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珏现今隶属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方巷镇,原为镇一级行政单位——黄珏镇,在扬州市邗江区内行政规划调整中被方巷镇兼并。黄珏镇位于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市北郊10公里处,距扬州西北绕城公路入口处4公里,距扬州铁路货运站6公里,与328国道接线的扬菱公路南北贯穿全镇。
行政区划
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北部,东临邵伯湖。面积37平方千米。人口 2.3 万。镇人民政府驻黄珏,人口6200。
建于宋,以桥名村,称黄角桥;后因在湖中掘得双玉,清改名黄珏桥。清末称黄珏桥镇。
1949年为黄珏区黄珏乡。
1958年由三小乡合设黄珏公社。
1983年复乡,1996年置镇。
2001年渔业乡并入。
2006年并入方巷镇。
地理位置
镇内邵伯湖畔有两座
内河水运码头 , 水陆交通十分便利。位于江苏省著名的邵伯湖西畔,自然风光秀美,石油等自然资源丰富,以特产“黄珏老鹅”而远近闻名,江苏油田勘探局黄珏分部及试采二厂黄珏作业区就位于黄珏的闹市区,。黄珏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物产丰饶 , 境内拥有古土城、畲芳社、牌坊等古遗址 , 是清朝著名学者、戏剧学家 “ 通儒大师 ” 焦循 的故乡。境内沿湖岸线长达 24 公里 , 水面滩涂和石油资源丰富 , 盛产鱼、虾、蟹等特色水产品。湿地面积约有 2000 余亩 , 大批白鹭在此栖息 , 生态环境十分优美。
发展计划
面对黄珏如今的落后状况,我常想黄珏如果有了政府政策支持和经济支持后该怎么发展:首先扩大集镇规模,(有多大量才有多大的空间发展,)划分经济板块:农业区,工业园,商业区,住宿区。
农业区:可分生态旅游农业,养殖农业,传统农业。
生态旅游农业:主要分布在沿湖一带,可搞度假村森林工艺公园等。
养殖农业 :像庙头方向的各村可搞家禽,家畜渔业等养殖。
传统农业 :可以通过改土归整的方法,集中大田面积栽种水稻小麦等基础农业。
工业园:将靠在扬菱路旁的衣家等交通方便的几个村着重投资工业。
商业区:在现有的集镇规模基础上,通过修路,改土归整等方法扩大经济规模如集镇西向衣家发展,北向庙头发展。
住宿区:在商业区的周围建一些标志性的示范小区,好集中人口,繁荣市场。
其次要发展交通:分水路与旱路交通。
水路交通 :在合兴土良等靠邵伯湖的村建水码头以备用。
旱路交通 :除现有的扬菱路外,我们要建酒黄路,工农至西湖的路,清合至黄珏的路等一切有助经济发展的路.
再者我们要吸引人口,没有人行不成市场,可通过办厂,招工,售房等方法聚集人口.我们当然要注意吸引有才干的有能力的人,劳动型人口尽量用镇中人口。
地名传说
黄珏,在扬州城北郊,邵伯湖南岸。黄珏的来历,相传得自两块美玉。黄珏的确有两块美玉,一俗一雅:俗的是黄珏老鹅,雅的便是生于黄珏的通儒焦循。沿着黄珏镇上一条叫做雕菰路的小道走不多远,折入农田,在田间的羊肠土埂上行走大约十分钟,就看到了焦循墓。这是一座近年重修的墓,有坟茔一丘,墓碑一方,四周围以白石栏杆。因为平时很少有人来,故周围长了很多野草。站在墓前四顾,南面是绿油油的农田,北面是密匝匝的古镇,风水应该说是不错的。他的故居和墓址,原在南边不远处的水田里。因为年久失修,几乎无迹可寻,所以才另行选址,在这里重修墓园,供后人凭吊缅怀。墓碑上写着五个隶字:“清焦循之墓。”
名人简介
焦循(1763~1820),清哲学家、数学家、戏曲理论家。字理堂(一字里堂),江苏
扬州 黄珏人,
嘉庆举乡试,与阮元齐名。阮元督学
山东、浙江,俱招往游。后应
礼部试不第,托足疾不入城市者十余年。构一楼名“雕菰楼”,读书著述其中。博闻强记,于经史、历算、声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有《里堂学算记》《易章句》《易
通释》《
孟子正义》《
剧说》等。(据1999年版《辞海》“焦循”条)
焦家世居黄珏,从焦循曾祖起就好治《周易》之学,祖父、父亲都能继承家学。到焦循时,他的学术名声远远超过了他的先人。焦循曾中过举人,后来会试不第,即绝意于科举。朋友劝他再次赴京,参加会试,他以母亲老病为辞。母亲死后,焦循遂托病闭门不出,在家建雕菰楼,作为读书著述之所。他治学的范围,遍及经学、易学、哲学、史学、数学、曲学等等,难怪人们称其“通儒”。一个“通”字,饱含多少青灯黄卷、皓首穷经的故事!
