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泽林(Chak Lam Coleman Wong),2004年6月6日出生于
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香港网球运动员,持拍方式为右手双反。
黄泽林在
维多利亚公园开始学习打网球。5岁时,黄泽林的姐姐因病缺席预约好的网球课,黄泽林被父亲安排顶替上课,就此接触网球。小时候的黄泽林体形很肥,在接触网球后便瘦了下来,他表示如果不接触网球,自己就只是很普通的一个人。黄泽林7岁的时候,在香港就已经能打赢10岁组的对手们。所以在7-8岁时,黄泽林就开始去武汉甚至韩国这些地方参加比赛,并开始觉得自己真的有机会成为职业球员。黄泽林10岁起师从香港青年队教练、前香港女子网球手汤嘉宝,直到16岁。
2018年12月,黄泽林夺得橘子碗U14冠军,之后与美国
国际管理集团(IMG)签约。2020年3月,黄泽林在泰国暖武里府青少年G1赛击败
热罗姆·基姆等人夺冠。
黄泽林2021年起在
拉菲尔·纳达尔网校接受训练,并得到了和纳达尔一起训练的机会。黄泽林表示国外风格不同的球员真的太多,很多不同的机会和比赛让自己成长,并建议香港的网球家长越早出去闯越好。
2021年9月,黄泽林搭档法国球手马克思·维斯法尔获得美网青少年组男双冠军,成为首位捧起青少年大满贯奖杯的中国香港男选手。10月,黄泽林在西班牙Sanxenxo青少年G1赛击败
迪诺·普里兹米奇、
阿蒂尔·热亚等人获得亚军(决赛不敌
加布里埃尔·德布吕)。12月,黄泽林打进橘子碗男单八强。
2022年1月,黄泽林搭档美国球手
葛原布鲁诺获得澳网青少年男双冠军。赛后颁奖典礼中,黄泽林以广东话发表感言。7月,黄泽林在温网青少年组击败
迪诺·普里兹米奇等人打进男单八强(不敌
迈克尔·郑)。9月,黄泽林在美网青少年组击败
贡萨洛·布埃诺、
基利安·费尔德鲍施等人打进男单四强(不敌
吉勒·阿诺·巴伊)。12月,黄泽林在香港表演赛6-4、3-6、11-13不敌
斯坦尼斯拉斯·瓦林卡,最终获得第六名。
2023年6月,黄泽林在突尼斯莫纳斯提尔M15夺得生涯首个职业赛冠军,成为香港首位赢得职业赛男单冠军的球手。8月,黄泽林搭档
王康怡获得成都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混双铜牌。9月,黄泽林在香港夺得生涯首个M25冠军。同月,黄泽林参加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在男单第三轮决胜盘抢七1-6后挽救5个赛点连拿7分,6-4、3-6、7-66击败
吴易昺,但在1/4决赛错失次盘3-0领先后最终受困于抽筋,6-4、4-6、3-6不敌
洪昇成,无缘奖牌。10月,黄泽林在深圳挑战赛击败
肖霖昂、
特伦斯·阿特马纳、
黄琮豪等人打进生涯首个挑战赛决赛,成为首位打进挑战赛决赛的中国香港球员,但在决赛0-6、1-6不敌
詹姆斯·达克沃斯。同月,黄泽林在普莱福德挑战赛击败
坛纳西·科基纳吉斯(退赛)、
丹尼尔太郎等人,连续两周打进挑战赛决赛,但在决赛两个5-7连续两周不敌
詹姆斯·达克沃斯。2023赛季,黄泽林排名从年初第744位升至年终第253位。
2024年1月,黄泽林持外卡参加香港公开赛,完成巡回赛首秀,首轮4-6、5-7不敌
洛伦佐·穆塞蒂。3月,黄泽林在新德里打进生涯第三个挑战赛决赛。同月,黄泽林在迈阿密大师赛资格赛首轮6-2、3-6、6-2击败
雨果·加斯顿,决胜轮3-6、6-1、7-5击败
苏米特·纳加尔突围打进生涯首个大师赛正赛,首轮5-7、63-7不敌
拉斯罗·杰雷。该站后黄泽林排名首进前200。5月,黄泽林在法网首次参加大满贯资格赛。6-7月,黄泽林遇到了一段低谷期,之后做出了一点调整,给球拍换了不同的球线。8月,黄泽林在林肯挑战赛击败
伊桑·奎因、
杰克·平宁顿·琼斯、
涂辰立等人获得亚军。同月,黄泽林在美网资格赛首轮4-6、7-64、6-3击败
克里斯蒂安·加林取得大满贯资格赛首胜,资格赛第二轮错失1个赛点后决胜盘抢十8-10不敌
许育修。9月,黄泽林打进上海挑战赛四强。同月,在杭州公开赛首轮对阵
吴易昺的比赛中,黄泽林首盘6-3后吴易昺因伤退赛,这是黄泽林生涯ATP巡回赛正赛首胜;第二轮,黄泽林错失2个赛点后7-67、64-7、1-6被
中岛布兰登逆转。10月,黄泽林在上海大师赛首轮两个4-6不敌
商竣程,在首尔挑战赛首轮6-3、3-6、6-3击败
柏衍。
2024年12月31日,持外卡出战的黄泽林在香港公开赛首轮63-7、4-6不敌
商竣程。
黄泽林小学就读于
般咸道官立小学,中学就读于
拔萃男书院。2022年,
香港大学通过“顶尖运动员入学计划”取录黄泽林入读工商管理课程,除了发放40万元奖学金之外,还会提供个别学业辅导及弹性上学安排等支援,让他可以兼顾运动和学业双轨发展。
黄泽林是大个子球员,发球和击球都很有威力。(中国网球运动员
商竣程评)
黄泽林一直是香港网球迷的宠儿,年轻时便已成名。
杭州第19届亚运会,黄泽林在男单16强恶斗国家队球手吴易昺,在抢七中1-6落后仍未有放弃,最终连得7分反胜晋级,8强拼至抽筋才出局,可说是“拼命三郎”。(香港《大公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