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水利部所属研究机构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创建于1950年10月,是水利部所属以河流泥沙研究为中心的多学科、综合性科学研究机构,为全国水利系统非营利性重点科研单位。
历史沿革
1950年10月,泥沙研究所成立。
1956年,经水利部批准,泥沙研究所改名为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所,职工由1954年的50余人发展到210人。
“文革”开始后,各项科研工作基本停顿,直至“文革”后期,科研工作逐步得到恢复。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时,水利科学研究所职工人数达到321人,并有7项成果获得大会奖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先后建成了新技术应用楼、高速水流和抗磨试验楼、泥沙水槽试验楼、两个河工试验厅、学术厅及图书资料楼。
1985年5月,黄委在水利科学研究所进行科技体制改革试点,逐步推行技术合同制和形式多样的课题承包制以及所长负责制。
1986年,全国对科研机构进行了普查,水利科学研究所被确定为社会公益性研究所。
1991年,水利科学研究所更名为水利科学研究院。
1992年开始,在郑州北郊沙门建立了占地400亩的试验基地。
1995年10月,水利科学研究院定名为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1999年,黄委引黄灌溉局划属于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2001年,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开始进行机构改革。
2002年后,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启动了科技体制改革工作。
2004年10月,教育部正式批复成立了由河海大学与黄科院合作共建的 “黄河研究生培养基地”。
2006年11月,黄委会科技推广中心成立。
2008年6月,黄科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批准成立。
2011年12月,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得到水利部的认定和批复。
2012年9月,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在郑州举行揭牌仪式。
科研条件
研究平台
据2017年12月研究院官网显示,研究所拥有水利部重点实验室2个、水利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水利部工程计量检定站1个、水利部科技推广示范基地1个、黄河水利委员会工程质量检测中心1个、黄河水利委员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挂靠有黄河水利委员会科技推广中心,设有直属机构10个、单列机构2个、6个共管机构、2个院属科技公司。
水利部重点实验室:水利部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水利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利部堤防安全与病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水利部工程计量检定站:水利部黄河计量检定中心水工程计量检定站
水利部科技推广示范基地: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黄河科技推广示范基地
黄河水利委员会工程质量检测中心:黄河水利委员会基本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黄河水利委员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泥沙处理与资源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研究院直属机构:泥沙研究所、水土保持研究所、水资源研究所、工程力学研究所、防汛抢险技术研究所、水力学研究所、江河治理试验中心、引黄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信息工程中心、后勤服务管理中心
研究院单列机构: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超级计算中心、黄河小浪底研究中心
共管机构:黄河河口研究院、黄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院、黄河水文水资源科学研究院、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院属科技公司:河南黄科工程技术检测有限公司、郑州科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人员编制
据2017年黄河水利委员会现场招聘各用人单位简介显示,黄科院共有在职职工399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人员313人,博士、硕士学位人员200人,特聘教授、专家30余人。
学术带头人:姜乃迁、江恩慧、姚文艺、张俊华、常向前
设备资源
据2017年12月黄科院官网显示,黄科院占地面积480多亩,拥有大型试验厅6座,其他试验厅(室)30多个,实验厅(室)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拥有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4000余台(套)。
合作交流
据2017年12月黄科院官网显示,黄科院同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日本、俄罗斯、意大利、德国、印度等国家建立有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与美国、荷兰、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赤道几内亚、厄瓜多尔等国家开展有科技合作项目。
科研成就
项目承担
据2017年12月黄科院官网显示,黄科院先后承担和完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 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星火计划、国家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计划( 948计划)、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水利部科技创新计划、水利部科技推广计划和黄委等资助在内的近5000项研究与开发任务,有数百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及黄委奖励;同时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了数千篇学术论文,出版科技专(译)著100多部。
科技成果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据2017年12月黄科院官网显示,黄科院形成了以河流泥沙、水土保持、堤防安全与病害防治等为优势学科,以工程力学、防洪减灾与水利管理、水资源与水生态、高新技术、灌溉与节水技术、水利信息化与测控技术等为支撑学科的创新体系,涵盖专业达60多个;设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共同授予的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河海大学合作建立黄河研究生培养基地,黄河研究生培养基地专业涉及水文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岩土工程以及环境工程等。
教学建设
据2017年12月黄科院官网显示,黄河研究生培养基地拥有硕士生指导教师有28人,博士生导师6人;先后培养了水利水电工程、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水文水资源等专业研究生44名。
2004年,黄科院与河海大学水资源环境学院联合举办异地授课班,招收学生37人;2006年与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共同组织研究生课程学习,招生学生29人。通过委托培养等方式,美国密西西比大学、荷兰IHE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为黄科院在职培养博士8人、硕士26人。
资质证书
据2017年12月黄科院官网显示,黄科院具有水利部颁发的《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证书》(甲级)、《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资格证书》(甲级)、《水土保持监测资格证书》(甲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证书》(甲级)、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单位、大中型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单 位、大中型水闸安全评价单位、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蓄水安全鉴定单位、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单位资质(甲级)、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发的《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等资质证书。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院徽:标识为黄河的图形。
题词:1991年和1999年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曾两次视察黄科院,并题词:“依靠群众,应用科技,治理黄河,造福人民”。
精神文化
黄科院精神:科学、民主、创新、超越
黄科院宗旨:面向黄河治理开发与经济建设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研究生教育.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历史沿革.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0 11:11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