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棠(Hypericum ascyron L.)是金丝桃科金丝桃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叶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长圆状卵形或椭圆形,基部楔形或心形,抱茎,无柄,下面疏被淡色腺点;花序近伞房状或窄圆锥状,蒴果卵球形或卵球状三角形,呈深褐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
形态特征
多年生
草本,高0.5~1.3米。茎直立或在基部上升,单一或数茎丛生,不分枝或上部具分枝,有时于叶腋抽出小枝条,茎及枝条幼时具4棱,后明显具4纵线棱。叶无柄,
叶片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至椭圆形、或狭长圆形,长(2~)4~10厘米,宽(0.4~)1~2.7(3.5)厘米,先端渐尖、锐尖或钝形,基部楔形或心形而抱茎,全缘,坚纸质,上面绿色,下面通常淡绿色且散布淡色腺点,中脉、侧脉及近边缘脉下面明显,脉网较密。
花序具1~35花,顶生,近伞房状至狭圆锥状,后者包括多数分枝。花直径(2.5~)3~8厘米,平展或外反;花蕾卵珠形,先端圆形或钝形;花梗长0.5~3厘米。
萼片卵形或披针形至椭圆形或长圆形,长(3~) 5~15(~25)毫米,宽1.5~7毫米,先端锐尖至钝形,全缘,结果时直立。花瓣金黄色,倒披针形,长1.5~4 厘米,宽0.5~2厘米,十分弯曲,具腺斑或无腺斑,宿存。
雄蕊极多数,5束,每束有雄蕊约30枚,花药金黄色,具松脂状腺点。
子房宽卵珠形至狭卵珠状三角形,长4~7(~9)毫米,5室,具中央空腔;花柱5,长为子房的1/2至为其2倍,自基部或至上部4/5处分离。蒴果为或宽或狭的卵珠形或卵珠状三角形,长0.9~2.2厘米,宽0.5~1.2厘米,棕褐色,成熟后先端5裂,柱头常折落。种子棕色或黄褐色,圆柱形,微弯,长1~1.5毫米,有明显的龙骨状突起或狭翅和细的蜂窝纹。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2800米以下的山坡林下、林缘、灌丛间、草丛或草甸中、溪旁及河岸湿地等处。性喜温暖和阳光照射的气侯环境,最适宜生长温度为18~25℃,但略低或略高于这种温度,植株也能正常生长。性喜疏松肥沃、湿润通透的土壤。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
俄罗斯(阿尔泰至堪察加及
库页岛)、朝鲜、日本、越南北部、美国东北部及其近邻的加拿大;在中国除新疆及青海外,全国各地均产。瑞典乌普萨拉有引种栽培。
繁殖方法
黄海棠的繁殖,可用播种的方法,进行有性繁殖;也可用扦插或分株的方法,进行无性繁殖。
播种
黄海棠的播种繁殖,关键是要挑选优良品种,掌握开花时机。一般可在第一批开花的植株中,挑选花型优美、色彩鲜艳的健壮植株,进行人工授粉。每盆留花6~8朵,其余花蕾剪除,以便集中养分,促进植株长势旺盛、种子饱满。种子采收后,可在秋凉时在温室中播种,也可将种子贮藏起来,待到次年春暖花开时播种。
播种可用土陶花盆代替苗床,花盆的大小可根据种子的多少而定。播种基质可用沙质壤土4份、菜园土2份、森林腐叶土2份、堆积的腐殖土2份配制。使用前用强阳光曝晒,进行紫外线消毒。黄海棠的种子在播种前,可用30~35℃的温水浸泡种子。种子刚放入温水中要不断地搅动,水凉了以后,继续浸泡24~48小时再把种子捞起来用混毛巾包裹,放在19~20℃的恒温(注意,温度过高,反而延迟种子萌发)条件下催芽,每天用20℃的温水浸泡毛巾一次。
一周后再以1~2厘米的株行距,把膨大的种子点播在苗床内,用细孔喷壶把水喷透后,种子上面覆盖一层细沙土。注意不能盖土过厚,过厚对种子萌发不利。播种后,苗床上要用玻璃覆盖,把苗床置于温暖的地方养抑。苗床温度控制在18~20℃之间,一般15~20天,种子开始萌发,幼苗破土而出。
分株
黄海棠的分株繁殖,可在春季的3~4月进行。分株以前,将花盆摆放在向阳的地方,浇一次透水,第二天待盆土吸水松软后,从花盆中带土团托出整个株体,抖去附着土和根际间的沙质土,露出根茎和叶芽,依其自然生长状态,用锋利快刀分切,或用手掰开,以2~3根为一窝,进行分株栽培。栽培前,对分株苗的切口、可用熟石灰涂抹,进行伤口干燥消毒处理。黄海棠的栽培,要选大小适宜的塑料花盆,或者宜兴陶瓷花盆,用素沙土栽培;栽好后把水浇透,置于蒴蔽通风地方,缓苗7~10天,待植株恢复生机后,便可进行正常管理。