焦循的刻苦精神是出了名的。他自己在文章中谈到,乾隆丙午(1786)那年,因接连歉收,又累遭凶丧,讨债人日日追逼于门。在无奈之下,他不得不将家中数十亩良田卖去,但为奸人所勒索,得价仅十几两银子。当时大米匮乏,家中每日以山芋充饥,也舍不得花掉银子。此时,恰好有书商持一部《通志堂经解》来,这是焦循早就想得到的。一问书价,竟然需要三十两白银!卖田所得银子,还不及其半。焦循不得已与妻子商量,妻子毅然卖掉自己的首饰,得银十二两,这才买下了那部《通志堂经解》。当晚,焦循一家吃的是“麦屑粥”,大约就是现在所谓的“糁粥”,但心中非常高兴,觉得这样做对得起先人。焦循最值得称道的地方,是他治学胸襟之宽广,治学识见之通达。他生当乾嘉时代,身为乾嘉学人,但却反对当时流行的那种偏狭的考据方法,而将脚步迈到农叟渔夫中去,这在以“考据”相标榜的乾嘉时期是难能可贵的。
焦循的故居,原有雕菰楼、半九书塾、湖干草堂、密梅花馆等建筑,书香飘溢,风景优美。黄珏人早就计划恢复这些建筑,包括焦循墓在内,建成“焦循纪念馆”。我觉得,包括焦循、阮元、汪中在内的清代扬州学派,是扬州历史文化中最精粹、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纪念他们不但可以弘扬扬州的优秀人文精神,同时也可以给扬州的旅游业带来新的空间。所以,我想借此机会呼吁:在“文化扬州”的建设过程中,请给扬州学派以一席之地,给通儒焦循以一席之地。离开焦循墓,又踏上雕菰路。于是会想到焦循的读书处旧称“雕菰楼”,焦循的作品集也称作《雕菰楼集》。“雕菰”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原来,“雕菰”是生于水边的茭白的果实,形状像米,可以食用。焦循的家乡靠湖,多生茭白,他大概特别喜欢家乡这种野生的东西,因此就拿它做自己书斋和著作的名字了。“雕菰”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草根”。像焦循那样的学者,本不属于草根之列,但他对于民间戏曲的酷爱,却不能不教人联想到“草根”一词。走在焦循的故里,可以想象当年焦循在田间湖滨看戏的情景。焦循之子焦廷琥在《先府君事略》中回忆道:
湖村二八月间,赛神演剧,铙鼓喧阗。府君每携诸孙观之,或乘驾小舟,或扶杖徐步,群坐柳荫豆棚之间。花部演唱,村人每就府君询问故事,府君略为解说,莫不鼓掌解颐。府君有《花部农谭》一卷。
由此可知,焦循所观看的戏曲,就是当时流行的“花部”,也即焦循所说的“村剧”。他的学术之所以呈现如此恢宏的气象,就因为他扎根于民间土壤之中的缘故。
特产
“南京鸭、扬州鹅”。在扬州,盐水鹅是最常见的一道卤菜,而其中以“黄珏老鹅”最负盛名。在2003年中国民间-民族菜肴华西美食节首届中国民间菜肴热菜比赛中,黄珏老鹅荣获金奖。黄珏老鹅是扬州的一道传统美味。这道美味可不同于一般的盐水鹅。它不仅工艺复杂,慢功熬制,而且用料上乘、十分考究。光煮鹅的中草药就有几十种之多。再配上用八年老汤制成的卤汁蘸着吃,真可谓是味道鲜美、肥而不腻、肉质细嫩、唇齿留香。
据说到清代,地方官员曾经用黄珏老鹅作为贡品招待过下江南时路过扬州的乾隆皇帝,
黄珏老鹅也因此而名扬天下。黄珏老鹅之所以叫老鹅是因为历史悠久。这昔日的贡品凭借独特的工艺和独特的口感在扬州和周边地区迅速发展起来。专卖店已经开到上百家。黄珏老鹅这道美食对原材料要求极其严格,必须是体重在2、5公斤左右的无公害扬州白鹅。当地的扬州白鹅必须在环境清雅、水草丰美的湖畔养殖,只有这样它的肉质才会有保障。所以人口密集的镇区是没有肉鹅养殖场的。
据当地居民介绍,黄珏老鹅做的好的有三家,谢、吴、张。吴家现在改以猪头肉扬名,张家在乡下,历史最久。但这几年比较保守没有发展。所以,如今公推的是谢家老鹅最好吃。在镇东过了黄珏桥,就到了谢家。谢家现在主要做老鹅的是两个儿媳妇,人称老鹅西施。
据谢家媳妇介绍,除了这作料配方是保密的以外,谢家老鹅好吃的要点还有这么几个:一是选用散养鹅,二是现杀现煮,三是手工拔毛,四是木材烧制。特别之处就在于卤汁的配方了,香气四溢、回味无穷,至于是怎么做出来的,那是人家的“知识产权”,我们也无从知晓。
老鹅买时肉卤分别放在两只塑料袋里,一只盛鹅肉一只装橙黄的卤汁。老鹅的点睛之笔就在这卤汁,卤汁决定了老鹅的口感和风味。老鹅做到一定火候时,肥肉可当瘦肉,皮也可当肉,吃完才发现忘了吐骨头,余味绵绵持久。鹅肉浸透汤汁即可入口,暗灰的是肉金黄的是皮。有忽浓忽淡的清香在鼻尖晃悠,入口之后凉飕飕的一片,有油的力量而无腻的烦厌,咀嚼又玩味出滑溜溜的清爽快感,迫不及待地咽下去后只有一个念头:不好,没尝出味儿来,再来一块。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