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洲桥
抚州崇仁黄洲桥
唐时河上是一种简易的梁式桥“杠”,北宋年间改为浮桥,南宋淳祐八年(1248年)开始修建石桥,历15年竣工,但不久就毁于火灾。咸淳六年(1270年),县丞又在此修建了一座精美大气的石桥。这座黄洲桥横跨崇仁河两岸,高20余米,南北皆筑有石阶,桥面两侧建屋四十余楹,中间还有一祠,祭祀当地名人,桥两头设门启闭,气势雄伟。桥成之时,当朝的状元文天祥受邀题写了桥上的牌匾。明代知县李绍春写的组诗《崇仁十二景》形象地描写了当时的场景。他把黄洲桥比作卧波的“长虹”,这个本属常见的比喻却道尽了巴山南北双城民众千年舟楫的辛酸痛楚,以及拥有气势雄伟的石桥后的喜悦心情。
黄洲桥在崇仁县。崇仁河横贯县中,将县城一分为二,共同洲桥又将两半纽结起来。唐时,“于河上编竹为杠,鱼贯而渡,水溢则漂坏,水疲时复葺理用”,北宋嘉年间(1056—1063)改为浮桥,南宋淳八年(1248年)开始修建石桥,历15年竣工,旋毁于火;咸淳六年(1270年)重建,并在桥面上建屋40余楹,桥两端设门启闭。
石桥建成数年以后,元军进犯江西,当地热血青年纷纷加入义军,从黄洲桥出发踏上征程。仁人志士离去的背影,为黄洲桥平添了慷慨豪迈的家国情怀,也让它自此成为崇仁寄托仁义之道的文化地标。
文天祥题写的“黄洲桥”三字/元、明两代,屡坏屡修,并以捐资的豪绅名改称德平桥、天启桥。清代顺治至道光二十年(1644—1840),石桥几乎毁坏殆尽,遂代之以浮桥。富绅谢廷恩捐资重修,并借鉴临川文昌桥的经验,清河基将桥墩建在岩石上,又采用当时的先进建筑技术,加以改进。“自墩脚步砌至梁眼有14层,出水小花墩繇梁眼,上至边石,以24层为率……墩前加金钢雁翅一座,以杀水势”,桥长139米,十分牢固。民国时期,一度改名中正桥,年久失修却无人过问。1965年,将黄洲桥扩建为八墩九孔的钢筋水泥大桥,桥面加宽至10米,两边增辟人行道,并装置了华丽的桥栏和吊灯。1969年特大洪水冲损桥墩,后又修复。
黄洲桥重建于2014年,采用仿古设计,展现着崇仁的千古文脉。新桥桥梁长148米,为五跨圆弧拱桥,桥面宽达22.5米,两侧的人行道为仿古长廊,每侧长廊外侧墩台之上飘设方形观景台。桥台、桥拱、桥身外都有汉白仿古纹饰,朱红长廊柱,青灰琉璃瓦,既不失现代桥梁的刚健,又体现了古桥的悠悠情韵。最值得一提的还是桥上的牌匾。由于年代久远,文天祥原本题写的匾额真迹已无从寻得,桥上的“黄洲桥”三字是从文天祥的传世墨迹中萃集而成,而印鉴则取自文天祥的《木鸡集序》。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12 16:47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