扦插
黄海棠生长繁茂,再生能力强,莳养者可根据其生长习性,用扦插的方法,进行无性繁殖。扦插时间,从中国北方地区的实践操作经验来看,以5~6月打插最好。如果园林部门大量繁殖,可用露地苗床,但要选择地势稍高、土层深厚、土质肥沃、通透性好的沙质土壤,进行深翻,耙细整平,理厢制作露地苗床。苗床内再填一层20~25厘米厚的素沙土,作为扦插基质,因为这种土没有病菌,也不需要进行消毒处理。如果家庭少量繁殖,可用大号土陶花盆,代替苗床,基质可用蛭石、珍珠岩,或河沙(高温消毒)。准备工作做好以后,便可进行打插繁殖。
扦插时,插穗要选当年生长的健壮枝条,取其顶端,每段长8~10厘米,剪去基部叶片,留顶端2~4片。待切口稍干后扦插。操作时,可用竹签打孔、顺势插入,覆土后轻轻压一压。插入土壤部分,不宜过深,一般为插穗长度的1/3。
栽培技术
苗期管理
播后管理:这时,应把苗床移至散射光照的地方,以利小苗进行光合作用,再莳养半个月,小苗就能长出2~3片真叶。这时可进行间苗,当小苗长出5片真叶时,再定植于小号花盆中。
插后管理:插后覆土压实,再用细孔喷壶把水喷透,保持基质湿润。花盆苗床,应置于荫蔽通风处,每天多次进行雾状喷水,减少插穗水分蒸发,创造环境小气候。露地苗床,最好用竹块拱架,覆盖地膜。但要控制好温度,一般为18~22℃,温度过高,容易造成植株假活,对插穗生理生化发育不利。黄海棠再生能力强,插后20多天就能生根,50~60天,就能定植栽培,般当年就能开花。
上盆基质
黄海棠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可用森林腐叶土、山泥土、腐殖土、菜园沙质土各等分配制,经过充分混合,便可上盆使用。栽培时,花盆底部做好排水层,填人腐熟的油枯粉、过酸钙等底肥,幼苗以带土团栽培为好。栽好后把水浇透,置于荫蔽通风的地方,缓苗一周,便可进行正常管理。
水肥管理
施肥:黄海棠喜欢温暖湿润环境,要求在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中生长。因为黄海棠花朵硕大,枝条密集,生长繁茂,开花时间长,需要一定的水分和养分。春季新梢萌发后,以腐熟的饼类肥料浇灌,浓度为1:4或1:6,每十天半月追施一次。开花前期,可施磷酸二氢钾,浓度为0.4%。开花时停止施肥,但可进行浑水浇花(在水中适当加入液体肥料),提高植株的开花能力。如果在开花期缺肥,可用0.2%的
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这样施肥的结果,植株不但生长繁茂,而且所有新芽都能孕蕾开花。
浇水:黄海棠性喜土壤湿润,但也能耐旱,春季营养生长期,可每隔2~3天浇水一次,夏季每天浇水一次。秋季为开花期,浇水不宜过多,以保持土壤疏松湿润为宜。注意盆内不能积水。冬季地上部分枯死,可以剪除留宿根于花盆中,土壤保持干润即可。这样,黄海棠就能安全越冬。
温度光照
长在春暖花开的春季,主要是茎干、枝条的营养生长。夏季株体强壮,积累大量养分,秋初便开始开花。在亚热带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这种自然温度,就能满足植株一年一度的生长繁育过程,不需要特殊的保暖措施,最适宜城市家庭莳养。黄海棠属于短日照花卉。春、夏阳光充足,光照时间长,植株主要是营养生长,光合作用非常旺盛,植株体内便能贮存大量的养分,茎干粗壮,枝叶繁茂。但是,它并不开花、因为它属于短日照花卉,受光周期的影响,它必须在短日照的光周期内才能孕蕾开花。
主要价值
药用
全草药用,主治吐血、子宫出血、外伤出血、疮疖痈肿、风湿、痢疾以及月经不调等症;种子泡酒服,可治胃病,并可解毒和排脓。黄海棠药用价值有凉血止血,活血调经,泻火解毒。
经济
全草也是烤胶原料。此外民间有用叶作茶叶代用品饮用。
观赏
黄海棠株形矮壮,茎干挺直,花开时节,枝叶间散发出清幽的花香,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宜于花坛、花园、花境作背景栽培;也适于盆栽,置于阳台、平台、窗台、屋顶莳养,开花时置于室内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