5.
20 黄瑞采.淮北老黑土与美国腐殖质黑粘土的比较.中国土壤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第三集,1979.
21 黄瑞采.土壤和植被生态系统的研究问题综述.中国林学会森林生态学术讨论会论文,1980.
22 黄瑞采.略谈土壤发生分类的基础理论.中国土壤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1983.
23 黄瑞采.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国林学会森林生态学术讨论会论文,1984.
24 黄瑞采,吴珊眉.中国变性土及变性土型土的地理分布.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7(4):63—68.
25 黄瑞采,熊德祥,潘根兴.中国东部白土化土壤物质动力成因——石英砂表面结构扫描电镜观察应用于土壤起源研究.中国土壤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1987:207.
26 潘根兴,黄瑞采,丁瑞新.苏鲁交界地区白浆土的地理起源研究简报.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8(1):134.
27 黄瑞采,吴珊眉,熊德祥等.关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变性土分类研究的商榷.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8,11(1):65—69.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15 10:16
目录
概述
生平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